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践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9-13 09:52:27

高中化学践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 要:让高中化学回归学生的已有现实实际生活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展开了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生活经验

一、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新课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所学化学内容与自身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与贴切性,而这正是促使他们对化学这一学科产生持续学习兴趣的内在情感源泉。

对此,我感受深刻。如,在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这一新内容时,我在一上课就向学生提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商场里出售的苹果汁能得以继续保持其原本的颜色,可是我们自己在家将苹果削皮之后不一会儿苹果的外表就会出现一层类似于生锈的颜色?

问题中所涉及的现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真实例子,借助它们就将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新内容紧密联系。

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更全面的掌握

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推理性,而这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实际理解效果及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不尽如人意。

鉴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有利于帮助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对所学化学内容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而这将直接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如,在讲解乙醇的相关化学属性时,我列举了交警快速测试驾驶人是否酒驾的例子:K2Cr2O7是一种橙红色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当它被还原成三价铬时颜色会变为绿色。因此,若是驾驶员呼气过程中装有硅胶颗粒的颜色发生变化,交警即可判断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是否为正常驾驶?又是否为酒驾?其化学原理可表示为2CrO3+C2H5OH+H2SO4■Cr2(SO4)3+3CH3CHO+6H2O

如此,就借助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对乙醇的化学性质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大大保障其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应尽量将生活化的模式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既是顺应新课标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显著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夏绍韩.兴趣化、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8-30.

上一篇:我学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下一篇:初探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基础年级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