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为何越过越浓厚》阅读训练

时间:2022-09-14 06:48:32

《中国年为何越过越浓厚》阅读训练

热气腾腾的饺子、人头攒动的庙会、时尚多样的过年方式……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历经千载,在岁月更迭的过往中却依然保持着独特韵味,继续传承与发展。

传统的节日:

年味在亲情中在年俗里

“每到春节,一想起家人期盼的眼神,心就不由自主地回家了。”宁夏太平洋保险公司职员张芸的家在陕西榆林。“只要过年能回家,再苦再累也值。年,就是一家人一起享受团圆,让心不再游荡。”虽然大年初四就返回了宁夏的单位值班,可张芸谈起回家过年感触颇深。

在中国大地上,如同张芸这样回家过年的人数以亿计。他们像候鸟回迁一样希望回归。世界上哪个节日具有这样的号召力?

“过年是放大的生活,也是情感的总爆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这样形容过年。“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时集中体现。开始是从社会回到家庭,除夕夜全家人要团圆;然后从家庭走向社会,过了年由近到远向亲友拜年。”

茶汤李、炒肝赵,硬气功、耍中幡,说相声、唱大戏……老北京的庙会展示着“中国年”的浓浓风情。在许多地方,赶集、灯会、秧歌,人们在狂欢和热烈中体味着年节的魅力。鞭炮、春联、福字、元宵等构成的深厚载体或道具,在节日里历久弥新。

民俗学家们相信,团圆、期盼――年文化的主题和精髓不会过时。

现代的节日:

新年俗在继承中发展

腊月二十九,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包建军带着妻儿登上了前往海南的飞机。大年初五,一家三口兴奋地回到北京。在风景宜人的海南三亚,他们尽情地享受旖旎的风光,用DV记录下了他们的2007年春节。

包建军说:“以前都是在家里过年,今年体验一下在外面过年,明年准备出国看看。”

黄金周旅游、手机短信拜年等元素的融入,让传统的春节在不经意之间增加了新内容、新形式。

2004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6329万人次;2005年,接待游客6902万人次,同比增长9.1%;2006年,接待游客78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数字枯燥,但全国假日办几年来的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透着火爆。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2月21日,北京天坛公园接待3.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9%;石景山游乐园达到最大容量的4万人次;曲阜三孔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5.7%……

“短信拜年”已成为春节新时尚。“金猪送福送吉祥,奥运福娃来帮忙:贝贝送你谷满仓,晶晶送你亲满堂,欢欢送你事如意,迎迎送你身安康,妮妮送你福寿长。祝你新春快乐,好运无限!”这条短信被评为2007年新春最受欢迎祝福短信。10天里,全国68万人参与了“2007新春祝福短信推荐评选”活动,创作或推荐了近10万条祝福短信。

春节拜年,短信“井喷”。98亿条、110亿条、126亿条……2004年至2006年春节期间短信量节节攀升。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相关统计人员估算,今年春节短信预计达到140亿条。

“现在的春节必然是现代的春节。”著名民俗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说,近几十年,中国逐渐从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迈进。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念引导人们对过节方式重新选择,如年夜饭在哪吃,春节在哪过,如何拜年等。但年的精神内核并没有改变。

年文化:

有生命力更要创新

新旧年俗的此消彼长是时代的生动写照。“怎样过年是每个人的自由,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年,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更需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刘铁梁说。

“春节是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融合形成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治平说,“春节文化的本质,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团圆平安和未来美好的祈愿。这是年文化得以延续的基础,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等传统节日榜上有名。品味年俗可以触摸到古老文明的脉搏,而年俗也在岁月更迭中经受着取舍存留的考验。

河北省武强县盛产的年画,上个世纪曾年销数亿张,覆盖大半个中国,但如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武强年画博物馆商店售货员刘少才抱怨,“现在农民基本不买年画,都是外地的城里人开车来这买,用来送礼和收藏。”

年俗的延续对提升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人们的需求在变化,年俗不会一成不变,重要的是寻找新的形式和载体。

“年俗要在变化中保留传统内涵。比如,大的门神画不好贴了,可以做个小门神牌,在门上挂一下。这不是迷信,是一种愿望,一种寄托。”冯骥才说,我们要从细节做起,通过形式创新,让传统年俗文化真正扎根在人们心中。

(摘自2007年2月25日《大众日报》文/杨刘晓莉)

阅读训练:

1.年文化的主题和精髓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过年是放大的生活,也是情感的总爆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意在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年文化得以延续的基础,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一句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引用了很多著名学者的话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对过年有何新的认识,请你谈一谈。(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团圆、期盼

2.是人际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是走亲访友起情感交流的机会。

3.传统的春节增加了新内容、新形式,体现了现代春节的时代气息。

4.春节文化的本质,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团圆平安和未来美好的祈愿。

5.更准确有力地阐明中国年为何越过越浓厚的原因。

6.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上一篇:年的来历 第2期 下一篇:《荠菜情》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