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平原型水库供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9-13 04:45:48

浅议平原型水库供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淡水资源匮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滨州市依托引黄灌区,兴建平原水库进行水资源时空上的调节调节,丰蓄枯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本文介绍了滨州市平原水库的建设发展情况,分析了平原水库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并对存在的工程技术方面、水质方面及管理运行方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平原水库 供水效益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Binzhou City,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s scarce of fresh water resources, which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lleviate this contradiction, based on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Binzhou City built plain reservoir to regulate water resources in time and space, to provide strong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nzhou City plain reservoir,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plain reservoir, and proposes solutions agains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water quality, and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ffec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lain reservoir; water supply benef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P3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淡水资源匮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5.4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1.52亿m3,其中地表水为5.7亿m3,地下水为5.82亿m3,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 。全市除局部区域有浅层地下淡水外,大部为苦咸水,属水质型缺水地区。全市淡水资源不但严重匮乏,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黄河水是全市的主要客水资源,全年引用的黄河水量占全部工程供水量的85%以上,但随着黄河水来水量的逐年减少,加之近年来实行限量等措施,缺水不仅制约着全市经济的发展,更严重困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滨州市主要依托引黄灌区,兴建平原蓄水调节水库,丰蓄枯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2平原型水库建设发展情况

2.1平原型水库发展阶段

滨州市地跨黄河南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引黄优势, 随着引黄灌溉工程的建设,滨州亦开始建设以黄河为水源的平原水库。我市平原水库的建设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滨州市城市化进程,在有水源条件(引黄、引河或利用河道)的地方,开始尝试建设平原水库蓄水工程。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90年代,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剧增,水的供需矛盾凸现,水源贫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黄河经常断流,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政领意识与科学技术共识到:为了解决滨州水源危机,必须大力建设平原水库,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调剂当地水资源,利用平原水库,实施“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第三阶段是本世纪初,由于发展型缺水变得日益突出,各级政府与水利部门积极引导,运用市场机制,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发展平原水库及供水工程。

2.2平原型水库发展现状

针对水资源短缺状况及农村饮水困难的实际,滨州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了不同规模的蓄水工程,有效的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至2010年,全市建成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平原水库73座,其中库容5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3座,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3座。这些平原水库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利基础设施,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平原型水库的主要效益

3.1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滨州市已经建立起了统一的平原水库城市供水体系,平原水库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脉。平原水库供水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滨城区滨北镇近年来新上的亚光纺织、金安热电、安琪酵母等项目,都由秦台水库供水,这些工业、企业已成为滨北镇的经济的支柱,而这个镇已跻身为鲁北经济强镇。

3.2提升生态滨州的品位

滨州市注重对平原水库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有计划地实施了平原水库绿化、美化和人文建设,改善水库生态环境,开发旅游资源。过去无人问津的大片荒碱地,现在变成了白鹭等各类水鸟的乐园,变成了生态观光区,变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实现了“水活滨州、人水和谐”。

3.3摆脱了饮用苦咸水的历史,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滨州市大部地下浅层水为苦咸水,深层水含氟、含碘严重超标,水源问题成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滨州市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从水源选择、工程形式到供水模式等方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以黄河水作为水源,依靠已有的灌区渠系,实行平原水库集中供水,是解决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根本、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3.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作为城镇化标志之一的通自来水工程,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实现对经济的拉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变革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且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是在实现村村通电、通路、通讯之后的又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基础工程。

3.5推动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

水库供水工程实行的有偿供水,群众在享受这一“幸福水”的同时,对水更加珍惜,加上供水管网的自身优势,推动了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沾化、无棣两县分别发展了“万亩冬枣节水灌溉示范基地”。 水库供水工程,不仅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问题,而且为我市的冬枣产业提供了可靠的优质灌溉水源。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供水对节约用水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CL结构体系发展前景及其应用 下一篇:刍议大采高支架(高架)的组装与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