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跨学科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3 02:39:12

浅论跨学科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随着“3+x”文科综合高考模式的出台与高考跨学科组合题量的增加,特别是新课程下各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近年来高考试题形成了跨学科考查的综合性趋势。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及相互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利用多学科间存在的“通融性”,开展了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政治课教学的研究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跨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上课时再照本宣科,学生便会乏味生厌。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政治课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比如歌曲,能陶冶情操,给人力量,催人奋进,也能引人深思。将歌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人学习,从而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另外,外语知识博大精深,在课堂上“洋为中用”,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例如,英国谚语“Don’t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同倒掉),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地继承和吸收。这样,恰如其分地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就能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跨学科知识。印证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跨学科知识,通过一定的感性材料,印证教学内容。这使学生既能容易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能与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政史是一家。史料可以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佐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内容时,可以列举一系列统计数据:从科学的发明(发现)到实际应用所经历的时间,20世纪初为35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8年,战后则为9年。过去从发明到大规模应用,照相机用了11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仅用了2年。一连串的数据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跨学科知识迁移博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合性是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这就要求教学活动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依托,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针对这一时事热点,教师可以地理、历史、政治等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从地理角度分析: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了台湾岛。从历史角度分析: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等带领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密切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加强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往来;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清政府于1864年设立台湾府;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达50年之久;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政治角度分析:“两国论”既违背了理论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也违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而“两国论”的实质就是要分裂祖国,破坏一个中国的原则,这理所当然会遭到举国上下的同声谴责。这样,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分裂祖国的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必将遭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唾弃。

四、运用跨学科知识,形象设喻,化解教学难点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如果巧妙地利用学生熟悉的跨学科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对帮助学生掌握教材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让青少年自觉参与依法保护环境的活动是“依法保护环境”知识中的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但首先是理论认识问题。这里就可以引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加以说明:如“一亩森林的作用”:①每天能吸收67公斤C02放出49公斤02;②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22~60吨;③一亩防护林可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④一亩森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破坏森林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还提高了学生保护身边环境的自觉性。

总之,结合跨学科知识进行政治课教学,对增强政治课的说服力、趣味性,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巩固,拓宽知识视野以及培养思维能力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运用它进行政治教学,是时代赋予政治教师的责任,也是适应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做到:

1.更新教育理念,用创新教育观总揽全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和质量观。

2.加强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原则,加强学科渗透和知识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跨学科知识只是教学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形式,不能喧宾夺主。只有将它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其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政治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