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孩子的第一堂安全课

时间:2022-09-14 04:57:14

自我保护,孩子的第一堂安全课

在中国,平均每天有近150名、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成长的“头号杀手”。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

今年7月25日,“护苗计划”在上海正式启动,自此将有35000名幼教老师和保育员首次接受儿童急救措施方面的培训。

PART1:自测篇

你的孩子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吗?面对紧急状况,他的反应如何?不妨给孩子做几道测试题,看看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强不强!

问题1:陌生人敲门

孩子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自称是妈妈的同事,给妈妈送东西来。孩子从门镜望出去,来人手上确实拎着一大袋东西。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会怎么做?

问题2:与大人失散

假设孩子和大人一起上街,突然找不到大人了,怎么办?

问题3:受伤了

如果自己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伤口正在流血,知道怎么做吗?

问题4:家人晕倒了

孩子和看护人(如爷爷或奶奶)两人在家,看护人突然倒地,孩子怎么叫也叫不醒,孩子会打电话求救吗?

问题5:路遇小狗

孩子在户外玩,听到有人说:“看呀,小狗!”果然,一条没有主人的小狗正向这边跑来,孩子会怎么做呢?

问题6:去不去游泳

和邻居家的孩子相约一起去游泳,正巧爸爸妈妈这天不在家,是去还是不去?

以上6道测试题,孩子如果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到位,就需要及时给他补上一堂安全教育课了。

PART2:调查篇

A.《为了孩子》与新浪亲子中心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

1.您觉得孩子最有可能面临的意外伤害有哪些?(排名前三甲)

①交通事故

②碰伤、擦伤

③跌落/跌倒受伤

2.孩子在哪些地方最容易受到伤害?(排名前三甲)

①街道/马路

②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商场等

③学校/幼儿园

3.孩子的安全需要通过何种方式得到保证?(可复选)

①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儿童安全……………84.67%

②孩子应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84%

③幼儿园或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工作…………73.33%

④家长反复叮咛、教导…………………………55.33%

B.中国三大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状况调查(0~14岁)

(数据提供: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

1.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构成(排名前三甲)

①跌落/跌倒

②碰撞/挤压伤

③扭伤

2.儿童意外受伤场所的分布状况(排名前三甲)

①家里/宿舍

②学校/幼儿园

③街道/马路

3.我国儿童意外伤害致死的原因构成

以上两组数据,使我们对儿童意外伤害有了更深的了解:

跌伤、扭伤、碰伤、挤压伤等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跌落的发生概率比较高,但致死率不高。

溺水的发生概率较低,但致死率最高(意外伤害致死原因排名第1位)。

作为意外伤害的直接承受者,孩子亟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技能。

家庭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待加强。

PART3:采访篇

意外案例1:碰伤

小主角:顾家骏,属马,今年5岁

平时难免会受些伤,但没受过什么大伤。有一次,骏骏自己拉抽屉,因为力气使得大了一点,抽屉压到他的小鼻子,鼻血顿时流了出来。当时,妈妈都快被吓死了,骏骏却一声儿都没哭。小男子汉还是很勇敢的哦!

妈咪观点1:安全教育,大人孩子都需要

妈妈:庄丽萍,公司职员

在幼儿园,老师教过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技能,比如遇到失火怎么办等。孩子自己也能说出110、119、120的用途。另外,我们打小就教他“过马路要看红绿灯”。有时,他奶奶见到红灯时没车,就想穿马路,骏骏总会很大声地说:“奶奶,不可以”。这一点很让人欣慰。

孩子的安全意识需要培养,大人的安全知识也得更新。公司曾组织过安全知识培训,有消防、急救等,注重操作和技能,形式蛮不错的,但社会上针对儿童安全的培训好像没有听说过。所以,非常希望有合适的亲子培训内容,如果有,我会带孩子一同参加,毕竟言传不如身教,安全重在防范。

意外案例2:动物咬伤

小主角:韩非,今年6岁

非非大约3岁时,见一只小狗很乖地趴在地上,旁边有一个孩子去摸了一下狗的尾巴,小狗没什么反应。非非好奇,也去摸,结果小狗立即回头,咬了他一下……妈妈事后想想都有些后怕,不过非非还是很勇敢的,他现在见到小区里的狗,好像一点儿都不怕,和邻居家熟悉的小狗还可以一起玩,但他轻易不会去摸不熟悉的狗。

妈咪观点2:控制风险,但不包办一切

孩子的安全成长得靠社会、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多管齐下才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不妨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得到相关技能的锻炼,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我的体会是:凡事不能全由大人包办,得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去尝试看起来有些危险的事,比如游泳、骑小自行车等。当然,大人也不能完全放手,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

PART4:方法篇

事先防范,还是亡羊补牢?

社会在高速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国内国外都是如此。如:在墨西哥城,为防止孩子走失或被拐,许多家长会在自己和孩子之间连着一根尼龙带,一端系在孩子腰间,另一端拴在家长手腕上。孩子就像小狗一样,被爸妈牵着走。带孩子出门,的确有必要多加小心,牵绳的做法有点儿夸张,却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的观点是:

首先,大人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要求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爸爸妈妈做事粗心,不守安全规则,孩子怎么能做得好呢!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在发达国家,成人的安全意识要高很多,比如他们开车前都会自觉地系好安全带,无须警察提醒。

第二,儿童意外伤害,重在预防。

儿童安全系统包括预防、急救和伤后康复三大环节。相对于后面的急救和康复环节,事前预防所花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较少,效果却最直接。我国很多家庭只有一棵“独苗”,一旦发生意外,孩子遭受身心伤痛,全家人跟着痛苦。与其事后再做补救,不如事先做足功课。

事前防范强于亡羊补牢,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很多父母总是在意外发生后(如孩子跌落受伤、误吞药物)才引起足够重视,设法加以补救。“补救”虽无法挽回什么,但至少说明家长已经有了安全意识,并有所行动,有作为总比不作为要好。

第三,让孩子敢于尝试,努力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的方法和技能。

出于对孩子人身安全的忧虑,家长会定下很多规矩:家里的电器、炉具,孩子一律不准摸;不准独自外出与小朋友玩;不准爬窗户……规矩下的孩子要么变得缩手缩脚,要么变得更加好奇。其结果是:越怕出事,就越可能出事。因此,把正确的方法教给孩子,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才是明智之举。

安全学习不是纸面上的读读写写。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多聊聊天,并借机多讨论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如电视上在演一个小孩独自在家,却把陌生人放进家来,可以马上告诉孩子:这么做不对,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除此之外,游戏、演习等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同样行之有效。

家庭安全自检指导

“儿童安全、健康第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幼儿来园前,老师都会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检查幼儿游戏、生活设施和场地安全。与之相对应的,家长也要把孩子在家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下面的家庭自检项目涉及几十个“危险点”,是你经常要做的预防“功课”哦!(做到的请在括号中打“√”)

房屋装潢:

1.新装修的房屋是否经过测试,室内甲醛、苯等浓度是否达标………………()

2.居室的窗户是否设有安全防护栏……………………………………………()

3.阳台护栏应为竖式设计(高度超过孩子身高,相邻栏杆的间距小于孩子头宽)()

4.窗边、阳台护栏旁不可放置可以攀爬的凳子和桌子…………………………()

5.孩子每天接触的房门是否安装门吸,确保不会碰伤孩子……………………()

6.孩子够得着的插座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插座应位于地板上方1.6米处)……()

厨房/卫生间:

1.是否铺设防滑地转,地上的水迹是否及时擦干………………………………()

2.餐具、刀具是否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3.洗涤用品、消毒剂、化妆品等是否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4.热水壶、热水瓶、茶壶等是否放在厨房操作台里面,锅柄是否朝里…………()

5.选择安全型的热水器,且安装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居室:

1.电源检查:家里的电源插座、电蚊香使用是否安全,孩子碰得到吗…………()

2.热源检查:饮水器的热水龙头是否已关闭(或换成温水龙头)………………()

3.家具的边角是否为小圆角……………………………………………………()

4.地毯是否铺设平整、清洁、卫生………………………………………………()

5.楼梯是否装有扶手,楼梯口是否装有安全栅栏门和插销……………………()

6.有尖角(或破损)的玩具是否已被及时清理……………………………………()

7.家中若有4岁以下幼童,检查一下,确保没有小于2厘米的小玩具…………()

8.针线盒(针、线、别针、小扣子)是否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危险品:

1.家里的药品是否妥善放置(外用药、内服药分开放置)………………………()

2.家里的化学品(包括杀虫剂、百得胶等)是否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3.玻璃器皿是否放在橱内………………………………………………………()

4.易燃易爆危险品(如爆竹、打火机等)是否妥善放置…………………………()

其他:

1.烧好的饭菜、汤、水是否冷却后再给孩子食用………………………………()

2.孩子吃东西时不说笑、不打闹、不玩耍………………………………………()

3.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能把孩子单独锁在家里……………………………()

4.是否已将求助电话告诉孩子,并告知110、120、119的用途…………………()

5.盥洗时,是否做到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关水时,先关热水,再关冷水………()

6.孩子在家洗澡、游泳时,是否保证有大人全程照看、协助(大人不离水源)()

7.孩子睡觉时,大人是否注意孩子的睡姿(不要蒙被睡)………………………()

安全防范实用宝典

防范儿童意外伤害,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样适合孩子。经常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们时刻注意“保护自己”,是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做法。当然,孩子大多不喜欢空谈和说教,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学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能,有效实现自我保护。

儿歌适合对象:3~5岁的孩子

儿歌琅琅上口,孩子非常喜欢,念儿歌的同时孩子不但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也知道了自己遇到具体事情时,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为方便孩子理解,可以结合情境进行练习。

儿歌1:《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你不推,我不挤,

先手心,再手背,

抹一抹,冲干净;

洗完手,甩三下,

地干干,不会摔,

干净小手握握牢,

细菌病毒全跑掉。

目标:

1.让孩子了解洗手的顺序,学会保持手的洁净。

2.提醒孩子洗手时要有序排队,讲文明。

3.洗手的同时还要保持盥洗室地面的干燥,防止摔倒。

儿歌2:《门外有个陌生人》

门外有人找妈妈,

我从门镜悄悄望。

因为从没见过他,

不应声也不答话;

再喊我都不理他,

快打电话给妈妈。

小鬼一人把家当,

保护自己有办法。

目标:

1.让孩子知道一个人在家时不能让陌生人进屋,并学会对付陌生人的办法。

2.鼓励孩子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害怕,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

故事 适合对象:3~6的孩子

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中都含有幼儿自我保护的内容,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家长不妨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不拿陌生人给的玩具,不跟陌生人走……

故事讲完后,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的情形,可以用故事里的好办法来帮助自己。而当孩子真的遇到事情时,如:陌生人送糖果给孩子吃,家长可以问孩子:“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呀?”引导他回忆故事中的一些办法,孩子可能会举一反三,想出更好的办法哦。

游戏适合对象:4~7岁的孩子

游戏是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方式,效果也最为理想。做游戏时,可以让孩子担任重要角色,告诉他:“这个角色相当重要哦,我们都听你指挥!”他就会很主动地配合家长把游戏进行到底。

游戏举例:《我是小警察》

参与者:全体家庭成员

目标:教孩子认识交通标志,懂得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准备:平时多向孩子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禁止鸣号、禁止通行、限速标志等,为孩子提供一些关于交通标志的图书,也可以找一些车辆的模型,如摩托车、大卡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等,并模拟交通场景,为孩子参与游戏积累感性经验。

步骤:

1.和孩子一起,在卡纸上画红灯和绿灯。

2.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十字路口的四道斑马线。

3.让孩子戴上警察帽、白手套,束上腰带,带上“红灯”、“绿灯”和哨子,站到“马路”中央,“小警察”正式上岗啦!

4.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扮演骑车人或行人,听从“小警察”指挥:

“小警察”亮“红灯”时,骑车人要马上停下来,而且要停在斑马线的后面,行人也要停下来,路上没有汽车,也不能闯“红灯”;“小警察”亮起“绿灯”,摆出可以通行的姿势,骑车人和行人才能通行。

孩子最好的“保护神”就是他自己。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孩子就会逐渐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健康、快乐地成长!

急救知识培训

最新调查显示:在我国,很多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都发生在家里(占43%)。鉴此,虽然这次“护苗计划”的培训对象为幼教老师和保育员,但家长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急救知识,最好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以便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正确地救治孩子,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意外窒息急救法

――腹部推压

孩子(1~8岁)吃东西时,食物阻塞食道或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如果孩子能自主咳嗽则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因为咳嗽是最好的排除异物的方法。如果孩子没有声音,咳不出来,但孩子的意识尚清醒,则可以采用腹部推压法。

正确的方法:

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托着孩子,另一手握拳,放在孩子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使孩子紧贴自己,接着,用拳头快速地向上、向内推压孩子的腹部,连续推压,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或见到异物排出为止。

错误的做法:

用手将孩子嘴巴里的东西抠出来,或者不停地拍孩子的背,或者让孩子拼命喝水。这样做会使堵塞进一步加重,延缓正确的救治。

意外扭伤急救法

――冷敷、固定

孩子跌倒后,如果关节、肌肉受到损伤,正确的救助步骤如下:

1.休息

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坐下或躺着。

2.冷敷

在受伤处盖上一层布,每隔两三个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每次20~30分钟,以减轻受伤部位的疼痛和淤肿。

3.加压包扎

用弹力绑带包扎(不冷敷的时候),压住受伤部位,避免发生更严重的肿胀。

4.抬高伤处

下垫枕头或靠垫,使受伤部位高于心脏位置,以减轻肿胀程度。

鼻出血急救法

――加压、冷敷

孩子流鼻血后,应先让他坐下来,大人用大拇指和另一手指完全夹住鼻子,并向头骨方向轻轻地捏压,保持按压姿势5分钟。

有条件的话,按压鼻子时,可用布或毛巾裹住冰袋冷敷孩子的鼻子或脸颊。出血停止后,让孩子保持至少30分钟的安静活动,以防再次出血。

(资料提供:强生家庭健康关爱计划)

上一篇:不同体质孩子的饮食调理 下一篇:分级训练,帮孩子做“思维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