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14 01:33:33

浅议小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科学的评价用语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然而,从目前的课堂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我们的老师一味地为学生叫好:“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学生朗读课文读错了字,老师仍然说:“读得真好!”盲目鼓励,看似尊重学生的发言.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同时,评价缺少层次性,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与的评价是相同的,且往往关注知识评价,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品质以及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课堂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雪中送炭。诚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也有限度,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话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上一篇: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怎样提高初中生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