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促进休闲质量提升”一般认识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4 05:00:59

关于“经济发展促进休闲质量提升”一般认识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对其居民休闲生活的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居民对休闲的认识;居民对闲暇时间的利用,闲暇时间的活动参与;居民对当前休闲生活的评价;影响其休闲生活的障碍;居民对未来休闲生活的期望。研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广东省居民闲暇时间内的生活状况,发现尽管广东省是中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是居民的休闲生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其质量并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提升。居民对现时的休闲生活并不感到满意,并期望其休闲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休闲;休闲活动;休闲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广东省居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3―0061―08

一、概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7年人均GDP达到了2460美元。经济发展伴随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重已达到45%,但是城市休闲环境、休闲生活方式、休闲发展政策等几乎“千城一面”,并且与农村休闲发展差距很大。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关注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而较少研究农村居民、省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我国的省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包括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在我国,无论是省区以内还是省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长期存在。尽管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有了越来越多的“闲”钱和闲暇时间,但是人们的休闲生活水平是否就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呢?尽管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否所有的省区,包括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如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居民感觉到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呢?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7年的GDP达到了30606亿元,占全国的GDP 1/8,经济总量超过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亚洲四小龙的3个),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699元和5624元.工人平均工资水平达到2922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6.2%和48.6%。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广东省的投资、消费、旅游、娱乐和休闲产业带入国内前列。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广东省20%左右的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富裕,支付能力强,消费结构已经或正在升级,但消费倾向相对较低。

这些年来,在我国以省区范围为对象,研究其居民的闲暇时间配置、闲暇生活方式的成果较少。本文以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研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在闲暇时间内的生活是否同步提升,以及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文献综述

1899年,凡勃伦(Veblen)发表了《有闲阶级论》,首次构建了经济社会现象中休闲经济的研究框架,他特别研究了社会的闲暇时间、消费方式、消费行为,指出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构。自此,特别是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人们的闲暇生活变化以及休闲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消费和休闲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休闲产品和服务、度假旅游、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消费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在3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第一,日益增加的财富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自由时间,用于休闲追求;第二,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自由时间扩大了人们的休闲选择机会;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关注可支配自由时间和收入。张桂风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中国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加到了6051小时,超过了美国(5620小时)和英国(6018小时)。中国家庭用于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美容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急剧增长。

而美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戈比(Godbey)指出,许多人感觉自己只有很少的闲暇时间,并希望将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现代社会人们感觉到生活压力很大。研究者总结了影响人们闲暇生活的一些因素,经济发展、个人性格、家庭结构、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信仰、政治等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丹尼尔(Daniel)指出,包括阶层、宗教、种族、性别、家庭和朋友等在内的众多社会组织关系对人们的休闲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信仰、家庭和社区在形成人们休闲和生活方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以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到人们对获得休闲权的态度。米利沙等(Melissa,et al.)也认为社会因素和人们在社会流动与社会参与的状况会影响到人们的休闲行为。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一些城市或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我国公众的闲暇社会状况。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闲暇时间利用不合理,闲暇活动单调、不健康,休闲机会在人群和社区间不平等,人们的休闲生活满意度不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和非就业群体的休闲生活状况更糟糕。唐雪琼等研究了云南蒙自县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发现尽管人们的闲暇时间利用有多样化趋势,但是传统的闲暇活动方式仍然很普遍,包括看电视、散步、看报读书、家庭内的闲暇、家务活动等;在不发达地区城镇的大部分居民,闲暇时间内的活动范围不超过3千米,总结了影响人们开展闲暇活动的6个方面的因素为年龄、收入、家庭结构、教育、职业和性别。在这些因素中,年龄和收入是主要的。大部分人闲暇时间内看电视、玩扑克牌、打麻将,看电视的比例高达62.9%,玩牌和麻将的比例为23.1%,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比例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正相关。在闲暇时间内学习新东西的比例,年轻人要高于年老者。

在对广东省的研究中,朱明芳指出广东省居民都把工作看得比休闲更重要,人们把休闲仅仅看作是吃、喝、玩、乐;自己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和收入不足是影响人们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发展了,但社会并没有进入到休闲时代。秦学研究了广州市居民的闲暇生活发现,尽管人们的闲暇时间比以前多了,但人们在闲暇时间内还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影响人们闲暇生活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家务和休闲观念,有近25%的居民对自己的闲暇生活不满意,人们对闲暇的观念就是不用上班、待在家中休息或加班兼职挣更多的钱。

基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及影响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因素,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进行个案探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08年3月~5月在广东省21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的乡村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广东省的城市人口比重较高,且外来人口(包括暂 住和流动)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广东省各大中城市。因此,调查中所选择的样本以城市地区为主,被调查者中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大部分。本文中的“广东省居民”指的是实际生活在广东省地域范围内的广东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而非仅仅指具有广东省户籍的居民。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居住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民对休闲生活的认知度与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居民对闲暇生活的主观满意度、闲暇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未来闲暇生活的期望等。为了提高抽样调查的准确率和可信度,本次调查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完成。2008年5月1日~3日,广东商学院120名在校生被选为调查者,他们的籍贯分别来源于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范围,其中76人家在中心城市,44人家住农村,在调查前都接受了系统的调查业务培训。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要求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从中小学生到老年人。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0份,问卷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2300份,有效问卷率为76.7%,运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及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统计分析结果及发现

在2300份有效问卷中,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如表1。

1、居民对闲暇生活的认知度

在问及“闲暇”的含义及重要性这个问题时,有34.9%的居民回答比较了解,44.7%的居民有些了解,仍然有12.2%的居民基本上不了解。基本上不了解的人群中,比例依次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5岁以上的占35.1%,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0.8%,农民占11.6%。这说明了当前弱势群体(包括文化程度低下者、老年人、低收入者、农民)对休闲的认知度低,他们往往是容易被社会主体生活遗忘的群体,是最需要普及休闲知识和获得休闲权利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结构分层显著的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广东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居民拥有的闲暇时间

广东省居民个人日常拥有的闲暇时间(除去生活必要劳动时间以外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差异较大。大部分居民每日的闲暇时间在3~5小时(表2),低收入者拥有的闲暇时间多,他们占每日闲暇5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35.8%);高收入者闲暇时间一般较少,在每日闲暇时间1小时左右的人群中占15.8%的最高比例。低收入者一般是农民、下岗工人、外来的流动人口等就业不充分群体,他们每日在“工作”与“休息”的交替中过着“非充分就业”的生活,拥有较“充足”的闲暇时间,但是他们的闲暇生活内容却显得非常单调。

3、日常休闲活动内容

广东省居民的日常(指工作日)闲暇时间内有23.8%的人在室内休憩活动,19.5%的人与邻里朋友聚会,12.9%的人加班、兼职,12.5%的人消闲小憩,10.4%的人购物,10%的人进行文化娱乐活动,5.6%的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此外,还有5.3%的人选择进修学习。居民主要是在家庭及其附近活动,包括室内的各项闲暇活动、小区的消闲游憩活动及与邻里或朋友的聚会。闲暇时间内户外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学习活动则相对较少,显示出休闲活动内容的知识和文化含量不高。该结果与许多人认为的广东人消费高、爱学习、多运动的“事实”有一定的出入,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居民在家中的休闲活动则显得较为丰富和复杂,没有明显的优点或不足。主要的活动包括看电视(29.4%)、读书看报(16.6%)、睡觉休息(13.2%)、美化居室(10.6%)、与家人聊天(8.8%)、与朋友同事聚会(6.5%)、学习知识(5.7%)、扑克麻将娱乐(5.7%)、辅导、照看子女(3.5%)。

4、节假日的休闲活动

广东省居民节假日的休闲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节假日休闲活动的内容看,有26%的居民待在家中活动,20.2%的居民约朋友或同事聊天、谈业务等,12.2%的居民逛街购物,11.7%的居民从事娱乐消遣活动,这4种活动是广东居民双休日的最主要活动。此外,也有一部分居民利用双休日加班(6%)、兼职(5%)、体育健身(5%)、学习进修(5%)和外出旅游(2.7%)。表明广东省居民双休日处于真实的“闲(闲待、闲聊、闲逛、闲玩)置”状态,而利于促进自身素质提升的学习、运动、旅游等休闲活动仍然不够充实。

从节假日休闲活动的空间看,工作之余的节假日,人们一般愿意待在家中,有26.7%的居民表示节假日主要待在家中或者到附近活动;紧张的工作之后,人们在节假日去光顾购物和娱乐场所感觉是一件很放松愉快的事情,有21.2%的居民表明节假日主要去休闲购物娱乐场所;人们利用节假日互相串门,去亲朋好友家聊天谈事也是主要活动之一,此项比例为17%。此外,人们也时常光顾文化科技场馆(8.1%)、饮食场所(7.1%)、体育场所(6.5%)、旅游景区景点(5.9%)、学习教育场所(5.2%)、美容健身场所(2.3%)。尽管频率不高,但也显现休闲活动空间范围较大,这些休闲场所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5、居民对休闲生活的主观评价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主观评价:一是要求居民回答“您认为近年来自己的休闲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是询问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满意度。从人们对休闲生活总的评价方面来看,认为休闲生活有积极变化的居民占大多数(62.8%),有21.3%的人觉得休闲活动内容更丰富了,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了;19.7%的人认为休闲意识提高了,更加懂得了休闲的重要性了;12.6%的人认为自己在闲暇时间内的消费支出增加了,休闲消费的比重也增加了;5.3%的人更加懂得如何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和业余生活了;3.9%的人认为通过休闲活动,自己的各项技能和素质提高了。认为没有太大变化的居民比例仍然有37.2%,占1/3强。其中13.8%的人认为虽然闲暇时间增多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23.4%的人则感觉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表明广东省在提高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和认可度方面仍然有着较艰巨的任务。

从居民对自身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来看,广东省居民的评价趋于正态分布,即感觉基本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58.8%和28.2%;认为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较小,分别占6.8%和6.2%。休闲生活的满意度评价,因群体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从很不满意的群体分布看,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点,即感觉很不满意的最高比例群体是学历最高的群体(研究生)、年龄层 次最低的群体(18岁以下)、个人收入最低的群体(1000元以下)(表3)。这个“一高两低”群体的休闲生活是今后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构建和谐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

6、影响居民休闲生活的因素

广东省居民认为影响自身休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7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认为自己经济能力有限,不能自由开展休闲活动的居民比例最高(30.2%),这和近年来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有密切关系。在生活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的广东省内,许多居民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去加班、学习、兼职,以适应社会生活。致使许多居民(28.4%)认为自己工作学习忙,闲暇时间不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休闲生活。有15.8%的居民认为社会所能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不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休闲活动质量,这个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此外,有11.5%的居民认为社会缺乏良好的休闲氛围,8.2%的人认为是自己对休闲的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显示,影响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因素与影响居民开展休闲活动的因素非常接近。总体而言,影响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表面看是个人原因(如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但实质上社会环境的压力剥夺了人们的休闲权利,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不得不牺牲本该用于休闲消费的金钱和时间。

7、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预期

各种主客观条件影响到广东省居民的休闲生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高自身休闲生活的期望值。本次调查主要从3个方面了解广东省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预期:对休闲活动空间的预期选择、对休闲生活内容的设想、对政府和社会的休闲政策与措施的期望。

7、1 对休闲活动空间的选择

人们对“闲暇时间最想去的地方”的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旅游观光地(占16.4%),有14.9%的居民选择待在家里,此外,12.4%的人选择去亲朋好友或同事家里,12.1%的人选择娱乐场所,10.7%的人选择商业购物场所,9.8%的人选择体育健身场所,8.1%的人选择文化场馆,5.7%的人选择饮食场所,5.3%的人选择科技场馆,3.4%的人选择教育场所,还有1.2%的人选择美容美发场所。说明人们对休闲活动的空间选择不仅很广泛,而且有比较高的相似性,外出旅游和待在家中仍然是居民最主要的活动空间选择,两者比例相加占到了43.6%的高比例。

7、2 对休闲生活内容的设想

在问及对未来休闲生活的设想时,被调查者的选择各不相同,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生活内容(表4)。其中选择加班工作或兼职的居民比例最高,达到20.2%;其次是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技能(占18.4%);外出观光旅游的居民比例居第3位(17.8%)。总体上看,广东省居民对未来休闲生活的设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目标性,与当前的休闲生活现状(处于真实的“闲”置状态,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运动、旅游等休闲活动不够充实)相比,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是符合在全社会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总目标的。

7、3 对政府和社会的休闲政策与措施的期望

在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必须作出行动选择。当前政府和社会最需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人们对政府和社会有怎样的要求与期望,是本次调查研究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广东省城乡居民的调查与了解,获得了如下发现(表5)。超过1/5的居民建议政府和社会加大休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休闲供给,以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近1/5的居民希望政府和社会增加居民的收入,以提高其休闲消费能力。人们的期望还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休闲活动开展、休闲社会氛围、休闲宣传与教育普及、休假制度,等等。

五、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上面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其他省区的前面旅游和休闲已成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的可支配自由时间、闲暇活动内容及空间范围、休闲观念、闲暇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闲暇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人们并没有从家庭和工作生活中感到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多年来,我国为了增加资本积累及增强国际竞争力,一直实行低工资制度,导致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较慢。许多人为了支付越来越高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而不得不超时工作或寻找兼职以增加收入。这反映出我国的现实情况就是居民的社会福利未能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提升,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险福利是相当好的,人们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这些方面的花费,而将“闲”钱用在旅游休闲娱乐上。广东省2007年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食品、煤气、服装、医保等方面价格的上升,也低于东部沿海的浙江、福建、山东、辽宁、江苏甚至“泛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收入增长率。由于广东省居民的工作压力较大和生活负担较重,平均只有23.5%的居民每天拥有3~5小时的闲暇时间(见表2)。人们在周末和节假日里宁可放弃休息或休闲活动去工作以增加收入。该发现与其他研究者的发现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小学及以下文化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农民4种人群对“休闲”的认识和理解最差,这些群体常常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缺少休闲知识技能和休闲权利,这在经济发达、社会分层显著的广东省更为突出。低收入群体,包括失业者、残疾人、农民(包括农民工)拥有较其他群体更多的闲暇时间(见表2),但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和休闲生活满意度非常低。

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大部分被用来从事消极闲暇活动,如过度睡觉、过度看电视、过度用电脑、过度玩扑克牌和麻将。在广东省,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人们感知的公共休闲设施的缺乏与不甚理想的休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宁愿待在家里或在附近游玩,也不太愿意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

杰克森(Jackson)认为“休闲的障碍”就是任何制约人们提高其参加休闲活动并花更多时间从事休闲活动、利用休闲设施、获得休闲满足感的能力的外在事物和因素[35j。广东省居民面临的休闲障碍主要来自个人方面,诸如收入低、闲暇时间少、家务繁重,以及公共休闲设施不足等社会因素。该发现与以前研究者的发现比较相似。

为什么被调查者中高学历的群体、年轻人群体、低收入群体对自身闲暇生活的满意度最低呢?高学历群体中,大部分人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很繁忙,很少有空余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尽管他们有较多的“闲”钱,但现实闲暇生活与其所期望的相差甚远。大多数年轻人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多少钱用于休闲娱乐;有的则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也没有多少“闲”钱和“闲”时开展休闲活动,并且年轻人的休闲实践(许多休闲活动需要一定的重复才能掌握)经验不足,所以使得年轻人对自己的闲暇生活满意度低。

本次调查研究中,当被问道:“你对政府和社会发展休闲有什么建议?”时,有1/5的被调查者希望他们的收入能够得到较大提高,以使他们有更多的钱用于休闲生活。另有1/5的人建议政府和社会增加休闲服务设施供给,还有一些人建议政府和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闲暇时间,也有人建议政府和社会改善城乡休闲环境,改善交通,普及休闲教育,开展多样化的休闲活动等。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尽管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居民的闲暇生活现状与他们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实质是社会化服务及社会福利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使人们形成了没有时间休闲的意识。居民的很多闲暇时间都用在加班工作、兼职工作以增加收入,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更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人们面临着诸多的休闲障碍,如繁重的家务劳动、缺少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时间、社会休闲服务设施、场馆的不足等。第二,在广东省,不同的人口群体间、城乡居民之间,闲暇生活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弱势群体在休闲机会(权利)、休闲技能、休闲保障等方面与其他社会群体有很大的差距。第三,许多人对其闲暇生活方式及休闲生活质量的现状不满意,但是人们对未来闲暇生活比较乐观,充满期望。总之,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广东省居民闲暇生活的改善不如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快,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进步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

本文的研究发现及主要结论,期望能为广东省有关部门制定社会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上一篇:基于出游半径的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差异分析 下一篇: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