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探究

时间:2022-09-14 05:02:3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探究

一、重终结性评价,更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以考试为核心的,而这些考试又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技能的熟练程度。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对于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的方法行得通吗?因此,要实现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的方法必须多样化,即除了书面考试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观察、成长记录、学习日记等。如采用语文课堂观察表分别对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喜欢学习语文、学习是否积极、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如何等进行观察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学会鼓励、学会接纳,对学生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评价,并记录下来。还可采用成长档案评价法,记录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通过展示学生档案,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既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回顾与总结,也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成长记录档案的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也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在于: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依据,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表演性活动的信息,能够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书面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也翻阅了一些小学语文试卷,从试题的设计思路来看,新课标的理念有了一点体现,死记硬背的题少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题多了,阅读理解的分量重了,还安排了3~5分的书写分。

二、重视教师、学生、家长多元评价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指导。首先,要提供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学生必须具有一种自我评价的心态。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等。对同一内容,可以让几个同学评价,还可以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拓展评价的时空。除了自我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等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评价往往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以发展。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暂不作评价,让学生讨论、争议,无疑给学生更大的评价时空。这样可从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家长的评价也不可或缺,它则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激励和鞭策。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的目标,要求语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何更好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作合理的评价?一是必须打破“书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强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两个板块的内容应通过学生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是演讲、对话、表演、操作等。二是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记录。在书面考试中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三是为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搭建一个平台。试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意蕴,倡导学生独特的体验与个性化的理解。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试卷上已有了这样的考题:

(1)春天,我漫步在百花盛开的公园,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这样的诗句。

(2)看到同学小东沉迷于电视或游戏机,我会用这样的诗句或名言警句来劝他。

(3)在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漫步在校园时,我不禁想对母校说。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努力,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新芳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小学

上一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情感教学法与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