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学生作文

时间:2022-09-14 10:50:47

陪学生作文

一、案例实录

有一次,在准备“演讲”这一课时,偶然翻出了学生时代所写的一篇演讲作业,题为《神圣的使命》,老师的评分是“优”,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把自己当年这篇得意之作作为范文?

在“演讲”课上,我声情并茂地演绎着自己的作品,犹如回到了学生时代。学生都被我的激情感染了,当我把印好的演讲稿发给学生,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着演讲时,他们无论是情绪的把握、语调的处理还是外部表情手势的运用,都“模拟”得恰到好处。我告诉学生,这是我在初中二年级的一篇作业,当时为了纪念五四青年节,老师就让我们以纪念五四为主题举办演讲会,我便写下这篇演讲稿。我还告诉学生为完成作业,怎样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怎样构思写提纲,怎样修改整理,怎样练习演讲。最后,我要求学生,用同样的题目,写一篇演讲稿,练习演讲。

这次作文,情况出乎意料地好: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条理,表达通顺流畅,感情充沛。在作文评讲课上,我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次作文的收获。不少学生说,写作的时候,很容易会受老师范文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雷同,写出自己的东西,他们跑图书馆查阅资料,精心构思,反复修改,花费的时间比过去写作时要多,写出来的文章比过去满意。于是,我便想是否老师参与写作,会在写作上给学生一个大促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过去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我都“陪”着学生作文,同样的题目,同样的时间。有时我把自己的文章当作范文读给学生听,有时则把文章混在学生作文当中让他们修改鉴赏,而每次,我都会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总结写作经验。

二、经验总结

实践证明,这种“陪”学生作文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的带动下,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总结起来,其作用有四。

1.树立榜样,有利于学生模仿提高。

对于作文水平低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文章无疑是一篇好的范文,无论是主题立意,还是结构安排、语言运用,都有“模子”可仿,有路可循。就如学书法的人,“贴子”描摹得多了,运笔便自如,下笔便恰当。对于写作水平较高学生而言,老师的文章便不仅仅是“模子”,还是促进提高的参照。

2.及时反馈,易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引导。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离题、空洞、辞不达意和文体不符……老师通过参与写作,较容易掌握学生写作时最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

3.增进感情,便于激发学生兴趣。

和学生一起作文,老师便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交谈切磋,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师生之间在这些交流接触中逐渐建立起融洽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这无疑为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铺平了道路。对平时写得不错的学生,注意多鼓励、高要求,“超越老师,超越自己”是我提出的口号,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为了“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而不断地练笔,越写越有兴致。陪“怕”写作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先“聊天”后下笔。开始是一起记录聊天的内容,写成日记;接着让他们注意一周内发生的事,写成班周记;然后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命题作文,写熟悉的人和事,议感兴趣的问题,抒有深刻体会的情感,如写《我》、《我们班的女孩》、《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件事要引起重视》、《谈谈早恋》等,我师提供范文作参考,逐渐消除他们“无话可说”的心理顾虑。慢慢地,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喜悦,由原来的怕写,到肯写,到习惯写,到乐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老师的陪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4.教学相长,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所谓能者为师,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如学生,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在学生的促进下,我不得不常练常读,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在陪练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使自己不落伍,唯有不断学习。

在作文教学方面,我尝试过多种方法,以这种“陪学生作文”的方式最佳。虽然花费的时间最多,但成效最大,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上一篇: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下一篇: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