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登珠峰

时间:2022-09-14 07:19:26

译/尕玛达热

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市北郊色拉寺下面,住着自治区登山队的一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父亲、女儿、女婿都是登山运动员,他们都曾攀登过珠穆朗玛峰,都获得过“国际登山健将”称号。

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最高峰

父亲名叫大次仁,女儿叫拉吉,女婿名叫大齐米。一直以来,为了征服雄伟的雪山,他们洒下了数不尽的汗水,历经劫难,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凭借勇敢和奉献的登山精神,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很多雪山顶上。

大次仁,1956年出生于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1979年12月,他23岁那年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日喀则登山集训队。1980年5月,他担任了日本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的登山协作人员,并登上了海拔7600米的高处,首次显示出了他具有的登山潜力。1983年至1984年间他先后两次登上了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顶。

1985年春,登山队组织攀登卓奥友峰时,大次仁以主力队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他凭借着自己强壮的身体和熟练的登山技术,始终走在队伍的前面,担任了为队员们探测路线,架桥铺路的任务,被队友誉为“铺路先锋”。5月1日下午,他和队友们顺利完成了攀登卓奥友峰的任务,归来后,因贡献突出,获得了国家“运动健将”称号。但大次仁并不满足,他的梦想是像前辈登山运动员一样,让五星红旗再次在珠峰上飘起。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春季,由中国、日本、尼泊尔三个国家组织攀登珠峰活动,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北两面登顶,并从两个方向下山。此次活动中,大次仁以高超的登山技术和自治区著名登山运动员仁青平措一起,得到了从珠穆朗玛峰的南面登顶、从北面下山的任务。5月5日,他们俩人踏着没膝的大雪,开始了攀登,他们穿越突击营地后直接向山顶进发,最终在北京时间15点53分登上了顶峰,在顶峰与日本登山运动员山本宗彦握手,庆祝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北两个方向登顶、会聚珠峰顶峰的这一历史性胜利。

而这时,大次仁的女儿拉吉刚满18岁。在她心中有和父亲一样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她也要登上世界最高峰。现已30多岁的拉吉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很激动,她说“当父亲登上珠穆朗玛峰,从珠穆朗玛峰顶现场直播的屏幕上,看见父亲说,‘我是大次仁,我是大次仁’时,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当我父亲从珠穆朗玛峰返回拉萨时,我看见他黑黑的脸上冻伤的伤口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女婿大齐米谈到他的岳父大次仁时说,“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不但能弹琴,还会吹笛子以及会简单的电器修理。喜欢和我父亲一起出去散步,两位老人总是谈笑风生。”

大次仁从珠穆朗玛峰返回来以后,在获得“国际登山健将”称号的同时,还获得了尼泊尔国王赐予的“国王级”勋章。

1988年12月,大次仁调回到老家谢通门县工作。临走时,他对已经是自治区登山队队员的女儿说,“对于一个登山队员来说,珠穆朗玛峰是你的最高目标。”

我们要保护和爱惜美丽的雪山

2005年5月22日上午,中国女子登山队队员拉吉和登山协作人员、她的丈夫大齐米手拉着手,和其他队员一起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同时也开创了世界上一家三口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先河。中央电视台对此次登顶作了现场直播,通过电视让世人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这次登顶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其次是为了纪念中国藏族女子登山运动员潘多成功登顶30周年。1975年潘多从珠穆朗玛峰的北面成功登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

拉吉1986年16岁那年,就参加了登山集训队。不怕吃苦,敢于挑战的拉吉,人队后积极为登山做着准备。1987年10月,参加了中日两国联合攀登位于中国定日县境内的拉齐雪岭,当月26日,登上了海拔7367米高的拉齐雪岭顶。为自己的登山生涯开了一个好头。拉吉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都感到后怕。当他们到顶后,在下山的路上,突然她脚下一滑,整个身体迅速地滑向了悬崖边。悬崖下面是一个很大的湖,如果掉下去只有一死。此刻,其他队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谁也无能为力。在这关键时刻,生的欲望使她用尽全身的力量,把握在右手的镢头深深地扎进了雪里,她停止了下滑,这时,经验丰富的队员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她拉了上来,她终于获救了,所有的人都流出了喜悦的泪水。这件事并没有使她放弃对登山事业的热爱,她更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她信心倍增,更认识到登山不仅需要勇气、合作、团结精神和能与大自然挑战的勇气,而且还要拥有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她把这次遇险看作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一个起点。面对美丽的雪山,她说,我们攀登雪山的目的除了证明人类的力量,更是为了和自然取得和谐。她登山的格言是:“我们要保护和爱惜美丽的雪山。”

1994年5月,拉吉和她的队友参加了9个国家组成的女子联合登山队,在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顶上留下了足迹,为世界妇女和平共处做出了贡献。她获得了“体育荣誉奖”,同时还获得了“国际登山健将”的称号。2002年,她参加了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队,顺利登上了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

她说,“有一次,在登山的路上,我见到一个死去的外国登山队员,看上去像一个活人蹲在那里,当时我很害,怕,但我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从他身边路过。后来才知道,他是两三天前牺牲的外国队员。他是为登山事业而献出生命的英雄。我敬仰他。”

2004年5月22日,她参加了中国和意大利联合登山队,并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实现了父亲说的“最高目标”,心中充满了喜悦。她说,“当我登上珠穆朗玛峰时,眼前浮现出了当年父亲在此高举五星红旗的情景。一股暖流充满了全身,这时我也拿出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队友一起照相留念。这是我终身难忘的时刻。”

为登山事业而生

拉吉的爱人齐米是1979年招进登山集训队里的,1982年参加了国家登山训练队。他是日喀则人,身材高大。如果说沉着冷静,认真细致是一个登山健将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话,正好他都拥有。齐米较为顺利的登山生涯说明,他仿佛就是为登山事业而生的人。

1985年春,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时,大齐米顺利登上了海拔7694米的阿里纳木那尼雪山,同时获得了“体育运动奖”。

1986年10月10日,中国和日本联合攀登海拔7543米的定日县境内的章于峰时,他同队员们起顺利登顶,获得了“国家登山健将”称号。

1988年春,中国和日本、尼泊尔 三个国家组织联合登山队,他的岳父大次仁等接受了从珠穆朗玛的南面登顶,由北面下山的任务时,大齐米担任了高山运送任务。他当时登上了位于海拔8300米处的6号营地。

1990年春,中国和美国、前苏联三个国家组织了和平登山队,共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大齐米以主力队员身份首先登上了顶峰。他不仅获得了“国际运动健将”称号,而且再一次获得了“体育运动奖”。

1992年10月30日,他和队友与日本队员一起登上了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后,第三次获得了“体育运动奖”。

1993年初,大齐米成为世界上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高山探险队中的员。1993年5月31日,他先后登上了世界上第七座高峰、海拔8172米的尼泊尔境内的道拉吉日峰。

1994年5月31日,登上了世界上第14座高峰,海拔8012米的定日县境内的希夏邦马峰。同年9月30日,他登上了海拔8210米的世界第六座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的卓奥友峰。

1996年9月17日,他参加了中国和日本联合攀登亚东县境内的绰莫拉日时,登上海拔7326米的峰顶。

1997年春,参加首届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时,同年5月29日他又次登上了世界之最珠穆朗玛峰,从而第四次获得了“体育运动奖”。

大齐米的登山格言是“保护和珍惜珠穆朗玛峰”。当今登山运动迅速发展,在珠穆朗玛峰等雪山脚下,集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登山队,他们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保护环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中国登山队每年都开展清理登山队员遗留在珠穆朗玛峰的垃圾的活动。并以自己的行动,让所有的登山人员部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不管攀登任何雪山,都要把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子,背回山脚下来统一作无害化处理。

幸福的登山健将之家

国际登山健将家庭的父亲大次仁,现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民宗局工作。女婿大齐米和以前样,仍然从事登山事业,而他的爱人拉吉来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在这里她要学习4年。拉吉平日里酷爱读书,她不仅学习汉语文和藏文,还自学了英语。他们有两个孩子,长相出众的女儿德央,在内地读书,聪明的儿子多杰在拉萨上小学。

本刊记者见到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的拉吉时,她说:“我们一家三口都是登山运动员,我们热爱登山事业。至于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应该说离不开登山协会这个集体。在此,我要向我的同事们,表达我的敬意。”

上一篇:羊与藏历新年 下一篇:林芝,自然的美,美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