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 第2期

时间:2022-09-14 08:06:58

冬天的夜来得快,太阳咕咚一声落了山,漫长冷清的夜开始了。

静是冬夜的主题。小城睡得早,唯有路灯在寒风中坚守,水一样的灯光落在地上,漠然地泛着昏黄,如一片结冰的云。

想到了东北人把冬天叫“猫冬”,也就想到了冬闲。

冬季农事较少,农人们没有太多的事做。一夜之间就闲了下来,名曰冬闲。

闲下来的农人,常会逛东家串西家,张家长李家短地嚼着舌头,用最原始的方法书写评论。男人们围着一张桌子打牌,牌技不在高超,图的是乐子,输了一般是贴纸在脸上,也有损的,用凉水代替。孩子们在村头野地里放火,沟渠里砸冰捉鱼虾。老人呢,当然是挤在土墙边晒太阳,旱烟袋里讨温暖。

太阳稍稍失去了温暖,各人回到了家,就有女人在呼唤孩子回来。一桌热菜,两杯暖酒,温馨着日子。早早上了床,一会儿就枕着屋后的寒风睡着了。

一大早,前面的汪里就响起了砸冰声。那是女人们要洗山芋,用棒头打开冰面取水。冰冷的汪水止不住生活的热情,猪圈里的大肥猪是一家人的希望。山芋洗好后,就放在大锅里煮熟准备喂猪,村子里家家都是熟了的山芋味。

被香味吸引,孩子也从热被窝里钻了出来。在锅里挑拣着样子可巧的山芋吃。那时,女人把大一些的山芋都放在窖子最里面,小的都是准备用来喂猪。其实好吃的山芋,还是那些小的,清甜爽口,没有丝儿缠嘴。

阳光下,又是重复着同样的冬日生活。女人们找来旧报刊,取下封面做鞋样,然后就开始做糨糊纳鞋底。男人就到渠边挖藕,也算有盘菜了。如果有了兴致,当然可以到集市上走一走,逛一逛。

那时,逢集赶街比现在进一趟城开心。集市上热闹,卖什么的都有,什么糖葫芦,吹糖人的,耍猴子,唱大鼓的,剃头的,讨饭的,修锅底的,补盆的……当然,菜啊肉的也挺多,挤挤挨挨全是人。大家穿得都一样,没有尊卑之分。

也有人看出了商机,就把一些小玩意儿都从集市上批发了一些,放在独轮车上到村里卖,一边摇鼓引人,一边轻轻哼着小曲。我们把这样的人叫贩方的,到现在都不知其意思。但那时,确实吸引人,特别是孩子,一般都买了些贴花溜子之类,有时也买了大头针,用来做弓箭。

轻闲的冬天里,学会了如何打发时间,这也成了我至今还在怀念的冬天日子。

读了一首诗,不知其作者,倒也能恰当地映衬生活:

忙过半世养天年,

里舍懒冬添散倦。

偶得斜阳三寸热,

闲来看雪化轻烟。

上一篇:赞赏是教育成功的妙方 下一篇:我很寂寞,请你吻我(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