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2-09-14 06:45:54

空手道的起源与发展

空手道,或称空手(からて,Karate),是一种起源于琉球群岛的武术技法。空手道起源虽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是琉球群岛传统的拳法“琉球手”与中国武术相结合,又受到日本九州一些武术流派的影响发展而来的。空手道于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年)从冲绳县(即琉球群岛。1872年日本在琉球群岛设琉球藩,1879年因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运动改称冲绳县)传播到日本本土,二战后更是发展到世界各地,作为一种很有实效的格斗术以及健身活动而受到广泛欢迎。到了现代,根据比赛规则的不同,可以将空手道大致分为采取点到即止(寸止め)规则的传统派空手、采取直接打击制规则的全接触空手与佩戴防具并以击中防具计算得分的防具空手三种。

一、空手道名称的变迁

空手道在19世纪70年代的冲绳被称为“手(tii)”或“唐手(toude)”。“手”指冲绳传统拳法,而“唐手”则指由中国传来的拳法。在琉球的历史上,“唐手”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武术家佐久川宽贺的绰号“唐手佐久川”之中。佐久川宽贺20岁出头时前往清朝留学,学习中国武术,并将中国武术带回了琉球群岛,将中国武术与琉球传统武术相结合后取名为“唐手”。到了1901年,空手道被冲绳县定为学校体育课的科目时,将“唐手”的读音从“toude”改为“karate”,以指代包括“手”在内的所有琉球拳法。因此“toude”和“karate”m然在中文中写法相同,在意义上却略有区别。

1905年,空手武术家花城长茂借“赤手空拳”之意,将“唐手”改为“空手”(两者在日语中读音相同)。1929年,庆应义塾大学唐手研究会(当时在这里教授唐手的是船越义珍,他的唐名是容宜仁)将“空手”与《般若心经》中“空”的概念相联系,将“空手”这个称呼推广至日本全国。

船越义珍(1868年11月10日―1957年4月26日),生于琉球王国首里城山川村(现日本冲绳县那霸市首里山川町),出身琉球王国泊士族的名门富名腰家族,是琉球国末年的一名唐手家,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空手道家。他是将空手道自冲绳传入日本本土的第一人,同时也是现代空手道流派松涛馆流的创始者,是近代空手道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近代空手之父”。

二、空手道发展的历史

空手道虽然是发祥于琉球王国时代(1429―1879年)的武术,但这一说法缺乏相关的文献印证,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明治时代(1868―1912年)的各位空手道先辈来了解空手道的历史。

1起源

关于空手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1392年,为了回应琉球国中山王察度的朝贡,朱元璋派遣“闽人三十六姓”从当时明朝的福建省移居至琉球群岛那霸岛的久米村,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学问和技艺,也带来了中国拳法,并与当地武术“手”结合形成了“唐手”。这种说法被称为“久米三十六姓输入说”。

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朱元璋时代中国拳法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提出了“庆长输入说”。该说认为,由于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并将其收为附属国之后,对琉球采取禁武政策,当地人为了反抗而从中国人处偷学中国拳法,再与“手”结合形成“唐手”。该说因1609年为日本庆长年间而得名。

空手道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1776年日本土佐藩儒学者户部良熙漂至琉球,写下了《大岛笔记》。该书根据琉球士族的说法,提到了中国武术家公相君曾向琉球士族传授组合术的武打技法。根据该书的说法,公相君是1756年中国册封使团的一名侍从武官,曾在此传授拳法。

2唐手

19世纪末,“唐手”开始取代“手”作为琉球武术的统称,而从萨摩传播至琉球的日本武术也对唐手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此时涌现出一批唐手武术家,包括首里的佐久川宽贺和他的弟子武成达(松村宗棍)、盛岛亲方、油屋山城,泊村的宇久嘉隆(杨氏)、禅南(照屋规箴),那霸的湖城以正(蔡氏)等人。其中武成达被后世公认为琉球王国时代最伟大的武术家,从他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唐手吸收中国武术、琉球武术和日本武术各家之长的特点。武成达幼年拜佐久川宽贺学习唐手,在武术上逐渐崭露头角。成年后,武成达在日本萨摩藩琉球馆任职,期间从伊集院弥七郎处学得了示现流剑术,获得“云辉四段”的称号,成为一名剑术家。1836年,他追随师父佐久川宽贺前往清朝,学习中国武术,约一年后归国。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武成达在首里崎山町的王家别邸御茶屋御殿教授唐手。1899年,武成达在首里逝世,享年91岁。武成达的弟子多为空手道名人,其中包括了糸洲安恒(冯氏)、本部朝勇和本部朝基兄弟、向明德(义村朝义)等人。

在这个时期,唐手根据地域分为首里手、泊手、那霸手三大流派。但首里士族之中也有人兼修泊手和那霸手,可见流派之间的隔离并不十分严密。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琉球王国灭亡,在琉球士族之间秘传的唐手面临失传的危机。原本有公职俸禄的士族一夜之间没落了,无法继续修习唐手,这些士族中的一部分逃亡清朝,还有人在琉球当地发起了独立运动,革新党派和保守党派的矛盾日益激化,士族阶级摇摇欲坠。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武术家糸洲安恒站出来挽救了唐手。在他的努力下,1901年起首里寻常小学首先开始教授唐手;4年后,冲绳县立中学(今首里高等学校)和冲绳县师范学校也加入了教授唐手这一行列。原本仅流传于士族之间的唐手,由此向一般人打开了大门,其性质也开始从武术向体育运动转变,从而延续了自身的生存。糸洲安恒的改革热情还体现在了型(套路)的创作和改良上。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他将原本的型中对要害的攻击和反关节技等危险的技巧去除,并将这一新套路命名为“平安”型供学生练习。

与此同时,逃往清朝的琉球人也促进了唐手与中国武术的融合。湖城以正在当地开办了唐手道场,一边学习中国拳法一边传授唐手。慎善熙(东恩纳宽量)则拜湖城以正之兄湖城以祯为师继续学习唐手,后又跟一位被称为“如如哥”的中国武术家习武,1881年返回琉球(当时已改成冲绳)开办道场。这些武术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唐手度过了难关。

3传入日本本土

1908年,冲绳县立中学的学生应京都武德会的要求在会上表演了唐手,引起了柔道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的注目。1922年5月,船越义珍(当时名为富名腰义珍)在日本文部省主办的第一届体育展览会上展示了唐手套路(型)和组手(对练)的照片资料,并因此受到了嘉纳治五郎的招待,邀请他在柔道的总本部讲道馆对200余名柔道有段者讲演唐手。船越义珍本人就此留在了东京教授唐手,并于当年11月出版了第一本空手道文献《琉球拳法唐手》。

几乎与此同时,旅行至京都的本部朝基偶然看到了即将举办“拳击对柔道”比赛的消息,便报名参加。在比赛中,52岁的他仅用一击就击倒了外国拳击手。这个消息被日本讲谈社旗下的著名杂志《King》报道之后引起一片哗然,唐手也就此为日本全国上下所知。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本土的大学陆续开设了唐手研究会。

1924年,本部朝基的哥哥本部朝勇在冲绳设立了“冲绳唐手研究俱乐部”并担任会长,两年后发展为“冲绳唐手俱乐部”,身在冲绳的唐手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讨论研究和切磋武艺。这些唐手大家中包括了花城长茂、本部朝勇、本部朝基、摩文仁贤和(糸东流的鼻祖)、宫城长顺(刚柔流的鼻祖)等人。

4空手道的诞生

1905年,花城长茂将“唐手”改为“空手”(两者在日语中读音相同)。1929年,船越义珍参照其他武道的形式,在“空手”后面加上了“道”字,即“空手道”。1936年10月25日在那霸召开的“空手大家座谈会”上,正式决定将唐手改称为空手。这一改称实际上是受到了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潮影响,因“唐手”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

进入昭和时期(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摩文仁贤和、宫城长顺等人来到了日本本土传授唐手。1933年,唐手被日本武德会认定为日本武道之一,这意味着发祥于琉球地区的唐手正式成为日本武道的一部分。但当时的唐手仍被认为是柔道的一部分,其称号的审查仍由柔道家来进行。受此影响,唐手中被称为“取手”的类似柔术的技法被去除,而强化了打击技法,并传的棒术、双节棍术也被去除,部分流派还将套路(型)的名称和姿势加以修改,以适应日本风格,再加上日本本土创作的组手练习,现代空手道已经初具雏形。

5二战后的空手道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列岛被联合国占领。统治日本的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命令文部省下发“禁止柔道、剑道等武道的通知”,导致空手道的活动暂时停止。但由于通知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空手道”一词,文部省后来又宣布空手道不在禁止范围之内,因此空手道比其他武道更早地恢复了活动。

1954年,在练武馆举办的“第一回全国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上,首次进行了佩戴防具的空手道比赛。该比赛也成为空手道界最早的全国比赛,延续至今。1959年,练武馆受到在日华侨企业家、空手道武术家蔡长庚的资助,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盟(旧),并邀请了众多空手道大师担任副会长、顾问和理事等职,其主办的“全日本空手道联盟选手权大会”吸引了众多空手道道场的参加。然而由于当时的防具不能完全保证选手的安全,使得空手道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推广仍有很大的难度。为此,以拓殖大学空手道部为中心开创了“点到即止(寸止め)”规则,并逐渐占据主流,被许多流派采用。全日本学生空手道联盟在1957年主办的“第一回全日本学生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中就采取了此规则。

1964年10月1日,空手道四大流派――日本空手协会(松涛馆流)、刚柔会(刚柔流)、糸东会(糸东流)、和道会(和道流),外加练武会(全日本空手道联盟(旧),代表防具空手)、联合会(其余各派)六个组织联合建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全空联)。1969年9月,全空联在日本武道馆主办了传统派(点到即止)规则下的“第一回全日本空手道选手权大会”。全空联还于翌年举办了“第一回世界空手道选手权大会”。

与此同时,极真空手创始人大山倍达对传统派空手道“点到即止”的规则怀有疑问,他创立了独立的理论、致力于摸索直接打击制规则下的空手道比赛,并于1969年9月在代代木的东京体育馆举办了不佩戴任何防具、赤手赤脚直接击打制(仅禁止以足技以外的方式攻击面部)下的“第一回全接触式全日本空手道选手权大会”,在空手道界引起哗然。全接触式空手自此登上历史舞台。大山去世后,极真会馆分裂为许多立的派别,逐步形成了现今空手道界在世界范围内流派林立、种类多样的态势。

6申请奥运会项目

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办的第12届亚运会中,空手道正式成为亚运会的竞技项目之一。2005年,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投票中,因获得票数没有达到所规定的三分之二,空手道作为奥运会项目的提议被否决,未能入选于2012年举办的伦敦奥运会。2009年,同样是在国际奥委会的投票中,空手道亦未能入选于2016年举办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2016年,经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提议,空手道成为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下一篇:讲述中国故事不可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