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4 03:38:41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79例,并设对照组66例进行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进展性脑梗死

进展性脑卒中(SIP)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亚型,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常无有效方法或药物阻止其病情发展,一旦发生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发病后1~2 d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男46例,女33例,年龄41~83岁,平均(59±9)岁。对照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40-82岁,平均(58±10)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病灶部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②首次发病或曾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③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48 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④肌力Ⅳ级(包括Ⅳ)以下。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②昏迷或癫痫发作;③血小板75岁;⑤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1.4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14 d为1个疗程,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脱水、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

1.5 疗效评定 根据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进行评定。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无差异。治疗后3 d治疗组评分开始减少;第7、14天时评分明显减少,对照组在治疗后3 d评分仍有增高的趋势,第7天才逐渐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一例恶化,对照组有6例恶化,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1例出现注射部位局部青紫,2例牙龈出血,未见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对照组有2例上消化道出血,为应激性胃溃疡所致。

3 讨论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发病后48 h之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的40%以上,其原因很多,血栓的扩展(顺行、逆行),使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热、感染等,尤其是血栓扩展,近期生化及血流动力学研究也证实这一点[1] 。有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因子X、纤溶酶原的活性增强、血液粘稠及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高,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局部血流中断,凝血因子在局部增高,加之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易导致血栓蔓延,缺血缺氧范围扩大,进而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2]。目前对进展性卒中尚缺乏特异性疗法,据最近初步研究报道,溶血磷脂酸及磷脂酸,在早期缺血卒中进展中发生作用,d丹红注射液主方为丹参与红花。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TXA2水平[3]。丹参酚酸和丹参酮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等作用[4]。红花含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后,得葡萄糖和红花素、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红花的活性成分具有扩血管、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5]。红花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纠正外周循环中TSA2/PGI2平衡失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6]。低分子肝素为较短的多糖键构成,分子量在3000~5000的化合物,它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学的方法解聚而成。由于其抗Xa因子的作用与肝素相同而抗凝FⅡa活性大大降低,从而在抗血栓形成同时,对高凝血系统影响较小,使出血危险性减少。它能改善血液粘度、降低纤维蛋白浓度,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使血管再通,改善侧支循环,起到抢救缺血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在治疗3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即开始降低,至第14天时降低最明显,而对照组在7 d时开始减少,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同时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快,说明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比单独应用丹红注射液效果要好,两药分别通过降纤、抗凝、拮抗血小板聚集和对抗溶血磷脂酸及磷脂酸,使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血供快速恢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群,李耐三.低分子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药学进展,1994,9(6):6.

[2] 易兴阳,张顺开,潘继豹,等.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205.

[3] 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21.

[4] 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4.

[5] 王晓焕,苏苹,何宇梅.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4):287-288.

[6] 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水平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应用药学杂志,2003,20(2):100.

上一篇:参麦、生晒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观察 下一篇: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