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 第9期

时间:2022-09-13 04:27:16

一百年来,岳飞墓的旁侧一直伴着这样两个人,一个是跪在岳飞墓前遭万人唾骂的大奸贼秦桧,因为他坏;另一个则是一个女子,她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她就是秋瑾。她有什么资格可以长眠于岳飞之侧呢?

一生小脚

一直以来,印象中的秋瑾都是个英姿飒爽,喜欢舞枪弄棒的男装英雄。但事实上她却被迫承袭了古时大家闺秀的

一个陋习,就是缠足。

但拖着“三寸金莲”的秋瑾都丝毫没有为其所累,15岁时就开始练习武术,并坚信每天持续的训练可以让身体强壮。一开始训练的时候,由于小脚受力比常人大,疼痛难忍,但秋瑾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愈挫愈勇,央求着母亲送她到外婆家,跟舅舅学习骑马打拳。外婆家的人都说,秋瑾如果是个男的,一定会干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来,可惜是个女的。

秋瑾不仅自己坚持体育锻炼,还提倡妇女体育。最初是倡导妇女解放,反对缠足。她还成立了“天足会”,对“放足”进行大力宣传。秋瑾自小就仰慕古代的女侠,对秦良玉、花木兰等女杰都视为榜样。她说:“女子就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应当事事都靠男子。现在人们动辄说革命,我认为革命就应当从家庭开如,将妇女从家庭里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权。”

三次弃生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就义,为当时和后来的许多人为之挽惜。之所以挽惜,是因为秋瑾当时三次机会可以逃走而避免被捕。

第一次是徐锡麟遇害后。本来按照原定的计划,是秋瑾跟徐锡麟在浙皖两地同时举事。不过在起事之前,浙皖两地都已泄密。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匆忙起事失败而就义。秋瑾得知后,“执报纸坐泣于内室,不食也不语,又不发一令。”有朋友劝她到上海避一避。但被秋瑾毅然拒绝。她依然集合大通师范学堂的在校学生议事,为起事做准备。

显然,她此时不走,是为了继续原来的计划。虽然安庆已经失败,只剩下浙江,也仍然要坚持行动。所以作为领导人,她当然不能躲到上海去。

第二次是7月11日,浙江巡抚派出300清兵赴绍兴。7月12日,秋瑾接到杭州武备学堂送来的密报,再次召集学生开会,会后率领学生藏匿枪支弹药。这时,大通学堂的学生正在劝秋瑾离校。秋瑾让学生离开,自己坚持不走。她说,自己是个女人,又无确凿证据,被捕也没有什么。

可见,这次不走,是秋瑾还心存侥幸。

而第三次则是7月13日,下午四时许,知府贵福会同清兵包围了大通师范学堂,直到清兵已临校门,秋瑾令学生逃走,自己却拒不离开学校。大家忍痛告别,逾墙而走。秋瑾与程毅等坚持不离开学校的师生被捕。

这最后一次,秋瑾也完全可以同学生们一起逾墙而走,但她却毅然决定留了下来,显然是已经准备就义了。秋瑾在未出国之前就有过这样的言论,她说:“光复之事,不可缓行。男子死于图谋光复的,自唐才常后,还有沈荩、史坚如、吴樾等诸君子,不乏其人。但是却没有听说过女子为光复尽忠,这是我们女界的羞耻。我愿意以此和诸君共勉。”

十迁坟墓

秋瑾就义年仅三十一岁。秋瑾生前与好友徐自华游西湖,在岳飞墓前,秋瑾嘱托徐自华说:“如果哪一天我撒手而去,你就将我埋在岳墓旁吧。秋瑾的墓前后曾十次迁徙,才得偿所愿。这样的变迁只怕古今中外也没有几人了。她的墓在西泠桥西侧,墓的西南三四十米的湖边,还有一座纪念亭,取“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意,叫“风雨亭”。

上一篇:埋骨香山梁启超 下一篇:岂一个孝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