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桥区农机推广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9-14 02:28:24

宿州市桥区农机推广现状及建议

摘要 介绍了宿州市桥区农机推广机构现状和农机推广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为当地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推广;现状;问题;建议;安徽宿州;桥区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93-01

1 宿州市桥区农机推广机构现状

全区共有农机推广机构30个,包括1个县级推广机构和29个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县级推广站现核定事业编制12人,属自收自支单位;每个乡镇农机推广服务站在2001年机构改革时进行了定员定岗,核定2个差额事业编制。全区现有推广人员102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90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17人,初级技术职称73人;学历结构:本科12人,大、中专83人。县推广站有独立的办公室,电脑、摄像机等办公设备齐全,配置了培训设备和土壤测试仪器,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各1台,福田954拖拉机、东方红-802拖拉机各1辆,全方位深松机1台,翻转犁2个,玉米精量播种机3部,振动式深松机2台,小麦宽幅精少量播种机等新机具。乡镇推广站均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但办公条件参差不齐,大部分推广站没有培训教室、仪器设备、示范样机等。

2 宿州市桥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基本情况

2.1 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新机具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购买大型新型农机具的积极性,该区自实施国家国家补贴政策以来,全区累计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0 24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2 353台套,直接受益农户10 724户,带动农民投入近3亿元。这些新机具大大加快了桥区农业机械化进程,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2 依托农机科技示范园,推广新技术

桥区农机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带动全区农机新技术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核心,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在灰古镇付湖村、桃园镇光明村分别建设粮食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示范园区核心总面积100 hm2,辐射面积213.33 hm2,针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农机化农业生产试验示范,示范推广了机械深松、玉米精播、玉米机收、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方式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增强服务实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桥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1-2]。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机推广工作量大幅度增长,但农机推广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农机推广经费异常紧张[3],致使广受农民欢迎、新型适用的农机推广项目难以实施,从而影响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3.2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推广人员大部分为20世纪80~9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基础学历多数为中专学历,虽大部分都参加了在职学历进修,但由于不是学习农机专业,其农机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提高,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较高业务理论知识;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乡镇从事比较艰苦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使基层农机部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桥区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

3.3 推广新技术的手段单一

目前,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大多没有多媒体或远程教育,多数情况下只能凭借电话或发短信进行技术沟通,不能快速有针对性地为农户提供适时、实用、实效的信息服务,影响了桥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效率。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

农机主管部门要切实落实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设的规定要求,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实际,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科学确定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规范上岗资格,推进聘用管理,选拔充实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定期培训,建立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长期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解决知识老化、人员落伍的问题;加强办公条件、设施设备、试验示范基地等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设备条件和推广能力,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4]。

4.2 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农机新技术、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项目等向示范区适度倾斜;二是鼓励支持农民和农机户对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机合作经营组织参与示范区的建设;三是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推动全社会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4.3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推广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从源

头上找到解决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探索适应本区乃至皖北地区主要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4]。

4.4 创新农机推广服务

大力推行“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田间学校等服务模式,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依托重大项目工程,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运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传播手段,推进技术服务信息化、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效率[4-5]。

4.5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以科技咨询和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根据农户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现场培训。对关键技术及新型农业机械的操作要点应以“明白纸”的形式发到农民手上,以便农民机手适时学习和掌握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将农业科技成果及时传播到农民手中,着力解决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5 参考文献

[1] 李安宁.关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3(8):7-9.

[2] 刘宪.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探索农机推广创新驱动发展新途径[J].农机科技推广,2012(11):9-11.

[3] 方光常.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2(1):57-58.

[4]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J].农机科技推广,2012(12):9-11.

[5] 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J].农机科技推广,2013(2):4-8.

上一篇:小麦秸秆禁烧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2种施肥方式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