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及保养维修分析

时间:2022-09-14 03:44:42

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及保养维修分析

摘 要 起重机专业管理人员应不断消除、控制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分析了起重机安全使用的现状、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危险点的检查,提出了保养维修对策。

关键词 起重机械;安全;保养维修

中图分类号T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71-02

起重机械在其设计、制造、安拆、使用、维修等任何一方面的纰漏或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3月7日到5月21日,全国发生多起较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其中湖北发生2起,四川、湖南、云南各发生1起,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重伤。作为起重机械的专业管理人员,通过我们的工作,不断消除、控制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起重机械事故尤其是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1 起重机安全使用的现状

1.1 人员素质低下

机械方面属于附属工种,待遇低,人才储备少,造成人才短缺更加严重。大量缺少机械管理、操作维修知识的人员进入机械队伍,这些人员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专业素质低,责任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屡禁不止,使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1.2 重使用轻保养

企业承揽工程后,承包给项目部施工,项目部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尽量压缩机械维修保养费用,机械设备能不修则不修,把问题留给公司或下一个项目,重使用轻维修保养,这就很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性能下降,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带病作业的状态,给机械的安全运行留下危险隐患。

1.3 机械检查流于形式

各个施工企业都对施工安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往往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施工现场基本上没有主管设备安全的专职安全员,为数不多的机械管理人员中也多数不懂设备原理与安全监控措施,对于设备的监管往往是只停留在查资料,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发挥检查的作用。

2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2.1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全面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政策,通过采用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一系列措施,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与方法,对起重机械实行综合管理,做到周密规划、择优选购、合理配置、精确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定期检验、适时改造、适时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2.2 起重机械运行管理

一是操作人员的管理。操作人员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二是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三是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2.3 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

一是项目部机械设备施工班组每周对大、中型起重机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二是项目工地机械设备管理单位每月组织对本工地的大、中型起重机械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形成检查纪要。除按定期检查的内容进行外,还要对起重机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做全面试验,由国家认可的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部门承担。

3 起重机主要危险点检查分析及保养维修对策

起重机械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见表1,分析及对策如下:

1)满负荷使用

分析:在实施吊装作业中,从力矩分析,当起重机的倾覆力矩大于起重机的稳定力矩时,起重机就失去了控制,很可能造成机械的倾翻事故。

表1 起重机械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

制机械的负荷率不得超过该回转半径下的额定负的90%,如因工作需要必须超载使用时严格执行施工作业票制度;(2)机械在满负荷使用时,地基处理必须平坦、坚实并铺设有专用路基,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3)注意天气变化,在遇有5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禁止作业;(4)操作人员操作精力集中、操作平稳,严禁误操作或同时操作两个以动作,监护人员监护到位,卷筒钢丝绳排绳正确无压绳现象。遇有可疑情应立即停车。

2)机械超时限使用

分析:机械长时间的满负荷使用会使臂杆焊缝、拉索、端头、吊钩等都存大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对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逐步采用现代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运行现状,制定产生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预测预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对策:(1)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它是体现“预防为主”方针的主要内容。加强日常维护保养、检测、检查、调整、防腐等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2)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采有先进技术改造原有设备的局部结构或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添新部件,新装置,从而达到改善,提高和扩大原有设备的功能和可靠性;(3)严格执行机械报废制度,对那些设备陈旧、功能差、效率低、无修复价值的机械进行报废处理以减少机械维修费用;(4)落实岗位责任制,以增强有关人员爱机责任心,维护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3)安全装置

分析:安全装置失灵发生的事故很多,发生事故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操作时不注意安全生产、违反操作规程、机械安全装置有缺陷或失灵、带病作业等。因此,起重机必须装有齐备而灵敏的安全装置、制动器、各限位开关、防护罩,栏杆必须可靠才能保证机械的安全运行。

对策:(1)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时,首先检查机械的制动器、限位、联锁以及保护等安全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各仪表指示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机械安全装置带病作业;(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在没有办理安全作业票的情况下超负荷使用;(3)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作业,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来代替正规操作;(4)各限位装置的维修、调整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员不得私自调整和改变其有关数据和指示。

参考文献

[1]杨小栋.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设备技术创新[J].江苏科技信息,2008(10).

[2]古慧春.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工作体系初探[J].建筑机械化,2009(1).

[3]李辉,夏琴.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材世界,2013(12).

上一篇:SF6真空断路器(R400)故障与分析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