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时间:2022-09-14 04:57:21

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摘 要】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研究得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急性脑梗死;睡眠障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75-02

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水平与过去相较都有明显提升,不过脑梗死疾病仍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在睡眠障碍上的体现尤为明显[1]。为了使患者功能障碍减轻,提升其生活质量,必须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影响,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42至83岁间,平均年龄58.96±4.32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在41至85岁间,平均年龄58.75±4.1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取床上抗痉挛,患者需定时翻身,患肢关节要适度参与运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将湿电极垫套于电极板上,并将绑带与皮肤紧贴固定,刺激频率为20Hz,波升波降为1S/1S,脉宽200us,根据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强度设置电流强度。每天治疗2次,每次20分钟,持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1.3 睡眠障碍评价标准

以匹兹堡睡眠指数为依据,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分数在0至21分之间,若患者分数超过7分(包括7分),则表明其出现了睡眠障碍。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缺失评价标准

经过2周质量后,利用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观察,利用Barther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研究得知,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经研究得知,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7.6%,观察组睡眠障碍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随着治疗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脑梗死疾病发生率逐渐降低,不过患者易出现功能障碍现象,其中睡眠障碍在其中的体现最为明显。近几年,有相关资料显示,在早期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有利于对患者神经元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对患者兴奋状态进行调节,这可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功能障碍得以改善[2]。

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的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重组患者功能与脑可塑性,脑可塑性是指让患者脑适应能力增强,重组功能表现形式主要有神经元重建、功能移位等,有资料显示,重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刺激神经突触[3]。

当患者中枢神经受损后,其损伤中心区周围神经元细胞会有半暗区形成,在早期康复的治疗中,主要是对患者的病灶周围半暗区加强治疗,使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增加,复活这部分细胞[4]。在早期康复治疗中,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具备更多优越性,它可经患者皮肤,使特定低频脉冲电流进至患者人体,并经血管,使中枢得以扩张,同时让患者微循环改善,减轻其水肿症状,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观察组采用低频刺激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它有利于使患者脑功能可塑性充分发挥作用,患者的肢体机体可尽快恢复,可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现象,提升患者生活自理功能。从研究结果中得知,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7.6%,观察组睡眠障碍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若单纯利用药物治疗,难以改善其睡眠状况,在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时,其神经系统不会再有进展,需尽早接受治疗,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疾病死亡率,合理控制病情,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同时使患者睡眠状况得以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对于其疾病治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马丽珍,孟繁兴等.急性脑梗死后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2):169-171.

[2] 金志萍,刘学源.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02):92-95.

[3] 金志萍,刘学源.低频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J].上海医药,2012(14):51-52+54.

[4] 边伟红,陈玉娟,唐维桢等.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62-64.

上一篇:骨性关节炎使用双醋瑞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一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