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解析

时间:2022-09-13 07:13:48

影片《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解析

《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英文名是《The World IsBig And Salvation Lurks Around The Corner》,代表保加利亚征战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影片横跨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及意大利拍摄,并呈现了5种异国语言,有着温存极致的魅力。

一、故事梗概和主题蕴涵

年轻的萨西(亚历山大邱吉夫)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亲,远在保加利亚的外公百丹闻讯后赶到德国医院,才得知外孙已经失去全部的记忆,并且不相信他便是自己的外公,误会并抗拒他。而后百丹试图通过双陆棋让萨西重拾记忆,每天都带着双陆棋到医院,通过这个熟悉的游戏,萨西开始渐渐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对百丹的信任。百丹通过自己对萨西生活的调查,得知萨西一直独来独往,没有朋友,终日躲在自己的寓所里靠翻译说明书赚钱,为了帮助自己的外孙找回丢失的记忆,以及真诚地面对生活的一切,百丹用一根拐杖将萨西赶下病床,逼他离开医院,激励萨西鼓起勇气重返家园,找寻丢失的记忆。于是,祖孙俩从德国出发,一辆协力车,开始寻根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慢慢回归,思想一步一步走近生活和记忆的源头,生命也就再次启程。

影片以旁白开始,匈牙利色彩的音乐、昏黄的画面基调,像是尘封多年的老照片,展现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世界。而后,镜头切换到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里的3个人,色调改变,随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以及车祸后年轻男子默然的表情,带着些惶恐无措的眼神。于是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色调中故事娓娓道来。

影片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闪回与现实重叠,剪辑流畅,情节紧凑,一条是积极的乐观的现实的线,逐渐延伸回乡之路,一条则是带点儿忧伤神秘的回忆的线,徐徐叙说故事。

祖孙两人,一辆协力车,一盒双陆棋,两颗色子,一段动人的回乡之旅,一趟寻找记忆的浪漫跋涉。唯美得令人心动,没有复杂纠缠的人物关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灿烂如同三月的阳光,拂去我们心房中冷漠的尘埃;温暖如海边的木屋,等待我们记忆空白之后的归途。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人生总有很多的转折,淡定从容地将“转角有爱”记在心上,这是一种信念。而每个遭遇,都会成就一段生活的历练、一段人生的记忆、一段命运的延伸。

二、百丹:救赎的力量

影片的灵魂人物百丹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怀着豁达的心怀面对着周遭的一切。那种处变不变的镇定,那种深谙世情的冷静,都在米基・马诺洛维克的演绎下神采飞扬。政治家的口吻述说了百丹的过去――那些没有被放出来的回忆。

百丹这个角色不仅仅充当萨西新生活的救赎者,并且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可以突破重围的力量,它来自于生活的历练。影片中流露着着浓浓亲情之爱,同时洋溢着长者百丹对已经年长却又失去记忆的外孙萨西的救赎之爱,这种爱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百丹作为长者,“以其年龄优势带来经验与智慧的优势而扮演了指引、帮助、拯救年轻人的角色的认识,导演为老少关系铺设了这样一种模式:老人作为“智者”形象出场,拯救散发原始气息的“顽童”。失忆的萨西如同被时间和记忆遗弃的顽童,百丹牵着萨西的手走出生命废墟。百丹举重若轻地为我们端平在时间蹉跎中苦与乐、得与失已然失衡的生命天平。

对于百丹,当一切年轻都卸下了面具,当时间已经沉淀了太多的浮躁轻狂之后,在一遍遍地掷骰子中、一次次地棋王对决后,才悟透生命的寓言,“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一点点运气”,而掷骰子的时候,“想着一个数字,丢出去,就会赢”。于是,他可以在双陆棋中享受至上的愉悦,“我们不是为了赌,而是为了荣誉而战”,他会跟萨西说新闻上的东西都是在洗脑,他会大半夜地在医院同自己的外孙喝酒唱歌,他会把那些萨西随身带在身上的药品全部丢进火坑,他会选择用骑协力车的方式带领萨西回家,他是生活的掌舵者,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生活之外的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最真实的亲身体验和经历,才有资格被珍惜,才值得被拥有。

百丹用一种最游离的姿态在生命的刀刃上行走,却是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同样的,面对失去记忆的外孙,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他指明方向,给他力量,用一段充满美好风景而又艰辛跋涉的回乡路,告诉他人生有很多的点需要他去攻破,告诉他要用行动把握住自己的爱情,告诉他自己回家的路要自己去走。他像凌厉而又温暖的指向标,给予一种亲情美好的爱的指引。

无疑,百丹是复杂而深邃的,用一盒双陆棋和两颗骰子,掷出生命永远的至高点,却不动声色;同时他又是透明而纯粹的,用一辆双人协力车载满他对外孙的爱,铺满整段回乡路。百丹这个饱满的银幕形象,寄托着现代人身上所不具备的对自己生活的执着勇敢和淋漓尽致的哲思。人可以达观到将一切都看透,在他面前,我们就像小丑般,无地自容。

三、萨西:失忆与寻找

影片里的另一主角是萨西,一个失去记忆的对生活缺乏向往的年轻男子,整天把自己困在昏暗的房间里封闭着孤独着,等到我们通过他的记忆,才得知他过了15年的单亲生活,因为自从他们一家从意大利收容所偷渡到德国后,父母就分居,母亲以家庭失和为耻,整日以泪洗面。我们没法想象在这样的15年中他的生活遭遇是什么,影片并没有把这段记忆重演,但我们可以想象,面对这样一种生活环境,没有家庭温暖,没有朋友陪伴,没有梦想可言,他自卑,对于生活有太多的手足无措,阴霾填充了他的世界。当他恢复了记忆的时候,他的独白是这样的:“我又可以开始做梦了,再玩,再输,再赢,活在此时此刻,活出自己”。百丹这一抹生命迟来的阳光开始照亮了他的世界,于是在最后他找到了爱情,找到了自己。

相对于百丹,萨西代表的更是一种芸芸众生的状态,代表了现代生活的生存失意与故土家园的迷失。影片将这种生存失意夸张成失忆,当一个人忘记了所有,空白占据了生命的全部的时候,生存的力量何在?失意的生存是一种现代人的弊病,是“丧失家园的忧郁症”,冷漠的环境,失调的生活,隔阂的感情,失焦的未来,找不到生存的力量,大部分成为被生活流放的人,找不到可以依托的精神家园,颓废荒唐。

于是,萨西的这趟回乡之旅,满怀虔诚,满心欢喜,既是寻找回忆,也是寻找自我,既然生活已然碎片化,“通过记忆使时间的碎片与现实碰撞,从而在一个个被记忆和现实双重塑造的碎片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真实感”,记忆粘合之后,精神和情感便会双双回归,而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局,百丹用亲情和爱唤醒了萨西的记忆,在保加利亚的这片故土上,浓浓的亲情静静地流淌。

我们都像是流浪者,企图要求自由而离家,而当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有的时候,才懂得回去,因为永远只有一个地方会在原地等你,便是那片在我们背后的故土。影片用一个归家人的寻根之旅,像一股清风,撩起我们对过去的缅怀、对故土家乡的眷恋。它用一种淡淡的色调描绘了重返家庭在那个时代的一幕幕,那些如画的风景、那些朴素无华的生活本质,一直停留在我们背后离开过的家乡,它对我们终生不变,深深地渗透出对生命之根的眷恋和爱意。返乡,成为影片绝妙的风景,带来心灵的回温。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上一篇:燃气直热与微波辅助玉米干燥装置的设计 下一篇:Flash3D在网络三维课件制作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