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困境和难题

时间:2022-09-14 07:17:47

论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困境和难题

摘要:本文阐明了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方向:社会公平的考虑。这个理念是屹立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之上的,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但目前的研究尚存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研究现状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阐述,表达了养老制度改革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养老制度 改革

一、养老制度改革的研宄现状及评述

(一)有关养老制度改革社会公平问题的综述

目前,我国养老待遇并不统一,不同制度间有很大待遇差距。就不改革公务员只改革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做法,是在缩小了事业单位与社会其他人群养老制度的不公平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不公平。近年公务员和企业人员的退休待遇都有所调整,而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不仅没有涨幅反而要进行改革,这自然会让事业单位产生改革并不公平的心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之前的养老水平基本一致,但此次改革却只有事业单位,这也成为改革难进行的一个原因。

(二)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中国家责任的综述

国家在养老保险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筹资方式,是直接筹资还是不参与筹资,亦或以免税形式间接筹资。其二是国家是养老保险的责任人,确保参加保险人的养老金不受损害。国家责任贯穿养老保险的全过程,这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义务。体现在养老改革中的国家责任是承担改革制度的转制成本,由于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还未得到有效改革,许多学者认为国家在这个阶段还未真正负责。试点方案将事业单位划入企业养老保险,是政府想要社会养老基金来弥补转制成本。

(三)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研究现状

目前的研究成果已阐明了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方向:社会公平的考虑。这个理念是屹立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之上的,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起了指引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尚存不足之处。第一,对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特点研究尚且不足。第二,研究人员认为未来的趋势是“整合”,在对社会公平性问题的研究,只参考了与公务员的对比,却忽略了企业职工的心声。第三,缺少针对2008年试点方案的研究,找到阻碍改革的原因。

二、事业单位特点及其对养老改革的影响

(一)学历对养老保障要求高

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医院、学校、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势必处于较高水平。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对生活的追求也不再是一般的食宿需求,他们更希望过体面的生活、受人尊敬并且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为了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也是持续高质量,因此对养老保障的要求也很高。

(二)事业单位追求社会利益

事业单位是为促进社会进步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基于社会现实的压力,不可能不追求经济利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按级别定薪资,对于员工的贡献程度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因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多劳多得的激励并不受用,唯一使他们有安全感的是在职期间的稳定待遇和退休后的优厚养老金。

(三)一般情况薪酬平稳上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资是由服务年限决定的,也就说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服务年限越长收入越高,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因此平稳增长薪酬吸引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终身供职有其合理性。除此之外,对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实施丰厚的退休待遇被学者认为是“延续报酬”的表现,是对工作人员的合理回报。

(四)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筹资模式特殊

事业单位的经费是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因此单位和个人承担的缴费均来自国家财政。如果改革将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一并执行,但还要维持事业单位的高替代率,这无疑是将财政负担的事业单位养老责任转嫁给了企业,这对企业是不公平的。因此,介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通过改革来实现降低财政负担并不会起到明显作用。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养老制度改革的反对

(一)改革前后养老金差距较大

改革后的养老制度将会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金大打折扣,改革前的养老金替代率超过了75%,改革后的为59%;我国养老保险还将公平性问题纳入考虑范畴,缴费指数小于1替代率偏离目标替代率,缴费指数大于1时指数越大替代率越小,改革后的实际养老金只会达到改革前的一半,因此对改革制度产生抵触情绪也不难理解了。

(二)受事业单位历史改革的影响

早期的养老保险改革将自筹和部分差额拨款单位改成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其余还沿用原制度,但多地要求个人缴费。但因事业单位收入来源财政,因此在工资中代扣还是在拨款中之处没有差别,这样时间长了政府自然减弱了推动的动力。继续留在事业单位体系的事业单位也很难被归结为企业,这也成为保护现有制度的依据。

(三)事业单位原有待遇对改革的抵制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还未明确承担自己缴费部分,但多年工作经历积攒下的养老保险权益是一旧制度为参考的。虽然改革会将工作年限视为缴费,但养老权益的参照标准却被改成社会养老保险,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违约。当觉得旧制度仍有维护合法权益色彩时,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推行就更难了。

(四)公务员养老不同步改革的不利影响

公务员的养老保险没有同步进行改革,这事业单位改革起到阻碍作用。第一,工作人员会产生心里落差,有些同样履行政府职能待遇却与公务员是对立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第二,只因为单位的属性不同,就在养老待遇上产生巨大差别,有失公平性。公务员养老制度不改革恰恰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李雅琳,毕睿请,徐卫琼.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2), 206-208

[3]杨娟,吴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党政干部学刊,2011(2),63-64

上一篇:中兴通讯巨亏原因探究 下一篇:油田企业工程结算滞后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