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时间:2022-09-13 09:06:59

新课程理念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你上的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那么,如何让你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喜欢你,并且喜欢听你的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经历了独特的心路历程,有所感悟,在这里和大家共勉。

一、独具匠心的语言,开启学生秘妙之门

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喜爱老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学生心中漾起的是被重视、被关注的异样情感,为班级的管理悄然做了铺垫。如: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每一个学生的到来。针对不同的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迎接语。对穿着比较整洁但上课经常走神的同学,我说:“你今天穿得真漂亮,老师一看就很喜欢,相信今天课堂上的你一定也会表现得非常出色!”对于字写得不好的同学我就故意检查他的手,夸张地说:“你的小手真干净,相信漂亮的小手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到了写字的时候,我就走到他跟前相机表扬他:“你今天的字写得真不错,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小小书法家。”……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前一天的表现进行逐个表扬。这样,他们一整天都会以好的心情与你相处,从而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敞开的是学生心灵的秘妙之门。

二、亲密无间的交流,架起师生情感桥梁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差异,老师容易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上的距离。这就需要老师能多揣摩学生的心态,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交流,常站在儿童的角度上,用最贴近他们思维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觉得老师也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多看学生看的书,多听学生听的歌,和他们一起讨论喜欢的话题。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再教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进而体会到老师的不容易和良苦用心,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情感投资回报丰厚

教者都知道,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一起乐、一起做游戏,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爱,才能被学生接受。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没有共同的情感共鸣是不行的。别把学生的活动当成“小孩子的把戏”,在娱乐中你和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上取得了共鸣,学生才能“亲”你这个老师,才能“信”你所传之“道”。在课间十分钟,我不会躲在办公室里休息,而是来到走廊和学生一起玩一些小游戏。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的距离,而且管理了课间秩序。在运动会上,我会跑上跑下地大声指挥,并且和学生一道声嘶力竭地为队员呐喊加油,融入他们当中,让他们觉得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相信只要教师能经常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学生中一分子,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你的情感投资将永远是潜力股。

四、无微不至地帮助,情暖孩子幼小心田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的长大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学习上,因成绩上不去而焦虑;在交友上,因朋友远去而失落;在生活上,因疾病上身而苦痛……在各种困难面前,谁对他伸出援助之手,谁助他一臂之力,他就会像恩人一样感激、铭记。此时雪中送炭式的情感资助,换来的将会是一生的尊重和感谢。

记得去年刚开学时我班有个学生膀子骨折不能来上学,我就经常打电话去询问他的生活情况,鼓励他吃药,并及时去帮他补课。他是个性格极其内向不愿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老师其实也很容易亲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他就越来越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流,从而喜欢上我的课。

五、张弛有度的课堂,筑起师生爱的堤坝

在刚刚接触到学生的时候,你要知道尊重学生。起立后深深鞠躬,几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交谈,都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和恐惧感。教学的时候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加一些类似学生的小动作,真诚的眼神,甚至不太粗俗的语言都是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穿插一些高雅的笑话,再加上真诚的关怀,大方地对学生进行夸奖,会使你的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让学生有出格的行为,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随时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当教室里出现不当的行为,如说话、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吵架等违规行为,老师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走到那位学生旁边轻轻地抚摸他的头提醒他上课注意听讲,这样既不打扰别人,也给他保留面子。或者老师注视着那个行为不当的学生,同时夸奖课上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因为小孩子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然而然他也会表现很好。

总之,一心想着学生、一切为着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利用一切资源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既润泽了学生的童年,也收获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上一篇:试论立足成才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下一篇:学会“留白”让学生拥有成长成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