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前孩子为什么要耍心眼儿?

时间:2022-09-14 05:45:00

演出前孩子为什么要耍心眼儿?

家教咨询

幼儿园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在表演正式开始之前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罢演”状况。豆豆被推选为幼儿园毕业典礼的小主持人,非常高兴,天天在家准备台词,念给爸爸妈妈听,念给爷爷奶奶听。妈妈也很认真,时不时地会纠正豆豆的发音和表情。毕业典礼那天,妈妈带豆豆去幼儿园,走到幼儿园大门口,豆豆突然蹲下身,哭着说:“妈妈,妈妈,我腰疼!”妈妈急得慌了神,说:“是不是被撞了?”豆豆摇摇头。妈妈纳闷了,没有被撞过,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会腰疼呢?看来孩子是在耍心眼儿,为什么呢?

读懂孩子

1.孩子面对陌生事物、特殊要求时,若需要投入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平时所付出的,就会形成压力。

2.压力并非都是负面的。适度水平的压力具有挑战性,促使孩子“跳一跳”来达到目标,从而获得新的发展。过度的压力则会使孩子心慌意乱,发挥失常。

3.形成压力的原因是多元的,也有心理层面的。孩子即将面对陌生人群时感到无法控制这样的场面,想象自己可能失败,在众人面前丢脸,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退缩、逃避的想法。

4.“腰疼”是因为害怕而出现的身体障碍,是一种真实的心因性疾病。这样的行为反应是出于本能,并非孩子耍心眼欺骗别人。感知压力是一种能力,对孩子很重要。

5.孩子生活中的压力有适度的,也有无法承受的。如果孩子经常遇到过重的压力,特别是看不见的心理压力,如弄坏了别人的心爱之物、期待能赢的一场比赛输了、亲人逝世等,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反应并指导正确处理压力,孩子就可能习得一些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如退缩、逃避、自欺欺人等。同样,有正确引导,孩子也可以习得正确的处理方式。

父母智慧

1.知道小小孩也会有压力,让孩子学会感知压力。

1)请幼儿园的医生检查孩子的身体情况,排除生理性疾病的可能性。请医生告诉孩子身体没病。

2)让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看,医生诊断你的腰没有问题,是不是你在担心什么?说给我们听听好吗?”

3)点出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原来你怕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主持,自己会说不好。你现在已经说得很顺了,一定能主持好的。”“有一点点疙瘩也没关系,那也很可爱呀。”

2.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学会自信。

1)从回忆推选中获得良好感受:“那么多小朋友,老师就选你,就因为做小主持的条件你比谁都好,对不对?老师相信你,妈妈也相信你!”

2)让孩子从已有的良好体验中获取自信:“你瞧,上一次讲故事比赛,你也觉得没有把握,后来大家都给你热烈鼓掌,妈妈都为你感到骄傲呢,你一定行的!”

3)鼓励孩子现在的努力:“妈妈发现你每天练习都在进步,一天比一天好。”“台词你都背得很溜了,上次在这么多邻居面前你都主持过了,这次肯定没问题!”

3.给予良性暗示,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1)引导孩子想象自己正在很顺利地进行主持,小朋友们正在认真的倾听,鼓掌;想象自己完成得很好,受到老师的表扬等。

2)逗笑孩子,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看看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转移注意力。

3)教孩子给自己鼓气,大声说出来:“腰不痛了,我不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嘿,我可以的。”

4.和孩子一起分析退缩可能产生的后果。

如果孩子紧张的情绪还是无法缓解,可请求老师的帮助,给孩子二选一:临时换人主持,或者仍由你主持。同时针对不同选择,和孩子一起分析可能的后果:“如果换人主持,别人没有准备,肯定不能像你这样主持得好。而你不主持,这段时间的努力成果你就不能和大家分享了!你不快乐,小朋友们也不快乐,那多遗憾呀!”“如果你去主持,一定能够做得很好,你很快乐,大家都会很快乐!”

5.尊重孩子的感受。

1)孩子如果最后还是选择不去,和老师沟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

2)在活动结束后,和孩子谈谈观后感受。不以刺激性语言训斥孩子,如:“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胆子这么小,太没用了。”“你看,本来这些奖品都是你的,白白送给别人。”一定要多鼓励,不让孩子后悔、沮丧。

6.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感受,教孩子习得积极处理压力的方法。

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果不重要,在参与过程中发展兴趣和能力才重要。

2)在孩子面对挑战的时候,搞清楚孩子过度的压力所在,适当帮助孩子减轻过重的压力,如降低目标,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以树立信心等。

3)教给孩子一些积极处理压力的方法,如积极的自我暗示、做游戏、情境问答等,使孩子习惯性地乐观对待压力和挑战。

4)明察孩子的点滴进步,绝不吝啬欣赏之情和赞美之语。

特别提醒

别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

别以早期教育的名义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参加竞赛性活动、考级、表演等。凡是超越孩子成熟水平的学习或活动,都会给孩子带来过度压力,对未来发展留下隐患。

上一篇:返乡投资,把国际巨头赶出中国 下一篇:“孩子一侧耳朵是折耳如何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