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13 03:53:11

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追溯研究历史,归纳研究内容,把握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利用问题的研究现状。国际上对褐色土地再利用的大规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褐色土地再利用价值评估、褐色土地修复技术、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环境责任与风险评价、褐色土地再利用的潜力和障碍等方面。而我国对城市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希望通过评述国际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褐色土地开发和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褐色土地;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1.24; 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4.015

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城市中传统工业企业逐渐没落,一些大型工厂企业已经不适应原有地区的发展而不得不搬迁或强制封停,从而遗留下来闲置的、废弃的、通常是被污染的土地,即褐色土地(Brownfield),或称棕地。人口膨胀、资源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重视人类的未来与持续发展问题,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褐色土地的再利用问题。美国政府于1955年发起了褐色地块清理计划,对一些试点地区进行了清理。此后,工业化历史悠久的欧洲以及日本等国政府,也开始关注褐色土地的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势头与日俱增。

1 褐色土地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SCIE数据库(年代不限)为例,考察国际上关于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研究趋势。以褐色土地(Brownfield)为关键词,查找包含Brownfield的相关文献,随后对该类文献按发表时间和空间进行归类。

从时间维度看,关于褐色土地研究的开篇之作发表于1977年。1981年-1994年,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1994年之后,关于褐色土地的研究逐年增多(如图1),2008年达到论文数量的历史高峰,有69篇之多。随后,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从空间维度看,对于褐色土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约占论文总数的92%;而亚非国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仅占8%。其中,欧美国家中研究褐色土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论文数量有145篇之多,占论文总数的29.47%。从内容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褐色土地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

2 国内外褐色土地的相关研究

2.1 褐色土地的概念界定与识别

国外对褐色土地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褐色土地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美国的定义以受污染的土地为核心标准;英国定义的褐色土地则大部分指废弃闲置的土地;欧洲国家对褐色土地的界定仅限于城市内部[1]。

对于褐色土地概念的界定,国外学者众说纷纭。Syms[2]认为褐色土地的定义包括工业用地、采矿业和垃圾堆积地等。他的定义将农业建筑物排除在褐色土地之外,着重强调受污染的土地。Dennison[3]等认为褐色土地是潜力巨大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土地资源。Alker等[4]指出褐色土地是任何先前被利用或开发的而现在未被完全利用的土地,它也可能是闲置的、废弃的和被污染的处所。Oliver[5]讨论了在欧洲范围内关于褐色土地的性质和规模的各种定义。Clark[6]通过将褐色土地和废弃地(Drosscapes)的含义进行比较,指出褐色土地是一个名词,它没有将废弃地自动修复的含义。

中国几乎没有褐色土地的专门定义。国内关于工业废弃场地、污染土地、工业用地置换的研究较多,而关于褐色土地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内有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但大都是引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关于褐色土地的定义。牛慧恩[7]从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功能、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受污染的程度等方面界定了褐色土地的特征。曹康[8]指出褐色土地具有以下特征:已经开发过;部分或全部遭废弃、闲置或无人使用;可能遭受污染,并且对周边环境有影响;具有重新开发与再利用潜力,但可能存在各种障碍。杨英武[9]将褐色土地的内涵概括为闲置的、废弃的、已开发利用的、存在污染的、有环境危害和风险的、具有再利用潜力的土地。郭潇鸿[10]指出城市褐色土地与城市旧用地、闲置地等概念不同,城市褐色土地是在城市城区范围内曾进行过开发,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现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并且面临改造利用的用地集合。

我国对褐色土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褐色土地的概念界定主要停留在特征描述阶段,对于褐色土地识别还未形成系统的、权威的识别体系。

关于褐色土地的识别,近期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方法。Coffin[11]通过利用现有的可利用数据和容易获得的信息,包括环境记录和财产税记录等识别褐色土地。Ferrara[12]借助高光谱遥感监测手段进行褐色土地类型识别。Hayek等[13]应用GIS手段,结合一系列的历史火灾保险计划和按照年代序列的城市目录,建立关于褐色土地位置及状况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空间分析工具。

2.2 褐色土地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修复是褐色土地再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现阶段,国内外在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物理修复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美国的Chaney[14]首次提出利用能够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来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设想,采用的是植物修复技术。之后,国外学者利用工程学方法恢复褐色土地的生态环境,例如:Parrota[15]研究利用自然过程恢复褐色土地的生态环境;Mitchell和Atkinson[16]致力于利用矿物处理技术来治理矿区环境污染。但由于学科壁垒等原因,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举步维艰,成效甚微。Hashimoto等[17]以纽约市郊区的被汽油污染的褐色土地清理过程为例进行研究,这次清理提供了一种结合多重手段的褐色土地清理方法,包括对土壤的物理分析技术,薄膜界面探测技术以及土壤蒸发技术。Hartley[18]提出在土壤中添加绿色垃圾堆肥和生物碳来改善被污染的土壤,并验证了种植芒草类植物可以对褐色土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复。Sierra[19]提出了清洗被黄铁矿污染的土壤的方法。Sparke[20]通过两个现场试验得出,在人造土壤中增加适当比率的绿色垃圾堆肥可以管理和控制植被的生长,这也为研究褐色土地的修复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启示。Zibret G[21]指出在褐色土地区域安装除尘过滤装置,可以减少有毒污染物的危害。

国内的安淼等[22]从污染物特征、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和环境因子三个方面对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周启星等[23]从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概念出发,阐述了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在此理论探索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和有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两个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鲍桐[24]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法和原理的角度研究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他认为植物修复不仅是一条绿色的、生态的净化途径,一种符合公众心理需求的新技术,而且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净化方案。近几年,褐色土地再开发应用到的创新性土壤修复策略主要包括生物修复和原地氧化,这些策略经常连同其他的修复策略,如土壤气体抽除法等一起实施。

褐色土地土壤的修复技术涉及了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多个领域的合作和大量对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工程技术等都有涉及的跨学科人才。只有各领域通力合作,才能找到一种较完善的修复褐色土地的方法,使褐色土地再利用成为可能。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褐色土地污染的修复,将成为各个专家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

2.3 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环境价值评估

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将研究范围扩展至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环境价值评估方面。McCarthy[25]提出用褐色土地再利用的七个评估步骤(场地识别、场地初步评估、经济评估、场地细部评估、财务方案制定、清理计划执行、场地再开发)来衡量褐色土地再利用的价值与其在经济上的可行性。Jackson[26]在褐色土地的财产价值、褐色土地开发成本和效益、再利用是否具有可行性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Sousa[27]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褐色土地再利用进行了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利用定量模型来计算褐色土地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及取得的效益,以此来帮助决策者评估褐色土地再利用的潜力。Lesage[28]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褐色土地再利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分析了主要的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次要的实际干预阶段的影响和第三位的土地性质发生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Wedding等[29]从环境改善性、经济效益性、居住适应性和社会效益性四个方面来评估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利用多属性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框架,同时借助计算机来辅助评估,成功制定了褐色土地再利用的40个指标。这些指标一旦成为标准,将对成功实现褐色土地的再利用大有裨益。Sch?覿dler等[30]采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大型的被污染的褐色土地区域进行价值评估,提出了褐色土地再利用合适的整治方案。Wang等[31]提出了一个利用数值评估褐色土地的技术,即利用模糊边界和模糊实物期权评估褐色土地的计算方法,他还基于模糊实物期权提出了评价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的决策支持系统。

2.4 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研究

与绿色土地(Greenfield))相比,褐色土地具有现实或潜在的环境污染性质,因而其再开发利用比绿色土地更加复杂。各国学者在研究褐色土地过程中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如Boyd[32]等指出由于潜在的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以及市场的不完善,使得褐色土地的买家和卖家之间信息不对称,阻碍了褐色土地的再利用。褐色土地的清理成本过高,很多的私人投资者逃避清理。Tedd等[33]从风险管理角度指出由于褐色土地往往存在多种潜在风险,所以必须识别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风险,并且定义所能承受的各种风险的程度,同时还指出褐色地块用作住宅建设中,污染物带来的人类健康风险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污染物对建筑物造成的风险。Feige-Munzig[34]提出了在褐色土地建设开发过程中,对职业安全和健康防护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的方法。Hua[35]通过对一个报废的炼油厂进行土壤有机污染分析,得出该地污染土壤的致癌风险非常高,对该地点的居民构成了严重的健康危害。

自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国内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大多涉及城市水、大气环境风险以及水域生态风险等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污染源多为重金属及类金属(As)等无机污染物,研究多集中在小范围的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问题,如一块农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污水灌溉区等。21世纪以来,我国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机污染土壤,特别是石油类污染场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我国环境风险评价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学者们采用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多半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标准之上。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两种。赵沁娜、杨凯[36]对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李建三等[37]从环境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方面对工业废弃场地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工业活动影响,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往往会给公众健康带来许多风险。褐色土地再利用过程中,很多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通过研究制定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风险降到最小,这对推动修复褐色土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5 褐色土地再利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利益相关者研究一直是各开发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褐色土地开发领域也不例外。不同学者对褐色土地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问题等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Dixon[38]认为开发商和政府机构组成某种联盟或团队,将其他行为者引入开发进程,推动了褐色土地的重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Dair和Williams[39]确定了褐色土地开发利用不同阶段(规划阶段、开发建设阶段和最终使用阶段)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类型。而Wernstedt[40]则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因各自目的不同而使开发过程存在各种利益冲突。Kurata等[41]研究了私人企业和当地政府在褐色土地再开发方面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而暗示了政府机构垂直部门可能也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障碍。Otsuka和Abe[42]以日本褐色土地再开发为例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私人企业希望政府能放宽法律法规并且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来开发褐色土地,而政府则担心褐色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的成本问题。Fontaine[43]通过比较美国密歇根州的两个案例,提出了一个公众成功参与褐色土地开发项目的方法,并说明了这一基本方法是如何应用到几乎所有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中的。

褐色土地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政府的推动,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政府作为褐色土地利益主体中的重要角色,在褐色土地开发利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作用倍受国外学者关注。Charles等[44]指出国家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等各部门在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进程中的职责和作用。Hula[45]研究密歇根州的褐色土地治理程序,指出地方政府在制定褐色土地再利用的政策法规和监测制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erkins等[46]认为政府通过完善经济、环境等方面法律,促进褐色土地开发,说明国家法律政策对褐色土地进程的深刻影响。Whitney[47]等研究地方政府参与褐色土地开发进程,明确地方政府为促进褐色土地开发,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刺激褐色土地再利用。Henneberry等[48]研究英国政府处理污染土地的政策进程,认为政策制定对褐色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Sousa[49]研究威斯康星州褐色土地开发利用过程,阐明政府规划和政策在褐色土地管理改革中的核心作用。Wernstedt[50]等研究如何协调州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立法的关系,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对政策的反应,认为州政府应该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进行政策制定,同时考虑自己州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实施细则。

Zhu[51]利用方差分析褐色土地项目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即使某些群体在某些重要方面存在不同意见,但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社会和经济,金融和会计,环境与健康以及远景价值四个维度的重要性存在相同的看法。所有这些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梁燕华等[5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识别褐色土地再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褐色土地的再利用研究是一项投入大耗时长的工程,普通的个人和公司无力承担起这些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对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研究更加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褐色土地再利用技术的研究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2.6 褐色土地再利用潜力研究

通过对褐色土地环境价值的研究,我们不难得出,褐色土地具有巨大的再利用潜力。褐色土地再利用到处充满着选择,这些区域的再生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3]。Bartsch[54]指出褐色土地区域通常具有积极再利用的潜力,可以作为商业、住宅或康乐用途。Sousa[55]通过对加拿大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褐色土地可以作为工商业用地,但是关于褐色土地能否用于住宅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同样的,Greenberg[56]也提出可以把褐色土地变成新的工厂、企业和其他创造就业和税收的区域,但建设房屋不是重点。因此,Sousa[57]建议把褐色土地开发为工作娱乐的空间,如公园、零售商店、研究中心、白领办公室等。Hofer[58]认为褐色土地区域可以作为城市鸟类等生物特殊的栖息地,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Ute[59]通过对植被高度、密度和土壤参数的分析研究,证实褐色土地再开发对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意义。Ishimatsu[60]也提出在褐色土地区域建设绿色屋顶,可以为野生生物提供类似自然生境的栖息地,对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开发案例可知,褐色土地地段及其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可以在改造时将其原有的功能进行转换,赋予其新的功能,恢复其活力。王彦[61]认为城市棕色地带的更新可以分为重建型、改造型、保存型三种类型。目前,国内对褐色土地再利用潜力的研究还比较少,总结国内学者[62]提出的废弃地再利用潜力,褐色土地可以开发为景观旅游用地、居住或商业用地、创意产业园、公共游憩空间、新型都市工业用地和农业生态用地等六个方面。

总之,不同类型的褐色土地具有不同的再利用模式,褐色土地的再利用需要视其污染状况和人类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开发,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持续利用才是褐色土地再利用的最终目的。

2.7 褐色土地再利用障碍的研究

尽管褐色土地再利用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障碍。McCarthy[63]提出公共部门努力促进褐色土地再利用,但是仍面临着很多障碍:不确定性的重复使用;污染的法律责任;不确定的清理标准;用于再利用的资金的有效性;复杂的监管要求。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地块评估和修复技术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因素,污染物运输和暴露的事件,经济多变和财政状况都会导致环境的不确定性。在私营部门投资方面:Brachman[64]和 Howland[65]认为褐色土地的污染源于过去的工业活动,它的开发再利用可能需要漫长的环境评估、昂贵的修复费用和不确定的收益。对责任的恐惧,特别是对于业主和开发商由于随之而来的经济收益的不可预测性等的相关不确定性,是业主和开发商对褐色土地清理和再开发工作的关键。

褐色土地再开发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如地下储油罐、铁路油罐车等废料的出现,这无疑会导致清理费用的增加、清理的延期甚至停止。为避免类似意外的发生,在褐色土地再开发之前要展开彻底的调查研究。此外,褐色土地的再利用必须与更广泛的社区相联系,以实现环境保护,促进中心城市的振兴和减少城市向郊外的蔓延。Thornton等[66]指出,与没有公众干预的绿地相比,褐色土地的再生往往没有经济竞争力。经济、环境和社会障碍的存在经常阻碍褐色土地恢复到有价值的用途。Howard[67]认为褐色土地清理中涉及的连带赔偿责任问题,会对褐色土地的再利用起严重阻碍作用。

在褐色土地再利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是在所难免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在这时更应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例如,欧盟及其成员国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公共激励机制,使褐色土地再利用更具吸引力,有效促进了褐色土地的再利用进程。

3 国内褐色土地的其他相关研究

中国工业化历史相对比较短,褐色土地对于中国是一个新的现象。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土地供给压力增大,褐色土地再利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政府部门开始认识到褐色土地对土地利用供给的替代是保护土地资源的最好方法。但是,Cao[68]等提出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关于土地污染问题的法律,土地污染问题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国内对褐色土地的关注刚刚开始,除了上述一些探索性研究外,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国外经验的介绍与借鉴

在中国,初期的研究者主要着力于介绍国外的经验与启示。如牛慧恩[69]介绍了美国对褐色土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分析褐色土地开发的影响因素,指出可以吸收和借鉴美国褐色土地开发的经验,促进国内类似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罗思东[70]介绍了美国褐色土地的由来,联邦政府立法及其治理结构,指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者政府行为,去解决一些涉及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复杂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曹康等[71]研究国外褐色土地开发利用的土地策略,指出褐色土地开发策略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优势,以及我国实施褐色土地再开发策略的优势。张华[72]通过探讨“棕地”的概念和“棕地”分类,来描述“棕地”现象,介绍国外褐色土地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探讨我国褐色土地治理的对策。陈成[73]从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和资金支持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国家褐色土地重建的策略,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和政府多手段综合运用的建议。朱煜明等[74]对美洲和欧洲的几个国家在褐色土地治理和再开发方面的现行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法律体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与我国褐色土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法规进行了比较。谢红彬等[75]在阐述褐色土地内涵的基础上,从褐色土地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及矛盾冲突等诸多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褐色土地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描述性和综述性的,但仍然激发了中国规划实践者去从事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最近的研究则从更广泛的角度着手处理特殊问题,Luo等基于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对中国最关键的4个方面包括问题土地的聚焦、基于风险的技术方法和集成管理系统的开发、引入财政刺激和规划控制作为管理策略。从方法论的角度,Zhu等[76]基于项目评估理论针对褐色土地开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一个框架。后来,这个框架随着指标体系的发展逐步被细化。

3.2 褐色土地再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进行评价,针对褐色土地再开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朱煜明等[77]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分配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中评价指标的权重,为褐色土地再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郭鹏等[78]在分析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复杂性、生态属性和广泛的利益相关性的基础上,从环境与健康效益指标、财务指标、棕地特征指标、社会稳定性指标、政策与技术指标、实施效果指标6个方面构建了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又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方案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来构建评价矩阵,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于明洁[79]在郭鹏提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方法集的组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市褐色土地再开发项目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3.3 褐色土地再利用的实证研究

以褐色土地理论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外褐色土地再利用经验,国内也出现了很多褐色土地再利用的个案研究。如沈瑾,赵铁政[80]以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区——南湖的治理与再生为例进行分析,提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对褐色土地的再利用,并将褐色土地利用与城市绿色空间网络构建相结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俞孔坚等[81]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和案例设计,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褐色土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蔡希[82]在对武汉市褐色土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再开发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再开发的潜力、动力和可能性,进而提出武汉市褐色土地再开发的相关策略。这都是针对我国具体的褐色土地区域进行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我国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4 理论述评

综上所述,围绕褐色土地修复技术、再利用价值评估、环境责任与风险、潜力和障碍等方面,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已有研究进展来看,仍有以下不足:

从研究历史看:国际上关于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达国家对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在近些年达到一个顶峰。而目前我国对褐色土地再利用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褐色土地的修复治理和再利用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和焦点。

从研究内容看:国外对褐色土地的研究最先是从技术层面展开,包括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研究等;后来逐渐上升到管理层面,包括研究褐色土地相关的政策法规、开发的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社区参与、可能遇到的环境责任和风险、开发措施等方面。国内目前对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处于引进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阶段,主要在褐色土地污染修复和环境风险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而在褐色土地再利用机制方面,包括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政府政策措施、公众参与等方面基本属于研究空白。

从研究方法看:国外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再利用障碍和潜力、再利用机制研究方面除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引入了GIS方法用于污染物识别。而我国目前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研究方面应用定性方法居多。

针对以上的不足,今后我国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1)加强褐色土地识别的基础理论研究。褐色土地的再利用涉及多种学科,通过综合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褐色土地识别体系;(2)构建典型区域的褐色土地数据库。由于褐色土地再利用涉及的因素复杂,因而有必要建立褐色土地数据库,反映不同时段褐色土地分布、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3)加强褐色土地再利用运行机制研究。需要加强褐色土地开发的政策法律法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及协调机制的研究。研究政府如何对褐色土地再利用进行政策扶持与引导,如何鼓励和引导投资商对褐色土地再利用进行投资,如何引导公众参与褐色土地再利用决策,如何明确褐色土地再利用项目中的权责利等问题。

5 结语

城市褐色土地再利用是一个符合时展要求的重要课题,褐色土地再利用可以推进土地循环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对于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褐色土地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发展用地问题,也可以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改造的互动,进而达到双赢的结果,同时还可以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整体价值,促进城市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位. 城市更新概念下的棕地转变为绿地[J]. 风景园林,2010(1):93-97.

[2] Syms P M. The funding of developments on derelict and contaminated sites[C]. Industrial Property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1994: 63-82.

[3] Dennison M S. BR: Prorograms and Strategics for Rehabilitating Contaminated Real Estate[M]. Government Industries. Rockville, MD. 1998.

[4] Alker S, Joy V, Roberts P, et al. Definition of Brownfield[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00, 43(1) : 49-69.

[5] Oliver L. The Seale and Nature of European Brownfields[EB/OL]. www. .uk. 2005.

[6] Clark C M. Drosscapes or Brownfields? Differing processes to bring redundant industrial land, including military sites, back into productive use[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9, 120: 175-186.

[7] 牛慧恩.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 国外城市规划,2001(2):26,30-31.

[8] 曹康,何华春. “棕地”揭秘[J]. 中国土地,2007,(8):47-49.

[9] 杨英武,谢红彬. 美国褐色土地开发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4-7.

[10] 郭潇鸿. 合理看待城市棕地开发[J]. 科技创业,2011,(6):77-79.

[11] Coffin S L. Closing the brownfield information gap: Some practical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brownfields[J]. Environmental Practice, 2003, 5: 34-39.

[12] Ferrara V. Brownfield identification: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analysing data detected by means of remote sensing[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45-54.

[13] Hayek M, Novak M, Arku G, Gilliland J. Mapping industrial legacies: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brownfield database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10, 25, 461-475.

[14] Chaney R L . Plant uptake of inorganic waste constituents[C] . PARR J F. Land Treatment of Hazardous Wastes. Noyes Data Corporation, New Jersey-Park Ridge, 1983: 50-76.

[15] Parrota J A. The role of plantation forests in rehabilitating degraded tropical ecosystem[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992, 41: 115-133.

[16] Mitchell P B, Atkinson K. The possible role of industrial minerals and mineral processing in contaminated land rehabilitation[J]. Land contamination and reclamation, 1993, 1(2): 111-119.

[17] Hashimoto Y, Brooks J, Conti E. Case study: a brownfield site in suburban New York[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159-167.

[18] Hartley W, Dickinson N M, Riby P, et al. Arsenic mobility in brown?eld soils amended with green waste compost or biochar and planted with Miscanthu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 2654-2662.

[19] Sierra C, Gallego J R, Afif E, et al. Analysis of soil washing effectiveness to remediate a brown?eld polluted with pyrite ash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80: 602-608.

[20] Shaun Sparke,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getation establishment on brown?eld sites using manufactured soil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1, 37: 1700-1708.

[21] Zibret G. Impact of Dust Filter Installation in Ironworks and Construction on Brownfield Area on the Toxic Metal Concentration in Street and House Dust[M]. REPORT, 2011.

[22] 安淼,周琪,李晖,等.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J]. 土壤与环境,2002,11(4):397-400.

[23] 周启星,魏树和,刁春燕.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419-424.

[24] 鲍桐,廉梅花,孙丽娜,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2008,17(2):858-865.

[25] McCarthy L.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a resource guide for Toledo and other Ohio Governments, developers and communities[M]. Urban Affairs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2001.

[26] Jackson T O.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industrial real estate prices[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2002, 23: 179-200.

[27] Sousa C D. Turning brownfields into green space in the city of Toronto[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2: 181-198.

[28] Lesage P. Evaluating Holistic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Brownfield Management Options Using Consequent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r Different Perspectives[J]. Environ Manage, 2007, 40:323-337.

[29] Wedding G C, Crawford-Brown D.Measuring site-level success in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s: A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and green build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30] Sch?覿dler S, Morio M, Bartke S, et al. Designing sustainable and economically attractive brownfield revitalization options using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92: 827-837.

[31] Wang Qian, Hipel K W, Kilgour D M. A Numerical Method of Evaluating Brownfields using Fuzzy Boundaries and Fuzzy Real Options[J].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10: 2901-2906.

[32] Boyd J, Winston H, Macauley M K.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on industr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J] . Journal of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6 (12): 37-58.

[33] Tedd P, Charles, Drisco R. Sustainable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risk management[J]. Engineering Geology, 2001, 60(1-4): 333-339.

[34] Feige-Munzig A P. Risk assessment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otection in construction work on brownfields[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209-219.

[35] Hua Yongpeng, Luo Zejiao, Cheng Shenggao, et al. Health Risks of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in an Out-of-Service Oil Refinery Site[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2, 23(1): 121-128.

[36] 赵沁娜,杨凯. 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6-9.

[37] 李建三,昊祖煜,陈彬,等.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环境评估[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54-57.

[38] Dixon T, Doak J.· Actors and Drivers: Who and what makes the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process go round?[A]. London: the SUBR: IM Conference, 2005, 10-15.

[39] Dair C M, Williams K. Sustainable land reus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brownfield developments in England[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6, 38(7): 1345-1366.

[40] Wernstedt K, Hersh R. Brownfields regulatory reform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 practice[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6, 65: 7-74.

[41] Kurata H, Abe H, Otsuka N. Percepti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of the regeneration of post-industrial areas in Japan[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255-263.

[42] Otsuka N, Abe H. Challenges for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approaches[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33-42.

[43] Fontaine A P.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process: lessons learned in two case studies in Michigan, USA[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233-242.

[44] Charles B, Bridget D. Guide to federal brownfield programs[M]. Washington, DC: Northeast-Midwest Institute, 2000.

[45] Hula R C. An Assessment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policies: the Michigan experience[J]. Planning and Zoning News, 2000 (4): 5-13.

[46] Perkins J H. The new law on brownfields[J]. Environmental Practice, 2003, 5(1): 1-2.

[47] Whitney H. Cities and superfund: encouraging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J]. Ecology Law Quarterly, 2003, 30(1): 59-112.

[48] Henneberry J, Wehrmeyer W. Interlocking processes monitoring and policy-making for urban brownfield regeneration[J]. the SUBR: IM Conference, 2005: 03-52.

[49] Sousa C D. Policy performance and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n Milwaukee, Wisconsin[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5, 57: 312-327.

[50] Wernstedt K, Robert H. Brownfields regulatory reform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 practice[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6, 65: 7-74.

[51] Zhu Yuming, Hipel K W, Guo Peng. Anova-based Stakeholder Analysi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Projects in China[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 2010), 2010: 3373-3378.

[52] Yanhua Liang, Peng Guo, Yuming Zhu,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takeholders for the brownfield redevelopement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J]. 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 (GSIS), 2011: 390-393.

[53] O'Malley S. Brownfields revitalization: it's all about choices[J]. WIT Transactions 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107: 25-31.

[54] Bartsch C. Financing Brownfield Cleanup and Redevelopment[J].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2002:26-31.

[55] Sousa C D. Brown?eld redevelopment in Toronto: an examination of 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J]. Land Use Policy, 2002 (10): 297-309.

[56] Greenberg M. Should Housing Be Built on Former Brownfield Si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2, 92, (5): 703-705.

[57] Sousa C D. Greening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Transforming Milwaukee’s Menomonee Valley from a Blighted Brownfield into a Sustainable Place to Work and Play[J]. Sustainability in America’s cities, 2011: 45-67.

[58] Hofer C, Gallagher F J, Holzapfel C. Metal accu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nestlings of passerine bird species at an urban brown?eld site[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0, 158: 1207-1213.

[59] Ute S, Barbara S, Robert B, et al. Plant species richness,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soil resources of urban brownfield sites linked to successional age[J]. Urban Ecosystem, 2009, 12: 115-126.

[60] Ishimatsu K, Ito K. Brown/biodiverse roofs: a conservation action for threatened brownfields to support urban biodiversity[M]. Landscape Ecol Eng, 2011.

[61] 王彦. 城市棕色地带更新及其城市设计对策研究[D]. 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62] 李晓君.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与更新[D].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

[63] McCarthy L. The brownfield dual land-use policy challenge: reducing barriers to private redevelopment while connecting reuse to broader community goals[J]. Land Use Policy, 2002, 19: 287-296.

[64] Brachman L. Turning brownfields into community assets: Barriers to redevelopment. In R. Greenstein & Y. Sungu-Eryilmaz (Eds.), Recycling the city:The use and reuse of urban land.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Press, 2004.

[65] Howland M. The role of contamination in central city industrial decline[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4, 18: 207-219.

[66] Thornton G, Franz M, Edwards D, et al.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incentives for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in Europ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07 (10): 116-134.

[67] Howard F, Hilary S. The effect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under superfund on brownfield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7, 27 (4): 363-384.

[68] Cao, K., & Guan, H. .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toward sustainable urban land use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7, 17: 127-134.

[69] 罗思东. 美国城市的棕色土地及其治理[J]. 城市问题,2002 (6):64-67.

[70] 牛慧恩.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 国外城市规划,2001 (2):26,30-31.

[71] 曹康,金涛. 国外“棕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 (6):124-129.

[72] 张华,郭鹏. “棕地”现象及其治理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2008 (4):48-51.

[73] 陈成,杨玲. 西方国家棕地重建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土资源情报,2008 (6):16-20.

[74] 朱煜明,苏海棠,郭鹏. 中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法规的比较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 (3):40-43.

[75] 谢红彬,杨英武. 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24 (2):122-128.

[76] Zhu, Y., Hipel, K. W., & Guo, P. .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tackling brownfield problems in China using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J]. man and cybernetics, 2008:3298-3303.

[77] Yuming Zhu,Haitang Su,Quan Pan,Peng Guo,Mingjie Yu.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assign the weights for evaluation indexes of brownfield development project[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9, 7: 588-592.

[78] 郭鹏,梁燕华,朱煜明. 基于组合权法的棕地再开发多层次灰色评价[J]. 运筹与管理,2010,19 (5):129-134.

[79] 于明洁,郭鹏,朱煜明. 基于方法集的棕地再开发项目组合评价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11,l20 (3):119-126.

[80] 沈瑾,赵铁政. 棕地与绿色空间网络—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区空间再利用[J]. 建筑学报,2006,(8):28-30.

[81] 俞孔坚,凌世红,方琬丽. 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J]. 建筑学报,2007,(2):27-31.

[82] 蔡希. 武汉市棕地开发策略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8.

The Overview of Study on the Reuse of Brownfields

CHEN Zhao-yan1, XIE Hong-bin2, SHEN Hong2, YANG Ying-wu1

(1.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2.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rownfield,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rownfield’s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large-scale research began in the 1990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research topic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llowing areas: the concept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brownfields,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brownfields,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of brownfields re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liabilities and risks in the redevelopment, the potential and barriers of the brownfields redevelopment. Currently, the domestic study of brownfields redevelopment has just started, the com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can provide useful lessons for our brownfields redevelopment.

Key words:brownfields; brownfields redevelopment; overview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之重视小班化教学 下一篇: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