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八式之五

时间:2022-09-13 06:25:00

野马掌是以练习侧面的斜推劲为主,动作雄壮有力,起腿钩脚,落步铲腿,晃膀发力,劲至梢节。因其劲力迅猛凌厉势如野马奔驰,故名野马掌。

野马掌的劲力以沉坠劲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向侧前方发劲时带有下沉的架势。拳架的沉稳全取决于重心的垂正,重心是依靠前后、左右、上下六面之劲而维系其中正平衡。在人体六个面均有其平衡的中点,六个点依其相对应的角度而连线,构成内空外圆的活体太极圆。圆如滚珠、圆如皮球、圆如弹簧球、圆如钢球。如此则正反、顺逆、大小均依据中正为法则。由小至大,由少至多,由正及反,由顺至逆,由强至弱。凡此皆属道之动。道之动是指和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有无”或“强弱”,道之用是指自然方向的轨迹“有无”或“弱强”。不论是轨迹道之动还是轨迹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走过的轨迹。“天人合一”即是指这两种轨迹的完美契合。故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向发展,是自然规律的运动;显示柔弱,是自然规律的作用。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而有形则产生于无形。)

大道至简,拳术之修为贵在中和。以武入道,在中和之理中悟道,晓得正反顺逆均取法于阴阳,在拳术之初是为无极,动则生太极。知此有无相生之道,便能悟得形简意繁、式少劲多的少林拳派功夫之真谛。

一、起式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气沉丹田),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双腿屈膝,迈左脚开步,脚尖点地,成丁步式,重心在右腿,双手置于胸前――防守式,目视侧前方(图2)。

呼气,身法下沉,劲力向侧前方斜闯,后脚蹬地,有前冲之意,同时双手掌心向前、虎口相对向侧前方发劲,前手的劲向前推,后手的劲向下沉,重心在左腿,目视双手掌前方,此无极生太极式(图3)。

二、右野马掌式

接上式,吸气,提左脚于右腿前,落脚震步,身法随步法之旋转而内裹,双手逆时针画圆于胸腹前,重心在左腿,目视右肩前方(图4)。

上动不停,呼气,后脚蹬地直接上步,劲达右脚外缘,有斜铲之意,双手虎口相对,力达掌根,整体之劲力下沉,重心在右腿,目视右掌前方(图5)。

三、左野马掌式

接上式,吸气,提左脚于右腿前,落脚震步,屈膝提胯,身法呈弓形,旋转相合,双手顺时针画圆于胸腹前,左脚尖自转,保持右脚之涌泉穴与头顶之百会穴在一垂线上,目视左肩前方(图6)。

上动不停,呼气,身法前栽,步法斜铲,意注丹田,双手从小腹丹田处向侧前方发劲,重心在右腿,目视左掌前方(图7)。

此即拳谚中所讲,“极柔弱而后极坚刚,极缓慢而后极迅猛”。如此左右式交替可反复练习,一般以8遍为佳。

四、收式

接上式,吸气,屈膝上右步合于左脚,双手掌在胸前交叉相合,向下顺任脉下按至小腹前呼气――无极式(图8、9)。

初习者自然呼吸,待动作熟练后凡推掌发劲时皆以呼气为主,中间运行时吸气。

上一篇:少林精神助军威 下一篇:舆论为谁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