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9-14 09:57:13

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无论数量还是经济贡献度都远超大型企业,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其中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尝试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索以征信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征信 中小企业 缓解融资难

作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特别突出,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但与其重要作用相比,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向做专做精、做大做强方向发展,其中信息不对称是重要诱因,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指中小企业在内部积累和筹集资金,融资成本低,但规模有限。外源性融资指中小企业在外部获取资金,融资渠道广、规模大,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渠道融资,因此,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博鳌亚洲论坛研究报告显示,66.7%的小微企业在争取外部融资时倾向于银行贷款,但却面临银行“拒贷”、“惜贷”的障碍。

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有待提升,信用贷款占比较低。根据2011年至2015年《中国金融年鉴》统计,中小企业贷款比重由2010年末的56.58%一路上升至2012年末的64.54%,而后又回落至2014年度的62.79%,虽占比过半,但与中小企业数量和国民经济贡献度相比仍亟需提升。同时,2014年,大型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为43.51%,而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仅为14.13%。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企业内因和市场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看,产权划分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混同情况普遍存在。从外部看,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匹配度较低,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植政策力度有待加强。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性因素。融资交易中,企业对经营状况、项目风险及还款能力有全面了解,加之,信息披露少、透明度较低。银行缺乏可信度高、应用便捷的手段和途径来全面了解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和财务情况,由此引发“惜贷”甚至“拒贷”。

二、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2013年正式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将征信业务定义为“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其对融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效缓解信用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交易主体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参考;二是显著降低信用信息了解及应用成本,扩大了信用交易规模;三是对交易主体形成有力约束。

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征信作用更为突出。对中小企业进行征信,可对其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做出合理、恰当反映,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者通过查询征信信息,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信用状况较好的中小企业,从而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中小企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构想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如央行征信系统收集了企业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全国企业信用系统公开了政务信息,但整体来看,与融资交易接轨程度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应加大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全国联网、实时通信的统一征信平台。

(一)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思路

1.政府推动。统一征信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加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应坚持“政府推动”原则。

2.制度先行。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是基础保障,只有具备这个基础,各个环节才能有效运转,对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3.多方参与。中小企业征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合力方能达到良好应用效果。

(二)统一征信平台采集内容及来源

为全面反映中小企业信用,可从各类渠道采集涉及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一是通过工商、税务、质检、公安、法院等行政管理部门,以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为载体,全面采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和奖惩信息;二是通过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等金融管理部门,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依托,全面采集中小企业金融信用信息;三是通过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收集中小企业公共事务信息、行业信息及经营信息;四是由中小企业公示自身信息,包括组织管理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等。

(三)统一征信平台信息处理及应用

中小企业统一征信平台应按照一定规则,采取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检查、整理和分析。首先,应根据数据性质、项目及具体内容,进行初步质量检查;其次,参照信息发生次序和勾连关系,对数据进行逻辑校验;再次,应将各数据项进行标准转换,应用相同关键索引编码存储;最后,分类提取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公权部门、企业自身的信息查询需求,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一是将信息内容整理、汇总,形成固定格式的报告;二是按企业基础信息、金融履约、政务履约等模块进行整理,提供多索引查询服务;三是参照企业信息公开有关文件,将企业征信信息向征信平台参与方及社会各界进行推送;四是开展行业、地区统计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3]吴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上一篇: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现状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