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传统教学”

时间:2022-09-14 06:01:25

温故“传统教学”

【摘 要】近几年来,我们身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学教师不断在进行着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新教材培训。在这吐故纳新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情形令人深忧:一是轮番的新教材培训使教师在采借与选择中丧失自我,不顾既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与条件,全部照搬“新理论”、照套“新教法”,教学过程的局面是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错位。二是面对新理论、新教法,教师们(为数不少)难以取舍、游移不定,以至于走到课堂上,还是固守传统,抱残守缺,老一套(公开课时为应付评比,形式略有花哨)。必须说明的是,此番考察仅是局限在针对历史教学和地处边远山区的条件下进行的。

【关键词】温故;“传统教学”

一提起传统教学法,人们不禁会想起它的代名词――“满堂灌”式(填鸭式)教学法。其极端典型的例子恐怕莫过于鲁宾逊给星期五所上的最后一课了。他将好动喜打岔发问的星期五五花大绑并用布巾塞住其口,痛快地滔滔不绝的上了最后一课。“满堂灌”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从上课钟敲响起,一揽子包干,不给学生课内回答、作业的余地,直至下课。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教师的讲述贯穿课时的始终。此种教法如若与边远山区的学生实际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相联系,实事求是,以学生为本,那么“满堂灌”式教学法尚有可取之时。

在笔者所处的黔西北山区,教学设备简陋不堪,学生见识面狭窄,其历史常识的储备充其量是几本连环画的积累和父辈们火灶边的臆讲,与电影电视等传媒的接触甚少,认知能力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尚需大量生动、具体、可触摸的形象方面的故事型教学,而历史学科众多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恰好具备了“满堂灌”式教学法以讲述为主的必要条件。

任取一例。如讲授八年级上册(岳麓版)《中国历史》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要求1课时完成。有“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西安事变”三目,共11个知识点,教材提到的人物18人之多,涉及学生不熟悉的地名有察哈尔、绥远等,有5幅插图,有2个课间题,课后题3道。如此庞杂的内容要想在45分钟内完成,当然只有一位罗列人物和事件名称而已,势必让学生有干巴、枯燥、头痛之感,也就很难或无法达到相关内容的教学深广程度。如果我们从这些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中有选择性的、用丰富生动形象 的讲述“满堂灌”下去,情况也许会有不同。丝丝缕缕的历史故事所喷涂出来的痛苦、灾难、爱和力量,在教师级富逻辑性和感情的语言表达和叙述操作中交织成网。学生虽无问答、作业的余地,但由于身陷其中,不能不开动脑子去透视富于质感的历史和对人类精神的体察。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耳熟能详但又意犹未尽,仍各有自己对历史的想象与填充。

“满堂灌”式教法的另一种表现是,教师上课寥寥数语,而以满黑板的抄写为主,一堂课静的出奇。此种教法与历史课的特点(讲述、介绍、实用)大相径庭,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应予以坚决摒弃。但在课外,一些对历史兴趣浓厚的学生,由于身处边远山区,参考资料贫乏的可怜,而历史有犹如超级市场,百货杂陈,特别是对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民俗史等方面的一些专门性较强的资料的补充,尚可在课外借助黑板的抄写来完成。譬如在讲解明代八股取士时,利用课外时间抄上一篇高兰墅的八股应制文,让兴味盎然的同学明白八股文是怎么回事,未必说的上是多余。

传统教法中,还有诸如“土头土脑”式、“课外话”式等,这里我们也一并考察,看看它们能否该全然抛弃,或是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可取之处呢?

先看“土头土脑”式,它是指教师在上课时满口乡音俚语,内容上显现出地方本位、藐视四方倾向的教学行为。此种教法在当今推普大潮的洪流中,显系倒行逆施。但“由于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几乎使乡村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世界(尤其在文化信息上)”,故而大多数来自山旮旯的学生(多为土式教法所出)对普通话教学抱有戏谑讥刺、怕接触的心理,甚至有个别不适应的情况。我们如能在大力实施普通话教学的同时,适时恰当的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以顺应环境,有利于缩短认知距离,同化知识。例如,讲老子,我用方言讲民间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的故事;讲建安七子,我用方言唱读《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等等。学生听来倍感亲切,与其在家中所闻的蒙学故事偶有碰合,撞击出会心乃至兴奋的火花,使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契合。

又由于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土头土脑”的老师可以在不影响传授教材主要内容的同时,适当穿插乡土历史的介绍,如奢香夫人千里面圣,吴王剿水西,红军在黔西北的一系列战役等等。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击节合拍,相互印证。把原先散乱的人物、事件,纳入到现有的历史知识的新体系的正轨中来。

同样,“课外话”式的教学,对于边远山区的历史教学仍有启迪。“课外话”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正课之余,利用课时余下的时间,无中生有,节外生枝地讲述与课堂无关的话。此种教法弊在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在历史教学中,如能精心编排一些有利于教学的所谓“课外话”,有时会奇妙地起到浅化知识,化难为易的作用。例如在识记《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时,由于农村七年级学生地理常识几近为零,而同步地理教材则是世界地理知识,所以识记中国古代地图特别难,怎么办?课外话有用武之地了。我利用课时余下的几分钟时间,引用了查良镛先生编撰的一则故事作为“课外话”。指划地图,讲述了当时一书生、一乞丐、一和尚三人在中原相遇并结为兄弟。后来,书生因是大理王子而继任了国王,乞丐乃契丹后人,迫于胡汉斗争激烈的情势,只好回辽北重用为南院大王,小和尚亦还俗当上了西夏驸马。指指划划几分钟,同学们在饶有兴味中记住了此图。

通过上面的考察与反思,我们看出,哪怕是最传统的教法,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在此,奉劝那些在新教改理论与旧传统教法间游移彷徨的同仁们,不要再徘徊犹豫了。大家携起手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钻研新教该理论,扬弃传统教法。实事求是,顾及地方、学科、学生的实情,在每一堂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拘形式,但求做到春风遍沐,潜移默化。

上一篇:英语单词记忆技巧漫谈 下一篇:年轻的法宝是“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