浅议以职业生涯规划夯实学风建设

时间:2022-09-14 08:38:46

浅议以职业生涯规划夯实学风建设

摘要:对于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学风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学风,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改变,诸多高校的学风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学习风气,存在很多诸如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要纠正不良学风不但需要从学校管理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同时还要利用科学手段分析学风变化的成因,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学风建设 学习 学生

1、何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专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 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从事的职业,它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它指的是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 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学生自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更多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教育者强加于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 而是在一定的指导下,大学生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 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

2、高校学风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的外部反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既弥漫于无形,又可观察于有形;就其体现形式而言,学风既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具体体现,又是学习者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生能否成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一般来说,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包括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里所谈的学风主要是指狭义上的。

3、以职业生涯为切入点加强学风建设意义所在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与不足,对自己的性格类型和职业兴趣有一个清晰了解,包括对价值观和技能的探索,最终设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在大学阶段,有了明确的规划,清楚职业需求,就会有动力去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激励自己为追求良好的职业条件而去打好扎实的基础。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哪些才是该学的、该做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念,而不会陷入盲目学习的泥潭中。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经历一次有效的全面的“自我认识”,学会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一些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不良的学习行为也会有所改观。在教育上,让意识到团体荣誉感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班级的纪律和增强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养成踏实好学的风气,使学生具有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求知探索的能力。

对专业不满和学习缺乏目标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们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增进专业认同感,调整职业兴趣和择业标准,就有利于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增强的职业危机感,激发的学习潜能,学生才会更积极参与有利于就业的课程,除了专业知识,他们还会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参加各类教学活动。教学相长的一个前提是把学生当作学风建设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职业规划教育则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夯实学风建设

4.1 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作为创建良好学风的手段和平台

近年来,由于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在求学目的、求学态度、认知方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诚信不足、情绪浮躁等不良风气倾向,以致学风问题成了高校的通病。然而,过去传统的学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已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不是传统的提高师资力量、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教学条件等方法能够解决的。“再好的饭菜, 若无饮食的欲望, 是无法解决饥饿的”。大学生若无一定的需要和路径, 是无法自觉培养自身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所以创建良好的学风,不能只靠外部因素来解决,应从内在的、自身的方面来考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和外界、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4.2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大学时期

学校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但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仅能提供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或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等事情,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少触及,特别是未能从新生入学开始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者效果不明显。基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供需之间的矛盾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利于大学生短期和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4( 3) :91— 94.

[2]蔡炎斌.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5. 01.

上一篇: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研究 下一篇:探究速读要领 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