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现象值得重视一下

时间:2022-09-13 08:53:53

阿里巴巴这两天的市值(2757.18亿美元)按人民币计算达到16886亿元,继超过全国第四名深圳市的GDP(14500.23亿元)后,两个月内又超过了第三名广州市(15420.14亿元),并一度达到3000亿美元(18373.2亿元),逼近第二名北京市(19500.6亿元)。如果说,作为有些地区曾被作为一种现象,阿里巴巴的发展,也应作为一种现象来重视一下。

这里所说的重视,是说阿里现象,不仅仅是作为商业现象,由民间重视,而或也应作为经济现象、社会现象,引起政策理论层面的重视。其实说没有高度重视也不尽然,今天没人会不重视阿里。但这种重视,还只是把阿里当作一件事,而不是一条路。

阿里现象至少说明了什么叫越是中国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在不久前的双十一购物节上,571亿阿里网购“攻占”217国,亚马逊也把海外直邮的首秀放到了11月11日。这种现象是自下而上涌现生成的,但却比某些纸上谈兵的“中国模式”更具认同力。

浙江李强说的好,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融合、渗透、颠覆,能够催生新兴产业的转型,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到新常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为浙江下一轮的发展插上新翅膀,互联网也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这一点或该提高到整个中国经济的高度来认识。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需要发展的新经验,19世纪的一套似乎不应老守着不放。随着服务业比重第一次超过工农业,GDP增速的下降成为新常态。这是世界各国都曾出现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制造业更适合通过机器提高效率,而服务业难以通过机器提高效率,因此服务比重上升,自然引起GDP增速下降。这时需要信息经济提供新经验是因为,信息技术特点之一在于用电脑提高人脑的效率,因此有利于打破世界各国凡服务业比重增长必导致GDP增速下降的现象。

希望采取追加物质投入或增发货币的方式解决GDP下降的问题,或可以说药不对症。阿里现象也可能再一次说明,信息经济可以在各行各业服务化中,通过电脑提高服务效能,而走出一条克服服务业成本病的新路。

阿里现象使创新驱动发展从空想变成了现实,这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创新已讲了很久,但问题好像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阿里现象或还说明,创新驱动不一定只有政府主导一条路可走。以往光伏产业所走的弯路,教训记忆犹新。阿里巴巴发展其实不是投资驱动,既不是政府投资,也不由资本投资人主导,而是采取了创业、创新者主导的发展模式。

观察这种创新驱动为什么具有落地的生命力,或许我们可以发现,以市场需求牵引创新仍然是一个重要原因。阿里巴巴从事的电子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比,更有高度的差异性。差异性需求是创新的市场需求源头,因为从某个角度上看创新表现出来的就是求异,如果市场上只有同质化的需求,没有差异化的需求,市场竞争就会倒向价格竞争而非创新竞争。推动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会让市场自发产生对创新的需求,进而使创新的动力变得充足并且可持续。

如果理论不能总结来自草根实践,就会失去活力。阿里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条路。

上一篇:浅谈通过ESP理论指导医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践行安全责任 腾讯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