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缘何成为市场悲剧的主演

时间:2022-09-13 11:10:27

A股缘何成为市场悲剧的主演

全球经济衰退,PPI等数据呈现紧缩,本不应该出现通胀,但目前新兴经济体出现了滞胀。这是新兴经济体的股市总体弱于发达经济体的主要原因,而中国股市弱于全球,甚至弱于欧猪五国,显示目前经济矛盾焦点在中国。

经济基本面只能解释部分原因。各大经济体的基本面大同小异,中国不算太差。欧元区17国GDP二季度环比下降0.2%;英国GDP的同比增长率为–0.5%,美国修正后的GDP增幅仅为1.7%;日本GDP从一季度的5.5%掉到二季度的1.4%。巴西从上年的7.5%,回落到今年二季度的1.2%;印度放缓至5%,俄罗斯徘徊于4%附近,中国二季度GDP为7.6%。仅从经济增速看,无法解释目前A股市场的低迷。

市场的涨跌取决于公司的赢利与未来赢利的预期,目前A股市场叠加着双重不利因素。一是此起彼伏的局部债务泡沫的崩溃现象,从温州到鄂尔多斯,贯穿南北,未来再融资的阴影挥之不去。二是一向自称为长子的央企赢利雪崩式下挫,中远、航空、中铝等企业的下行,说明这些企业拥有相同的病症,只会利用特殊地位扩张,而难以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这些企业是只能适应经济上行周期的瘸腿企业。

未来要关注的是滞胀风险,粮食与原油进口大国将首当其冲。8月30日,世界银行发表声明称,因干旱侵袭美国和东欧地区农业生产,7月全球粮食价格大涨10%,6~7月,玉米和小麦价格均上涨了25%,大豆价格上涨17%,仅稻米价格下跌4%。7月世行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较2011年2月创下的峰值还高1个百分点。截至8月24日,大豆价格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46%、小麦累计上涨37%、玉米累计上涨26%、豆粕上涨67%。而据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今年美国燃料公司的汽油组合中必须有9%来自乙醇,这意味着将有40%的玉米作物被转化成生物燃料,从2004年后,全球粮食期货市场85%的参与者并不是生产、消费者,而是金融投资者。作为主要粮食进口国,作为以食品为主的初级消费国家,中国、印度等国面临着粮价上升带来的预期通胀压力。

更糟糕的是油价居高不下,在90美元/桶以上徘徊。实体经济下行,有色金属等期现货价格大幅下挫,原油价格较为坚挺,两年内震荡在70~100美元/桶。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是东亚等制造大国,而美国由于页岩气等技术的成熟,已经摆脱了对原油市场的依赖。如果时光倒退40年,再次发生中东石油战争,美国将毫发不损,反而可以通过操控油价,坐收渔翁之利。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60%,对中东、非洲等地缘敏感区域的进口占比逼近70%。海关总署2011年度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全年进口初级产品金额达6043.8亿美元,增长39.3%。其中,进口原油的花费就占3成之多,达1966.6亿美元,同比增幅接近900亿美元或45.3%。而全年原油进口量为2.5378亿吨,同比仅增长1500万吨或6%。原油价格的资金掠夺战,一目了然。

中、印等中低端制造大国和能源进口、粮食进口大国,未能参与全球金融争夺,没有来得及大规模获得矿山股权,毫无疑问是粮食、石油价格上升最主要的受害者。印度的通胀是明确的,7月衡量通胀水平的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上涨了6.87%,而中国的CPI较低,更多的是通过食品与资源价格的上调、降低货币购买力投射在现实中。未来企业制胜法宝是创新,是那些拥有国际融资、市场通路的企业,显然,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因此,在蓝筹股中欠缺真正起顶梁作用的企业。

欧猪国应该崩溃,但欧猪国背后有德、法等国,而它们有能力与美、中等国博弈,如今过程尚未结束。而A股市场,则成为市场悲剧的主演,在不确定的预期中,进行明确的探底之旅。

上一篇:意想不到的成功 从经销神奇“万洁布”开始 下一篇:昊达公司和他的《3D小本投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