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园林景观技术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14 05:26:18

关于我国园林景观技术问题的探讨

摘要:园林景观技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作者对园林景观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优质的景观工程必须依据好的设计方案和采用高质量的施工手段建造,熟悉掌握工程施工的各阶段工作内容及程序,透彻理解、把握景观工程施工的特点,严格、科学地控制施工质量,是建造优质园林景观工程的关键。

一、园林工程技术措施

1.1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放线开挖基础、夯实垫层基础施工地面工程施工外装饰养护验收。

1.2组织有经验的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技工进场施工,要求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1.3按照设计要求,组织准备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责任人,明确责任制。

1.4园林工程中的构造物应严格按要求的材料粒径、标号、级配、混凝土水灰比,厚度及嵌缝要求进行施工。

1.5构筑物的基坑开挖后,应经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础的施工,在基础施工前应先将基坑积水排干,基础混凝土的施工要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构筑物的钢筋绑扎要牢固结实,构件的模板安装要就位准确。

1.6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应遵循“先地上、后地下;先大型、后小型;先土建、后种植”的施工程序。每一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依据《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办法》进行问责、整改。

二、绿化种植技术措施

2.1苗木选择

针对本工程苗木原产地生境及生物学和生活习性,利用苗木信息网络和供应渠道及大量自有苗源基地,在各树种最具规模和优良品质的繁育产地进行踏勘多方比较,确定各苗种既符合设计和招标文件要求的规格尺寸形状,又是青壮年期,长势健旺、无病虫害、外形姿态丰满美观,且采取一定培育手段,适于移植的最佳施工用苗。并且保证苗木选择符合下列要求:

1.各规格树种施工用苗种均为同一供应点及繁育批次,确保本工程用苗每种规格树种尺寸形状的统一,在数量上应有充裕的备货,在品种上,需结合本工程场地环境条件和设计意图,选择综合性状优越的品种。

2.所选用苗木的规格尺寸需比设计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冠径、高度、树/丛等规格量),这样才能在移植修剪后仍能保证建设单位要求达到“绿化效果一次成形”。

3.大规格乔木与大灌木均是造景骨架树种,选用时应注意选用苗龄为青壮年期的(苗龄与体量规格是两回事),保证生命力旺盛,栽植后“发棵”快。整体植物景观生命周期长,严忌老化之苗。

2.2苗木挖掘

综合考虑气候、工期因素及各苗木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栽植时期及顺序。通过疏枝修叶、包杆束冠、灌水等及土球包扎、小苗包装等装卸运输的避风、遮阳措施,使起挖苗木避免机械外伤及水分失衡。并根据苗木种类规格各自生物习性特点及场地气候土质情况,确定最佳的栽植和支撑绑扎方式,使得移植苗木一次成形、生长健旺、整体成景。具体做法如下:

1.苗木开挖前,对工具、设备、人力、运输做充分安排准备,特别是大树移植。应先对苗木出圃路线通道,环境仔细踏勘,并跟踪气象变化情况,要求做到工序紧凑合理,苗木随挖、随运、随种。苗木起挖与栽植应保持同步,避免已起挖的苗种植滞缓,要求挖运种的整个移植过程不超过24小时。

2.在挖掘前3~5天应进行修剪,以保证移植过程及生长态势恢复阶段的体现水分平衡,但应注意不能过度修剪,以免影响姿态。在苗木起挖前的1~2天可施行根部灌水,灌水时间与水量需视天气及土壤干湿状况而定。

3.苗木包装。对于矮小的花灌木,采用统一规格与装量的纸板箱包装,纸板箱上开以小孔以利通气,保证小型泥球不松散失土,运输过程避免堆压及吹风。另外,对于草坪段保证丰厚草毡层,严禁为偏重繁殖而超薄铲挖,同时需捆扎良好。

4.苗木装运。关键是不损伤树冠、树身、土球。同时尽可能不吹风、减少蒸发。大规格乔木起苗、吊绳系扎时在土球和树干包扎草绳间垫以厚麻袋片或软木,以增加摩擦力防止系绳移位并保护树身。

2.3绿化种植

1.种植时间的确定:综合考虑工期及工程量特点及苗木移植合适季节两方面因素,以春、冬两季种植为主。移植树种顺序原则上是先大乔木、大灌木,后为小灌木及地被、草坪。

2.放样定位:在树穴开挖前施行种植放样定位,大规格乔灌木可用插杆法标志定点,群植小灌木及地被可用白粉画线标志确定种植面积林缘线。

3.树穴开挖:树穴开挖尺寸应比泥球略大,乔木一般比泥球边放宽20~50cm。灌木一般比泥球边宽15~35cm。深度比泥球高度尺寸增加10~15cm。树穴形状为圆柱体要求壁直底平,挖掘进将表土、心土分开放置。

4.穴土置换: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大规格乔灌木,绝大部分花灌木及喜酸性树种,均应以富含肥力有机基肥和酸性介质的复合营养土,在种植时置换挖出的心土,以使根穴土壤松,通气透水保肥,中和碱性,提高理化性状品质,以利根部移植后复壮。

5.苗木种植:将挖出的表土与复合营养土2:1拌和作为种植土,将底土刮平,乔木回土高20 ~ 35cm,灌木一般回土高15 ~ 25cm。将苗木依主要观赏面标记方位,置入树穴、放开束绳,扶正后,加土冲捣。应注意不能冲捣泥球,边加边冲,冲力四周均匀,及时调整树姿方向。苗木种植深度一般是土球表面略高于穴顶面,以预留沉降高度。在加土冲捣至土球高度1/4~1/3时,可剪断除去腰网草绳,加土冲捣至穴顶后,在树穴边做环状围堰,堰埂高10~20cm。随后四周均匀浇足第一遍定根水,至隔天顺头水浇足后覆土平堰,随后进入栽植后保养阶段。新栽苗木第一周一般每天需灌水;第2~3周隔天浇灌;第4~6周,隔3~5天浇一次。

6.支撑绑扎:苗木栽种完成后,即进行支撑绑扎,支桩类型应根据树种及规格分别对待。对较大乔木采用三脚钢丝绳斜拉主干防风,结合十字扁担木桩系扎主干,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支撑方法。

7.草坪铺设:草坪铺设前应反复细整平表土,铺设时要求坪块不能上下重叠、缝隙统一,铺设后浇足底水,镇压拍紧,新铺草坪需特别注意土壤干湿状况,随时补充水分。

三、养护措施

3.1松土除草:春、秋季各进行一次,夏季每月一次,对危害树木的杂草藤蔓,一旦发现,立即根除。

3.2修剪、整形:新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和提高观赏性。乔木、花灌木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其中乔木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绿篱、球类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修剪在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进行,整形在春季苗木萌发前进行。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春夏季每月1次,秋冬季2个月1次)。

3.3施肥、浇水灌溉时间视天气的变化而定,梅雨前(最高气温30℃以下)每早、晚喷4h,从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停止喷水。如久干无雨,土壤干燥(土壤反白开裂)需启动喷灌系统洒水,喷灌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排水主要依靠地形、排水沟、自然排水。在夏秋蒸发量大的季节,隔天浇水期延长1个月。每次喷灌浇水必须浇透,使水分真正到达植物的根系,对植株整体也需要喷水。施肥须等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即苗木种约半年后(草坪为3个月后)才能进行。

3.4加强病虫害防治:植物病虫害工作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环节。防护工作要做好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掌握治早、治少、治了的方法。由于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化,因而病虫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要根据不同害虫的口器、危害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采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等等方法进行防治。在花木、草坪病害方面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煤污病和黑斑病等要采用不同的杀菌剂防治。病害要掌握其侵染规律,注重清洁园地,清除病源物。

3.5绑扎、挟正、培土、台风、梅雨季节来临前,以防为主,对排水沟、固定绑扎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加固,遇到连续下雨或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加强检查。排水不畅造成的积水要及时疏通,如发生树木倒伏影响交通或景观的应突击抢救。在暴风雨过后全面检查,树木歪斜;倾倒苗木,应立即进行重新扶正。广东地区地区夏秋季台风频繁,洋紫荆、羊蹄甲、剌桐、凤凰木等浅根性、枝条较脆弱的树种,在7~9月份台风来临之前,必须进行适当修剪。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开始进入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园林景观施工是集建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要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一定会创造出优质的园林精品。

上一篇:关于塔吊施工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关于民用房屋抗震加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