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

时间:2022-09-14 06:56:10

试论高职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

【摘要】近年来,高职生就业形势日趋艰难,主要原因在于学院的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对学院内部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的初步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能够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观 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72-01

近段时期,有资料表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发展相互脱节,毕业生就业范围缩小,即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突显出来。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必须认真面对的新课题。

1 关于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的更新问题

以前,我们社会总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其教育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其实,从客观上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条件和经验欠缺;从主观上讲,很多人有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认为读高职院校没出息。特别是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就业率确实不够乐观,因此,必须彻底更新高职教育质量意识,确立新的质量标准。在此,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辩证地认识:

第一,要从整个社会对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造成部分分数较低的学生被高职学校录取,从整体角度审视,分数低的学生约占40%左右,只要对这部分学生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确保整体水平。

第二,要用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质量。这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因设备、师资等资源暂时不足而影响了教育质量。但从长期看,如果规模扩大了,加上科学化管理,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进而加大教学投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三,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察和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评价其质量标准也应有所差异。对高职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学科理论是否必需、够用,而且要看其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

2 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和专业设置不够理性

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这是制约和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试想,领导层对办学理念都不明确,对普通教师来说,又何以能尽职?但就有领导缺乏对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重大作用的理解,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由此,对专业设置也持“经济效益”观点,热门专业抢着办,缺乏长远目光,几年之后,专业萎缩,优势无存。

2.2 师资队伍素质水平欠缺

目前,高职院校还有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由于受传统的以学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影响,产生了高职教育是一种 “低层次”教育的错误认识,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主要是“双师型”教师极缺,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但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又到学校任教,缺乏技能实践能力,难以胜任高职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2.3 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与课程体系相对陈旧

在教学上,教师更多地沿袭着学历教育的做法,以灌输为主,而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技术却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在课程体系上,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过多,技术操作相对缺乏,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较快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都极大地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

2.4 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其教学基础设施相对其他普通高校来说均没有足够的硬件投入,如校舍,实训设备、图书馆、食堂、运动场所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即使是规模较大的一些高职院校,或者在评估中加大投资力度的院校,其教学设施也十分陈旧或有限而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2.5 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职业教育自身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使社会和家长产生了一些偏见,认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是一种终结性教育,无法与本科高校相比,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报考率和报到率。现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与录取方式,决定了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上不了其他高校而只好低就的低分学生。

3 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途径探讨

3.1 端正办学思想并理性设置专业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不是一种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只是类型不同,并无高低之分、贵贱之别,高职院校领导层应具有这种办学理念,并且还要广泛宣传,让社会认识和关心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理应是以技术应用型为主的素质型人才,由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不得不理性化,不能停留在“技术应用”和“必需、够用”的片面理解上;设置专业不能单纯的从学院传统的教学或师资优势出发,而必须从市场、企业的需求方面来加以考虑。

3.2 不断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素质,二是实践动手能力素质。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必然要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学历的提高、理论知识的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累积等方面来加强,特别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鼓励教师积极提高学历或进修深造;二是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第一线锻炼;三是聘请“双师型”的兼职教师;四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的“双师”。

3.3 改革课程与更新教法

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加速专业课程的改造和更新;按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并且力求教学手段现代化。另外,注重教学环节,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时间。实践技能课时安排应单独列出,以保证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训练。

3.4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来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办学规模的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建成配套的教室、宿舍、实训基地、实验室、图书馆及必要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实训、实习基地和各种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和优势。

3.5 广开生源之路

高职院校应与社会媒体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宣传高职教育,澄清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和错误认识,鼓励优秀高中生积极报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办出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以此带动和吸引生源。

参考文献

[1] 潘家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若干环节的探讨[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1卷1期.

[2] 曹云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最新发展趋向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1,03.

[3] 艾修俊,姜运生,宋亦刚等.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5.

上一篇:中学生要多读些诗 下一篇:高职高专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