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砌体结构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14 01:57:30

论砌体结构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

【摘要】对于民用建筑的砌体结构裂缝这个普遍的技术性问题,在分析其主要裂缝的类型及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以令裂缝的控制措施更加有效。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分析;裂缝成因;裂缝控制

1.砌体裂缝产生分析

1.1正八字裂缝。对于建筑物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的大,就会导致建筑物形成正向弯曲而造成正八字裂缝。对于立面高度差异较大且连为一体的房屋,建筑高度变化处为地基沉降的突变部位,使低层建筑靠近高层部分的墙体局部倾斜过大,因而在纵墙上出现裂缝。

1.2倒八字裂缝。对于建筑物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的小,会引起建筑物形成反向弯曲而造成这类型缝。它们大多数通过窗口两对角,在紧靠窗口处裂缝较宽,向两边和上下逐渐缩小;其走向往往是由沉降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这两种斜裂缝大部分出现在纵墙上,分布在墙身相对挠曲较大的断面处。

1.3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竖向裂缝。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竖向裂缝包括以下两种。底层大窗台下的竖向裂缝,是因为窗间墙下基础的沉降量大于窗台墙下基础的沉降量,使窗台墙产生反向弯曲变形而开裂。建筑物顶部的竖向裂缝,往往出现在地基突变处,因建筑物的一端沉降大,使墙顶形成较大的拉应力而开裂。以上两种竖向裂缝均为上部宽,向下逐渐缩小。

1.4由于温度的热胀冷缩变形,产生的竖向裂缝。因温度导致的热胀冷缩变形,产生的竖向裂缝。如房屋过长,又末设置伸缩缝,则楼(屋)盖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发生贯通全宽的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使墙体在门窗口边或楼梯问等薄弱部位产生贯通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下降后,地下部分的砌体温差变化小,收缩量也小,而外露部分砌体温差变化大,收缩也大,这种不同的收缩在砌体的相互约束下,就产生了剪、拉应力,因而在断面较弱、应力较集中处就会出现裂缝。

2.砌体中各类裂缝的鉴别

由于砌体裂缝大多数是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超载裂缝三类,而这三类裂缝的危害性和处理方法差异甚大,因此,怎样正确区别这三类裂缝尤显重要。结合实践,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鉴别方法。

2.1根据裂缝的位置区别裂缝原因。斜裂缝或水平裂绽出现在房屋的下部时,多数属于沉降裂缝,而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的斜裂缝和水平裂缝多数是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温度裂缝多数出现在纵搞上。出现在砌体应力较大处的竖向裂缝可能是超载引起的,它可能出现在顶层或底层等各个部位。出现在底层大窗台上的竖向裂缝多数是沉降裂缝。出现在房屋顶部的坚向裂缝可能是温度裂缝,也可能是沉降裂缝,如何正确鉴别,还应根据下述各条内容来综合确定。

2.2根据裂缝发展与变化情况区别裂缝原因。沉降裂缝随时间逐渐发展,裂缝宽度和长度随着地基变形的加大而增加,地基变形稳定后裂缝不再发展;温度裂缝形成后,裂缝的宽度和长度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总的趋势是裂缝不会不得地扩屁恶化;超载裂缝如荷载已接近临界值,则裂缝会不断发展,可能导致结构破坏、建筑物倒塌;如荷载值不大,且不再增加,则有的裂缝短时期不会恶化,但超载裂缝必须立即分析、处理。

3.砌体裂缝防治及其治理措施

3.1填充墙裂缝的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梁下填充墙裂缝的防治。将框架梁底面与填充墙顶已填塞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料凿去,用纸筋石灰砂浆或水泥浆珍珠岩(粉状)拌合物填塞.对已经出现裂缝的填充墙两面,用直径6mm膨胀螺丝打入墙内,固定两侧钢丝网,然后分三层用1:3水泥砂浆抹面,以控制垂直裂缝的开展。在砌筑填充墙前,根据砌筑要求确定砌筑方法,保证框架梁与填充墙为柔性连接。

(2)沿框架柱边裂缝的处理。沿框架柱边与填充墙垂直方向铺设钢丝网并用直径6mm膨胀螺丝固定后分三层抹1:3水泥砂浆,抹前进行基底处理,浇水湿润,清除缝内浮灰、杂物,然后填嵌水泥砂浆,填平后进行水泥砂浆抹灰。填充墙砌筑之前,将柱中预埋锚固筋拉直,对框架柱边进行必要的基底清理。在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回访,发现此类裂缝应刮去砂浆层,按上述方法进行修补。

3.2墙体温度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于墙体质量指标要求其不产生温度裂缝。从墙体裂缝调查表明,对于墙体易出现问题有出现在顶层砖砌体在两端间外纵墙窗下角和内纵墙易产生由上而下的斜向裂缝,主要原因是顶层在夏季高温情况下(即使在做了保温层情况下,问题也得不到良好的改善),受高温影响,梁砼及砖砌体发生热膨胀。因砼受热膨胀影响较大,从而牵动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因此,可考虑用增强墙体抗拉能力来进行。具体可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为:(1)保证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2)墙体同柱之间拉结筋的埋设质量必须保证,控制好埋设长度(锚入砖墙长度不少于1米);(3)增设防裂缝水平埋筋。具体的做法是在外纵墙窗台以下第一皮砖和第三皮砖灰缝中分别埋设3φ6筋。内纵墙在高度1米以上区段每500mm高埋设2φ6通长钢筋。

3.3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属于不稳定裂缝,一般都有发展的趋势。从不稳定到沉降稳定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严重者会一直发展下去而使建筑物成为危险房屋,甚至倒塌。一旦发现建筑有沉降裂缝,要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记录裂缝的数量、缝宽和缝长,分析沉降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宽大的窗台下部,应考虑加设钢筋混凝土窗下梁或砌反砖碹,以适应窗下墙弯曲拉应力的作用,防止窗台处产生垂直裂缝。为避免多层建筑物的底层窗下墙体出现裂缝,必须加强地在窗台下通长设置的基的处理,增加基础的强度和刚度钢筋网片。为提高窗下墙砌体的强度,可选用高强度的砖和提高砌筑砂浆的等级,同时保证砌砖质量,严格按“三一”砌砖法砌砖,确保灰缝厚薄均匀,使墙体达到“水饱浆足、横平竖直”的要求。

3.4砌体裂缝的治理技术

砌体裂缝的治理一船应在裂缝稳定后进行。应针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范围、程度及对房屋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强度、耐久性、使用要求及美观等因素,采取不同修缮方法。(1)嵌补密封法应用于对结构安全尚未形成威肋的裂缝。治理时将裂缝处清凿干净,用水泥砂浆或胶摔合水泥砂浆嵌补密实;对裂缝口作开槽清理,嵌入聚氯乙烯胶泥或环氧胶泥等密封材料;将裂缝处开凿成矩形方槽并凿毛,用丙烯树脂、硅树脂、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嵌补裂缝。水泥灌浆法把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浆等采取机械压灌入砌体裂缝内,填实砌体内的缝隙,恢复砌体强度、整体性和耐久性。钢筋网抹浆喷浆法对裂缝较多且贯穿的墙面采取加固补强。先用钢筋或钢丝网绑扎于墙体双侧,铲除原破损粉刷层,然后外抹砂浆或满喷混凝土保护面层。采用喷射法把砂浆或混凝土射入裂缝内,并与墙体紧密粘接,质量比人工抹灰法好。这种墙体裂缝治理技术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墙体或窗间墒等局部砌体的裂缝处理。

4.结语

砌体结构的裂缝是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研究表明对于砌体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变形荷载作用引起的,如温度、湿度、材料的收缩和膨胀、地基因素等,也有设计上的疏漏、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等。文章通过对砌体结构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力山.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10,(08).

[2]黄振春.浅议砌体结构裂缝的性质及控制措施[J].江苏建筑,2010,(04).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及容量选择 下一篇:加筋土绿网在处理深峡谷段高路堤边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