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 Grant:美联储让人哭笑不得

时间:2022-09-13 07:07:04

这个题目来自经济历史学家,Interest Rate Observer主编Jim Grant。之所以将标题翻成“哭笑不得”,“精译”是想表达一种既无奈但又必须由投资人提醒自己谨慎的情绪状态,理由是政策不当可能对经济以及市场环境带来长期且深远的影响。

――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迹象显示现在美国通胀上升水平远超过官方公布数据(两者开始出现明显背离)。而令市场最担心的不是高企的通胀水平,而是伯南克的态度――“通胀升高是暂时的”,同时,“发誓一定会及时采取抗通胀措施”。

市场充斥着零利率的套利资金,如果CPI上升趋势持续,美联储被迫“提前”加息,那么市场价格已经有体现了么?零利率时代一定会结束,好像又变成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07年大家都知道房价被高估,次贷标准过低会产生危险的泡沫。

BPP项目的负责人说,如果有机会,很想问伯南克:“印了那么多钱,但还没有从银行系统流出,美联储采取了何种措施应对,而一旦这些钱从银行体系释放,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操作性强的“防”通胀问题,不知道有没有答案。

那些认为伯南克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不过做了央行行长该做的事的人,不妨想想Walter Bagehot1873年就告诫我们,遇到危机,一定要lend freely,但不是真撒钱,而是以高利率,将流动性贷给偿贷能力强的金融机构。

而伯南克做的事情是纵容全球最大的银行将垃圾债券、违约债券,以及评级说不清楚的证券产品换成了现金。

美联储不仅违背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在引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方面严重缺失,跟农业部这样的部门没多大区别。通胀统计方面,美联储的统计,只是盯着自己的电脑和模型,负责把“不和谐”的项目及时去掉。

危机后的复苏时期,个股与大盘的相关度居然也可以接近1。个股走势相似,本应因为基本面有共通之处,而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成为同涨同跌的驱动因素。

这点伯南克倒也没有避讳,去年11月正式推出QE2政策后,他在华盛顿邮报就撰文,“企业债的利率低就可以鼓励他们更多进行投资,而股价高了,可以提振信心,进一步推动消费,进而提高收入和利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巩固经济复苏的扩张。”

这让我们不得不更加相信《证券分析》第六版的主编Seth Klarman对伯南克的评价。他将伯南克视为与价值投资者截然相反的例子――anti-Graham――“(对价值投资者而言),价值是一切,价格只是获取价值的手段,而对伯南克而言,价格是一切,价值很令人讨厌,只是束缚价格的障碍。”■

上一篇:未来教育:不再以成功为导向 下一篇:私募基金(3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