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字”趣谈

时间:2022-09-13 04:01:27

笔画是汉字的根本。写好笔画是练字的主要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使书法作品产生美感的重要因素。笔者从事写字教学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在写字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写字教学的方法。首先要找准字的结构,使字在写作者的心目中有了整体的轮廓,做到“胸有成字”,这是写好字的关键。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典雅的文字,是中华《国学》的重要载体,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早在1962年,郭沫若就在《人民教育》上写到:“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练写字功,首先从看、思、练、比、改五步做起。

看。在临字之前,一定要先观察字的形状,即古人说的“读帖”。中国的汉字虽然叫“方块字”,但如果仔细观察,却不都是方方正正的。在教学中,把字按形状分为方、长、扁、斜四类,其中方形的字占有很大的比例,即字的高度和宽度基本相等,如本文中的“看”“思”“练”“比”“改”等。第二类是长形字,即字的高度大于宽度,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写得瘦长,如果写方或写扁就不好看,也不规范,如“中”“干”“身”“目”“贝”等。第三类是扁形字,即字的宽度大于高度,这类字在书写时一定要写得扁且宽,如“一”“二”“四”“皿”“心”等。第四类是斜形字,即整个字是向左或向右斜着的,如果写正了,就更不好看,如“夕”“力”“戈”“母”“勿”等。

思。书法的主要元素是笔画与结构,除了要看准字形外,还要思考字的结构比例及笔画特征。汉字里笔画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字里,它的形状、大小、角度等就有所不同,如横折钩()这个笔画,在“永”“月”等字里折是直的,在“句”“母”等字中折则是弯(向左下斜)的;在“也”“书”等字中横是长的,在“永”“月”等字中横却是短的;在“也”“力”等字中横是稍向右上斜的,在“方”“万”等字中横又是稍向右下斜的。观察笔画特征,注意笔画的细微变化,认真练习,这样才能做到把握准确,运用自如。楷书中,字的结构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七种。同样是左右结构的字,“群”“躬”“粘”等字的左右两部分相等,而“江”“伟”“们”等字却是左小右大,“尉”“刚”“粼”等字却是左小右大;同样是左右结构中左右两部分相等的字,“灯”“胡”等字要写科左高右低才好看,而“肚”“比”等字要写得左低右高才美观;同样是左中右结构的字,“糊”“街”等字的中间部分要靠上些,而“附”“狱”等字的中间部分却不能靠上;“谢”“胤”等字的中间部分大,而“衍”“鸿”等字的中间部分却要写小。

练。练就是在“看”和“思”之后进行实际的写字练习,即在读帖的基础上进行临帖。练字时,应注意在打牢基础上循序渐进。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写字也是如此,不论是笔画、偏旁,还是结构,都要稳扎稳打,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有一步不到位,都会影响以后的写字质量;字画结合,学写字应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但却不能只单独地练习笔画,那样就会枯燥乏味,使习字者失去兴趣。应该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一样,把笔画放在具体的字中进行练习,先把笔画从字中“摘”出来进行单独练习,练好后再放回到字里,与字一起练。这样,既练习了笔画,又练了字,还使习字者有了成功感,增加了习字的信心和热情,可谓一举多得;熟能生巧。练字需要下苦功夫坚持才能成功,业精于勤,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逐渐熟悉笔性、增强笔力、掌控笔锋,就能逐渐学会并能熟练达到心笔合一、游刃有余的境界。

比。比有以下多种含意:与字帖比。当临完字后,一定要与字帖进行对比,看看笔画是否规范,结构是否正确,找出不足之处,分析出不足的原因,以便改正;同时看看别人写的是不是比自己写得好,如果好,好在哪里?练字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把以前写的拿出来看一看,看看哪些地方比以前写得更好了,哪些地方没有进步或进步不大。要有意把相同笔画、偏旁或相同部件的字放在一起练,边练边进行对比,观察相同笔画、偏旁或相同部件在不同的字里的细微变化,通过不断的对比临摹,就会逐渐从形似达到神似。

改。比的目的是为了改正不足,欠缺之处一旦找出来,首先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一遍不行两遍,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改好了,自己满意了为止,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牢基础,做好准备。

写好字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练习,每个人都会写好一手美丽、典雅的文字。

(作者系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小学教师)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下一篇:培养幼儿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