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清洁处理方法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

时间:2022-09-14 10:00:51

零件清洁处理方法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

摘要 本文研究了零件清洁处理方法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零件清洁处理方法,对电子管的参数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零件清洁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清洁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零件洁净度,得到更佳的电子管参数,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子管性能。

关键词 清洁处理;电子管性能;参数;残余气体

中图分类号TN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106-02

0引言

随着民用和军用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对各种零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零件清洁度对电子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改进电子管零件清洁度的研究工作也显得更为必要。

为了满足客户更高的要求,就必须改进电子管的生产过程和处理方法,以提高各种电子管零件和最后装配车间的清洁度。本文主要研究电子管阳极清洁处理方法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

1清洁处理方法概述

在零件清洁处理时,人们常易疏忽零件前工序中所用到的剂,而走入选择同一种清洗剂来清洁不同的零件的误区。由于各种溶剂对机械加工所用剂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溶剂甚至不能溶解剂,所以,在选择清洗剂之前,应先了解原材料和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剂,然后根据各溶剂对剂的溶解度选择不同清洗剂,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为了进行讨论分析,我们选择了3种不同溶剂按五种不同清洗方法进行配制和对比试验。其中清洗剂A是厂家推荐的工业用金属零件清洗剂,是由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物复配为主的金属清洗剂,配有缓蚀剂、软化剂、助洗剂和研磨助剂。

方法

过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溶液配制 清洗剂A配制三桶,加温至60℃~70℃,搅拌5min,溶液视污染程度每次三桶同时更换。 清洗剂A配制三桶,加温至60℃~70℃,搅拌5min,每天更换一桶最脏的溶液。 清洗剂A配制三桶,加温至60℃~70℃,搅拌5min,每天更换一桶最脏的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配制三桶,加温至60℃~70℃,搅拌5min,溶液视污染程度进行更换。 液体三氯化乙烯三桶

清洗过程 按照先脏后净的顺序分别在三桶溶液中搅拌清洗3min,然后在70℃~80℃的流动热水中搅拌清洗3min,在流动自来水中搅拌清洗10min。 按照先脏后净的顺序分别在三桶溶液中搅拌清洗3min,然后在70℃~80℃的流动热水中搅拌清洗3min,在流动自来水中搅拌清洗10min。 按照先脏后净的顺序分别在三桶溶液中搅拌清洗3min,然后在70℃~80℃的流动热水中搅拌清洗3min,在流动自来水中搅拌清洗10min,在去离子水中清洗10min。 按照先脏后净的顺序分别在三桶溶液中搅拌清洗3min,然后在70℃~80℃的流动热水中搅拌清洗3min,在流动自来水中搅拌清洗10min,在去离子水中清洗10min。 按照先脏后净的顺序分别在三桶溶液中搅拌清洗3min。

2电子管试验结果

为讨论各种清洗方法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将按各种清洗方法清洗后的阳极进行装管试验,对影响电子管性能的参数进行记录和对比。

第一种试验管型是束射四极管5881。在这个试验中,覆铝铁阳极按照清洗过程表(表1)清洗,其他零件都按照通常的方法清洗。在Uf=6.3V,Ua=450V,Ug2=450V,Ug1=-47V,Ue=30V,Uhk=-200V的测试条件下,在0h~8 000h的实验时间内,对100个样品管的跨导、阳极电流和放射电流的平均值和极限值进行统计,如下:

表2指出了不同清洗过程导致的电子管参数的差别。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清洗液与不同的清洗过程对电子管的参数都有影响。几种清洗方法的电子管,其阳极电流的差别不大,但用方法三清洗的管子,其跨导最高,其放射电流也比其他4种方法清洗的高很多且参数比较集中。

由此看来,清洗剂A在3种清洗剂中是针对覆铝铁阳极最好的清洗剂,而轮流更换清洗液和增加去离子水清洗是最佳清洗过程。但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决定采用其他类型的电子管来进行同样的实验,于是选择了发射管FU-811管型和小型拇指管12AX7B管型。因为这两种管型的阳极与5881A阳极材料相同,都是用覆铝铁材料冲制而成,加工过程使用的剂也相同。所以,我们采用与第一次试验相同的清洗方法与流程进行实验。

由于零件洁净度对FU-811管型最主要的影响是阳极电流和输出功率,于是在实验100个发射管FU-811时主要记录了阳极电流和输出功率这两个测试参数。

在0h~8 000h的实验时间内,在Uf=6.3V,Ua=2 000V, Ug1=-2V的测试条件下,测得阳极电流Ia的数据统计如下:

从表中看,各种清洗方法对阳极电流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方法三的参数比较集中,其他的清洗方法测得的参数比较分散。

在Uf=6.3V,Ua=1500V,Ia≤150mA,34mA≤Ig≤50mA,Rg=3500Ω的测试条件下,测得其输出功率却有明显区别,其数据统计如下:

实验100个拇指管12AX7B,在Uf=6.3V,Ua=250V, Ug1=-1.5V,Ue=10V,Uhk=-100V的测试条件下,在0h~8000h的实验时间内,测得跨导、阳极电流和放射电流的数据统计如下:

从表中可看出,5种清洗方法得到的电子管参数各有不同,方法三清洗的管子,其跨导最高、阳极电流集中在中心值、放射电流较大且稳定,同样体现出了其优越性。

3焙烧的影响

由于上面试验采用的是相同材料与焙烧工艺,所以试验过程均只考虑了清洗方法对电子管的影响,没考虑焙烧过程的影响。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焙烧的温度与时间以及储存的方法都对电子管的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在生产中,针对不同材料必须选用尽可能高点的焙烧温度与尽可能长的焙烧时间,提高零件表面的清洁度,减少其所含的残余气体。

4残余气体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清洗方法在焙烧处理后对电子管内部气氛的影响,我们用质谱仪对发射管FU-811阳极进行了气体分析。

比较清洗与焙烧的总效果,可以发现经过五种清洗方法处理后总含气量有明显区别,尤其是三氯化乙烯清洗后的零件其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很多,氢氧化钠溶液的次之,最好的是每天更换溶液并且用去离子水清洗的方法三。

5结论

1)从方法一与方法二得到的不同数据中可以证明,根据材料的污染物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后,采用恰当的更换清洗液的方法可以增强其洗涤效果,零件表面处理就更洁净;

2)从方法二与方法三得到的不同数据中可以证明,零件在冲洗阶段增加去离子水中清洗10min可以增强零件洁净度;

3)从方法三与方法四得到的数据中可以证明,对于覆铝铁阳极,配有缓蚀剂、软化剂、助洗剂和研磨助剂的化合剂A比纯碱性清洗液的效果更好;

4)从5种方法比较,可看出,对于覆铝铁阳极,碱性清洗剂比三氯化乙烯的清洁效果好。

因此,在零件洁净处理时,应选择合理的清洗液及其轮流更换方式,保证其去污能力。同时,在冲洗阶段增加去离子水冲洗,使零件洁净度更高,得到的参数更好、更稳定,从而提高电子管的性能。

当然,清洗后的焙烧和储存阶段的处理对电子管性能的影响也很重要,还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继起译.“在电子器件生产中有机沾污体的检验、清除和控制”.电子器件零件和材料清洁处理论文集,1965:71-77.

[2]国营国光电子管厂.“第四章 清洗”.电真空工艺师手册,1965:41-43.

[3]“电子管和真空元件的清洗”.电子器件,1966(9-10):1-2.

[4]南京电子管厂.“残余气体的含量与电子管加工程序的关系”.电子管制造技术,1964(4):35-37.

[5]莫纯昌,陈国平,等编.南京工学院.“电子管内的残余气体”.电真空工艺,1965:3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实验室氯化银废液的回收利用 下一篇:赵口引黄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