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女人家”还是政治家

时间:2022-09-14 01:36:59

慈禧:“女人家”还是政治家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见,让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洋务运动、立宪运动;但在对外问题上,她却经常不能坚持立场,左摇右摆,最后往往倒向了让事情变糟的一面,如甲午战争、庚子之变。

“女人家”还是政治家?

慈禧统治时期,中国和外国打过几场仗,打得都很“冤枉”,中法战争是为越南打的,甲午战争是为朝鲜打的,越南、朝鲜名义上是中国的藩属国,但早已有名无实,到头来自己七痨八伤,藩属国还不领情。

这几场对外战争,一开始慈禧都不太愿意打,倾向于主和。以当时的情形论,选择不开战是明智的,一来没有非打不可的迫切性,二来以中国的实力也承受不了大规模的战争,打了只会拖慢现代化的步伐。但国人历来有一种奇怪观念:凡主和都是卖国的,凡主战都是爱国的,越是躲在后方无需负直接责任的人,主战的调门越高。甲午战争前,京城内的御史、言官、给事中们,几乎都把日本斥为蕞尔小国,不足介怀,堂堂天朝,自可直捣东京,灭此朝食,此时虚骄之气,充斥朝堂上下。慈禧的主和,当然也不是对世界大势、国情实力有很深刻的认识,只不过是凭着直觉,加上一点弱国的自卑心理,害怕祖宗留下的一点本钱在自己手上败掉。但她经不住左右的人整天在耳边吹送“玉碎瓦全”的高调,于是“赌徒式”的侥幸心理渐渐占了上风,钟砣摆向了主战一边。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如此,庚子之变还是如此,慈禧每次都在这些热血大臣的鼓动下,从主和变成主战。

人们或以为慈禧身为皇太后,可以穷情极意、为所欲为,其实相反,她不过是个做事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的女人家,许多主张受到大臣们的抵制,也不敢坚持,十分无奈。而且她也像很多女人家一样,耳朵根软,容易受人影响,受情绪左右,有时情绪一来,什么匪夷所思的事都敢做。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慈禧本来是赞成变法的,她对光绪帝表态:“只要你留着祖宗神主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但后来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怂恿下,一味蛮干,又是改孔子纪年,又是罢黜礼部六堂官,甚至准备请日本人来主政,又传出要包围颐和园,捕杀慈禧的谣言,真假莫辨,变成了一出宫廷闹剧。慈禧气急败坏,做出了软禁皇帝,杀掉维新六君子的惊世之举。揆诸事实,并非政见上有多严重的对立,这种情形,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妇人遇上顽皮孩子胡闹时,打屁股、关柴房的“宫廷版”。事实上,的许多改革方案,后来都由慈禧实现了。

庚子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又是一例。细看宣战诏书,并无指定哪十一国,只说“彼等”,她是向全世界宣战。赌红了眼,最后一定是赌身家的。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斯便说:“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只有这次她这个政治家却只剩下女人家了。”但在此之前,她何曾是个政治家呢?一直是个女人家而已。

推行清末新政有功

宣战带来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结果,慈禧赌身家又输了,而且输得狼狈不堪,甚至连宗社陵寝也顾不上了,扮作农妇,仓皇辞庙。经此一役,慈禧才真正痛定思痛,洗心革面,走出了“赌徒”的心理阴影,完成了从女人家向政治家的蜕变。这非常人可以做到的,但慈禧做到了――可惜,这时她已66岁,历史留给她的时间已屈指可数。

慈禧结束逃亡回到北京后,立即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幕――清末新政。她一改过去遇事摇摆不定的性格,以前所未见的坚定态度,推进各项改革。从科举改试策论、停止捐纳卖官等措施起步,在经济方面改革币制,制订矿务章程,改革厘金税政,制订铁路政策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1903年,改革推进到国家典章制度层面,中国第一部《商律》经慈禧批准施行。于是,制订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便水到渠成地进入人们的讨论范围了。时,维新派付出了流血代价都做不到的事,慈禧用了三四年时间,走得甚至比时更远了。

1904年,慈禧决定从明年起停止科举,广推学校。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画上句号,社会上波澜不兴,平稳过渡。许多外国观察家都惊叹:中国能顺利废止科举,就没有什么改革是做不到的了。

1905年,慈禧派五位考察大臣出国,到欧美各国考察政治,以期择善而从。五大臣回国后,慈禧又让朝臣就考察结果展开认真讨论。1906年9月,朝廷《仿行立宪上谕》,宣布正式启动改革,这时距离出洋考政大臣回到北京不过一个月时间。可见在慈禧心目中,对实行,早有定论,颇为急迫,并不存在故意拖延敷衍。

当年是慈禧的71岁寿辰。北京各学堂万余名学子云集京师大学堂,举行庆贺典礼。人人如登春台,奔走相告:中国立宪矣,转弱为强,萌芽于此矣!欢呼声响彻云霄。慈禧听到各界的反响时,亦露出了一丝女人家的笑容。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有两种情况最为可悲,一是历史给了他很多时间,他却没做什么好事;一是历史没给多少时间,让他证明自己可以做什么好事。而慈禧两种情况都避免了,历史给了她近半个世纪,她做过坏事,也做过好事,一生可圈可点,可臧可否,但在她生命的最后七年,她做了让自己可以无愧于历史的事情。

(摘自《同舟共进》)

上一篇:牢骚太多防头断 下一篇:冰心:游走于国共高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