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真雅院 京城高端清真菜馆

时间:2022-09-14 06:17:23

四合院中的餐厅

受邀与一位回族朋友共进晚餐,餐厅选在“悦真雅院”,乍一听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但朋友说那是京城中品味最高的清真餐厅之一。朋友还特意嘱咐:那儿的交通十分方便,不用开车,坐地铁5号线出雍和宫站E口就是。

装饰精美的雍和宫地铁站并没有减缓我的步伐,出了E口,右手边的二环路上车流如织,回头望去,雍和宫的后罩楼就在眼前。往前走了50步不到,左手边墙上“悦真雅院”的大字告诉我:已经到了。

步入悦真雅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雅”字,悦真雅院有三座独立且互通的老北京院落构成。从最西侧的55号院进入,一座凉亭映入眼中。凉亭古色古香,四根粗大的原木,一个青瓦的亭顶,一份古朴油然而升;横梁上的手工雕刻和亭四周小巧的石刻,又表露出院子主人的匠人情结:一张圆形的石桌立于亭中,亭内没有单独的坐椅,柱子之中的坐凳与后面的栏杆形成天然的“美人靠”。院落的东北角还有一小片紫藤,东南角则是一座假山,诗情画意盎然院中,想必在此对弈或用餐者不是文人就是贤士。暮春之中坐于亭中,品一壶上好的雨前茶,闻一缕悠扬的琴声,看着古树露出新绿,三两人赋诗行令岂不雅哉乐哉!

在无尽的畅想之中,人已经步入了中院,中院之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色,院子的顶部被玻璃封闭,院内的古树从预留的空间中伸向天空,太阳的游走,给院中留下迷一样变幻的绿荫。有时无意中抬头一望,你还可能会发现有老猫在玻璃的屋顶上闲庭信步,而脚下的地板也是玻璃的,玻璃下面是一个大大的水池,锦鲤在里面悠闲地游动。头顶上是猫脚下面是鱼,捕食与被捕食动物之间,可能谁都不知道有对方的存在,生活得都是那么的安然自得。居在其间的人则更为惬意,墙外二环路的喧嚣,在这里荡然无存,宽大的院子中只有四五张餐桌,让每位食客都有充分的个人空间。院子中还有古琴桌和茶艺桌,不定期会有艺人在此表演。夏日中坐在鱼池之上,又有绿树遮荫,听着琴、品着茗,宾客们从身到心都是无比清雅。

向东穿过一个小门就进入了东院,四根纤细的胡人戏兽柱立于院中格外引人注目。据院内工作人员解释,那四根石柱时间不知道有多久,它们的历史应该是要早过那座院子。四根石柱端,四个姿态不同的胡人,他们头发呈螺旋形向上,双目硕大,眉粗鼻直,双臂呈弓形向下,紧紧抓住下面的走兽,好像正骑在奔跑的走兽之上,又像将走兽制服于地,让人感受到纯纯的汉唐之风。

朋友已在这里等待,我们面对而坐,热情的服务员端上两杯黑枸杞茶。朋友告诉我,这里的黑枸杞可不是大家常见产出宁夏的红枸杞,都是产自青藏高原的野生植株,原花青素超过蓝莓10倍之多,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药用、保健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红枸杞,被誉为“软黄金”。几颗黑色的枸杞在杯中就犹如黑色的珍珠,经过热水的冲泡,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分解出来,宛如一缕缕轻烟弥散在水杯之中,让水杯一下子又变成了国画家的水盂,干条墨线从天而降。一杯水让两人的闲聊也充满了诗意。

聊得投机,一会儿就到了黄昏,耳边隐约有悠扬的歌声。朋友敏感地站了起来:“对不起,太阳落山了,有人在召唤祈祷了,你稍等下,我去去就回。”在这寸土寸金之地,老板还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们提供做祈祷的地方,这种对信仰的重视让人对这位商人刮目相看。不一会儿,朋友回来了,脸上充满了满足与喜悦。“你来点菜吧!”我苦笑到:“清真菜,还是你来吧。”

不一样的清真菜

说起清真莱,大多数人的心里就是兰州拉面、羊肉串。有的人走进很纯正的新疆餐厅上来就说,“来碗拉面。”深眼窝、大眼睛的新疆姑娘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不做拉面。”来客怒了。“你们不是清真饭馆吗?怎么连拉面都没有呀!”说罢拂袖而去,只留下眨着大眼睛又无奈的新疆姑娘。而如果在内地回族聚集区周边生活过的人家,他们的心中会有不同的清真菜谱,北京的松肉、卷果,西安的羊肉泡儿、水盆,河南的烩面,山东的全爆,山西的头脑,云南的牛干巴等等,等等。如果你想计算有多少清真菜品的教堂,肯定是数不过来的,因为清真可以说不是一个单纯的菜系,而是一种生长于各个地区穆斯林们的饮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两大文化水融的产物,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和谐包容的美德。没有文化冲突,只有文化融合;没有饮食的歧视,只有尊重饮食习惯。在北京、西安这样的古老大城,你会发现当地的汉族群众已经习惯地把猪肉称为“大肉”,这源于汉族人们知道伊斯兰教以猪是不洁之物,怕说出“猪”字引起穆斯林的反感,而把“猪”字用代表广泛的“大”字来代替,世世代代他们已经把尊重注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在中国不同信仰的人们互相尊重,互为兄弟。老舍先生是满族人,但在他的小说中就有不少与回族群众和谐生活的小故事。有人说回族是一个外来民族,其实我倒不这样认为,当年中东穆斯林们带到中国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血统,而是一种信仰与生活方式。回族就是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信仰与生活方式最好结合的有机体。

服务员为我们一人提供了一本菜单,粗粗一看悦真雅院的菜单就会发现,这里的菜品可以说来自于五湖四海,老北京的爆羊肉、四川的辣子鸡、新疆的馕包肉、广东的潮式养生煲类,甚至还有来自东南亚的海鲜炒饭和泰国的国汤冬荫功,这是文化包融性最好的体现,也适合了来自各地的游客需求。

养生的概念清真餐

朋友高兴地收回了点菜权:“凉菜就要个虫草花荷兰豆吧,热菜来个‘横菜’,就要黄菇炖牦牛肉排吧。”“咱们嚼得动吗?”我惊诧地说。“菜上来你试试吧。”朋友自信的眼神让我打消疑虑。“这个,你必须得尝尝,“淖淖”,两碗。”我一头的问号,淖淖,难道是婴儿们的抓握动作?也没有多问,等菜上来看看再说吧。“对了,养生位菜看来是不错吧,来两份吧。”朋友继续着,我马上打断了朋友兴致勃勃的点菜进程:“别!鲍鱼、鱼翅的,哪都好,就那个味,大家都知道,还挺贵的。算了,算了!”“那你就不懂了,那有我自己的独家养生‘秘方’。”朋友语气平和地对料都是高原出产,品质很高。这份位菜中,不光有来自伊朗高原的藏红花,还有野生的黄芪和高原的青稞麦。藏红花解郁安神,黄芪补中益气,青稞壮筋益力,这三种原料与明目补虚的鲍鱼搭配在一起,对现代大城市中高压力的上班族是一道非常出色的养生菜肴。中医养生知识丰富的朋友言辞凿凿,让我极为信服。一口下去汤汁的鲜美,鲍鱼的弹滑,还有―份中草药原始的微甜,仿佛滋润到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这时服务员的话把我从美梦中拉到了现实:“先生,淖淖现在给你上吗?您好像没有点主食。”“噢,不好意思,我还真忘了,来两个玫瑰花饼吧?”朋友礼貌地说。不一会两碗热气腾腾的烩菜就上来了。“这就是‘淖淖’?”“对,这就是青海的淖淖,它最早发明于一个叫‘淖尔山’的地方,大家吃惯了也就把它叫‘淖淖’了,别看只是简单的烩菜,营养可丰富了,一碗就可以满足养生人士所说的,一天吃7种食材的要求了。你看,这里有胡萝卜、白萝卜、土豆、羊排、粗粉、油菜、木耳。随着时节的变化,里面的原料还会有所增加,而且它不放油,盐也比较少。”一碗内涵丰富的汤,再配上外表酥脆内心充满玫瑰芳香的玫瑰花饼,让整个用餐进入了美满的尾声。

正当我觉得本次宴会已经结束的时候,一杯奶茶被端了上来。我原本只是想礼貌性地喝上了一口,但当我喝下去第一口之后,马上发现了它的不同,奶茶不甜也不油腻,一尝就是经过熬制的,不是冲泡出来的。微成的奶茶,伴着浓郁的枣香,奶茶上除了有成片的红枣外,还有一朵朵的金色小花漂浮之上,让已经厌倦了诸多甜饮料的我很是喜欢。朋友特意告诉我,那小花叫金盖,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植物,有强身祛病的作用,在当地,大家熬制奶茶时都会放一些。

我们一边品着奶茶,一边聊着天南地北,好不开心。此时院里又传来了悠扬的唤礼之声,朋友又如约参加到祈祷之中。留下我一个人在院中独品,整个院子在唤礼声中显得那么的祥和,中式古典的建筑与阿拉伯语的歌声那么的珠联璧合,就像悦真雅院的一道道清真菜品,中式的风味融入伊斯兰教的文化;也就像我们伟大祖国中生长着的穆斯林兄弟,在两种文化之中愉快生活,既不会脱离开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内心多了一份祈祷的安宁。

上一篇:酒店餐饮服务语言标准与运用研究 下一篇:湖田挂面 一碗外婆家的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