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娜:从“下岗女工”到“养牛老板”

时间:2022-09-13 08:37:11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一直向往十指不沾泥的城里人生活,而在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中年妇女罗娜却到农村做起了"牛倌"。

从“下岗女工”到“养牛老板”

见到原泰安市第一副食品公司下岗职工罗娜时,她正在自己创办的奶牛场里忙着调配饲料。着一身朴素的农装,露一脸憨厚的笑容,屈指算来,已过不惑之年的罗娜已经当了5年“牛倌”了。靠观念转变、靠坚忍不拔,罗娜自2001年初下岗后,选择了奶牛养殖这条路,如今不但还清了10万元的贷款,圆了车子、房子梦,而且还成为了下岗职工学习的榜样。

自强不息闯新路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正如刘欢的这首《从头再来》,2001年初,刚刚40岁的罗娜下岗了。一下子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20多个春秋的工作岗位,阵阵莫明的失落感时常袭上罗娜的心头。原来工作忙的时候就梦想能啥时闲下来玩上一个月,现在猛然没事做了,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虚和不安。整整两个月,她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整天猫在家里,憋屈着转不过劲来。

在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后,她就意识到再这样消沉下去,美好的人生不仅成为泡沫,而且连生活都不会有保障了。然而,人过四十天过晌,像自己这样的大龄下岗女工又能干点什么呢?罗娜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闯出去试一试自己的能力。那段时间,罗娜一遍遍地徘徊在泰城的大街小巷,一心想找个合适的门头干老本行,或卖烟酒糖茶,或卖服装。可是,核一核成本,算一算房租,罗娜还是放弃了这个最初的想法。既然在城里干生意这么难,不如到农村去干城里人不愿干的事,罗娜冥思苦想。当时的奶牛养殖业在农村刚刚兴起,她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于是,她果断决定,到农村去,租地办奶牛场。

2001年初,一场大雪铺白了大地。罗娜和她的丈夫冒着凛冽的寒风徒步走遍了城郊的田野,每次回到家两脚都是雪和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养殖地,租赁了泰山区省庄镇后省庄村的几亩地和一处大院落,贷款十万元新盖了几十间宽敞明亮的大牛舍、饲料库、磨料房,配置了轧草机、吸奶器等设备,一次购进8头奶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路。

迎难而上创新业

养奶牛是一件苦差事,特别是对于在城市生活的罗娜来说更为辛苦。回忆起创业初期,罗娜说:“当时真难啊,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自从奶牛进场后,她就像照顾孩子一样悉心喂养它们,按时给奶牛喂草料、梳毛、打扫牛圈,一直忙活到晚上8、9点。夏天在牛棚里异常闷热,饱受蚊虫叮咬;冬天天气寒冷,冻得她的耳朵起满了水泡。那时,村里没有奶站,每天天不亮,罗娜就起床挤奶,等天蒙蒙亮,她已经骑上三轮车带着五十多公公斤重的奶桶向亚奥特出发了。虽然与原来的生活无法相比,但罗娜却从中体味到了劳动的甘甜。

养牛需要知识和经验,罗娜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当甩手掌柜不行,什么都得学。”为使自己尽快成内行,她刻苦钻研有关书籍,仔细观察奶牛的生长状况、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遇有难解的问题,就向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请教,终于掌握了配料、喂料、挤奶、防疫等一整套技术。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一头刚刚产完小牛的奶牛得了“产后瘫”,罗娜连忙给镇上的兽医打电话,可不巧的是,他已经下班回到了十几里外的村子里。罗娜也没来得及穿上厚衣服,开上新买的小面包车就上路了,当到达这名兽医的家时,她的手脚已经冻麻了。想想又黑又冷的天,望望难走的乡村小路,看看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子,这位兽医感动不已,二话没说随她返回了奶牛场,及时治好了牛病。

随着罗娜养牛技术的提高,她的奶牛产奶量也逐渐上升,由最早的一头牛一天产奶30斤提高到60斤,最高达80多斤。经过几年的发展,奶牛场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头脑灵活的罗娜又当起了“牛经济”,把优良品种的奶牛销售给邻近村庄以及外地的奶农们。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罗娜在广阔的田野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已从一个下岗工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老板,从事农产品加工的老板。“下岗工人要实现再就业,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必须抱有吃苦受累的思想,现在我养奶牛虽然很苦很累,但充实有意义,我不仅和这里的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从心里喜欢上这种田园忙碌的生活。”罗娜说。她打算再购买一批进口高产奶牛,时机成熟再上一套中型加工设备,搞牛奶深加工,走新型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百通胶囊效果奇,年赚30万没问题 下一篇:大连韩伟集团成就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