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4 05:48:03

【摘要】目的 对采用双黄连颗粒对患有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患儿病例12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2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双黄连颗粒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口服大青叶合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黄连颗粒对患有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值得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双黄连;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

【中图分类号】R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27-01

在儿科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该病的最常见的病原是病毒。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1]。为了对采用双黄连颗粒对患有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病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使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困扰,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依据和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患儿病例12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双黄连颗粒和口服大青叶合剂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患儿病例12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包括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在1月至9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经过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诊。

1.2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患儿病例12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2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双黄连颗粒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口服大青叶合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用药方式和剂量[2]:A组:口服双黄连颗粒: 6月龄~1岁,每次2.5g,每日2次; 1~3岁,每次3g,每日3次; 3~6岁,每次5g,每日3次; 6~14 岁,每次10g,每日3次。B组:口服复方大青叶合剂:6 月龄~1岁,每次5mL; 1~3岁,每次7.5mL; 3~6岁,每次10 mL; 6~14岁,每次15mL。均为每日3次用药。2组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但不得服用其他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7d 后观察2组的疗效。

1.4疗效评价标准[3]:痊愈: 患者在用药治疗3天内鼻塞、流涕、发热及咳嗽等症状已经明显减轻,7天之内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 患者在用药3天内症状有所减轻,7天之内临床症状及大部分体征消失; 无效: 患者在用药3天后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好转迹象,或在用药治疗后的3天内有加重迹象。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体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双黄连颗粒主要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三位中药,其主要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4]。绿原酸、连翘酚、黄芩甙黄酮等是其主要成分; 该药物的抗病毒作用十分明确, 且能够使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性增强, 能够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得到增强, 使细胞的修复过程加速,使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 对儿童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疗效十分理想, 但在临床上静脉应用双黄连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几率很大鲜, 因此我们采用口服颗粒剂的方式对该类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全身用药的过敏反应, 而且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病变局部药物浓度较高, 较快地起到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 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5]。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主要成分绿原酸、连翘酚有抗病毒和广谱抗菌作用,通过对机体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进行调节,使感染后机体细胞的修复能力得到增强,还有增强细胞免疫,改善、调节炎症过程的作用。黄芩除具有传统的镇静、降压作用外,还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双黄连颗粒对患有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岑,胡亚美,江载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M].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67-117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6-78

[3]张梓荆.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196-197

[4] 高嗣惠,张清芳,刘光学.清开灵、双黄连治疗急性高热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20(4):303

[5] 文敏,李雪,付守廷.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2):158-161

作者单位:518110 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负压封闭引流(VSD) 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观... 下一篇: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