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森林旅游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研究

时间:2022-09-14 04:54:02

塞罕坝森林旅游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研究

摘要:通过运用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对塞罕坝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为今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旅游环境容量;空间环境承载力;对策;塞罕坝

1 引言

森林旅游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保护森林的新型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科学合理确定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将游客数量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是解决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问题的核心工作。塞罕坝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坝上地区,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地貌含高原和山地,海拔1010~1939.6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公园总经营面积9.33万hm2,森林覆盖率80%,其中森林旅游区面积4.43万 hm2,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工作仍处于向产业化转型阶段。因此,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研究,指导旅游景区有效管理,使旅游业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颇为必要。

2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初,90年代中期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目前我国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崔凤军所提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组成体系最具有研究的代表性。1994年崔凤军给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1998年阐述了其内涵主要及特征,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等四个分量,所提的旅游环境容量相当于资源空间承载量[2]。

3 研究方法

3.1 面积法

对游客可游览的面积区域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C=A/a

式中: C为景点资源空间日承载力(单位:人次);A为游览区可游览面积(单位:);a为人均占有的合理面积 (单位:/人)。

3.2 线路法

适合于地势较陡、成线性布局的景点。在计算时,结合塞罕坝景点游览线路规划的实际,采用完全线路法。计算公式为:R= L / L0

式中:R为某线路资源空间日承载力(单位:人);L为游览线路长度(单位:m),L0为游客每人占有合理线路长度(单位:m)。

4 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

4.1有关指标选取

人均占有的合理面积指标按照《风景名胜区规范规划》[3]中关于森林公园用地类型的规定,采用极限允许容人量15人/公顷、每人极限用地指标500 /人为标准进行计算。

通过实地调查,塞罕坝森林公园日平均开放时间为12 h,结合景区布局和景点设置的实际,在计算中日周转率取值为:面积法均取值为3,线路法均取值为2。每人占有合理线路长度计算指标选取为100m。

4.2计算结果

根据《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4]已建设的景区景点和有关数据,运用面积法、线路法计算方法,得出日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为16206人次(表1-1、表1-2)。全年可游天数以135d计算,得出塞罕坝森林公园全年旅游环境容量为218.78万人次。

表1-1 塞罕坝森林公园面积法计算游客日环境容量表

表1-2 塞罕坝森林公园线路法计算游客日环境容量表

5 小结

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实际接待游客数量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容量值差距较大,说明塞罕坝森林旅游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旅游承载潜力和发展空间。在今后公园管理中,需深度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提升公园知名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同时要加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调控,促进公园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上一篇: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初探 下一篇:林业鼠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