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追求,精心培养,孕育创新之花

时间:2022-09-13 10:46:16

执着追求,精心培养,孕育创新之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创造力,社会就不能发展,国家就不会前进。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下简称活动课)教育,让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形成、有所突破、有所绽放、有所发展呢?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讨,简要谈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主导。主导就是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师切不可束缚学生的手脚,更不能越俎代庖,取而代之,而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能力自始至终活跃在课堂上,这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因此,我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教学切入点:(1)教学的重点、

难点;(2)历史和现实中成功人士通过大胆想象而获得成功的经历和体验;(3)学生创新成果大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唤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创造性想象力。

在具体做法上,我开展了“三个一”活动:(1)每年的七月份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地点是有着美丽大自然景色,并具有新特风光的南山。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感受,激发学生热爱边疆、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往,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回校后组织一次座谈会,主题为《你如何把天山变得更美丽》,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举行一次“演讲会”,主题为《我想象中的未来母校》,组织评选,奖励优秀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为《想象中的未来奎屯》,让学生通过对我市的细致观察、生动描绘和想象,勾勒出发展中奎屯的绚丽蓝图。评选出优秀作品,办一期专栏,以点带面,燃起全体学生创造性想象的热情。

二、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来提高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学生面对生活,悉心课堂,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发挥出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构思出新奇的联想,创造出奇妙的作品。因此,我在活动课中,首先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方面提出活动主题,活动主题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就越容易发现问题,越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就会越容易表现出来。

关于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例如,获自治区和全国大奖的初一年级学生刘××创作的《双层锅箅》,刘××就是因为在家做饭时,发现把电饭煲的单层箅笼端下来时,米粒不住地掉落在地面,从而引发出了创造的激情。在我的启发指导下,她开动脑筋想办法,把电饭煲单层箅子改成了双层,上下箅子的气孔交错安置,于是创造出了《双层锅箅》,这种锅箅具有保温、散热面积大、不会使饭粒外掉等优点。多么奇特的发明,它来自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来自初一学生双手的创作中,既平常又创新,既实用又精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在活动课中,我采取的方法和原则是“全体参与,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原则。应该承认,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是不同的,智商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既要求学生整体性参与,每个学生都应参加活动,又不一定要求学生参加全部活动,完成统一的任务。应在参与中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运用相应的方法,施以相应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发展其个性和特长。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整体活动中的责任在于:(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选择活动内容,确定具体的活动计划。(2)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确立相应的指导计划,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3)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个体优势,并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使之逐步稳定和发展,这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事业有成的重要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每学期在活动课上做2~3次科普专题讲座,在校内外开展实践活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普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技能,调动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的积极性;利用假期,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运用已掌握的科普知识,做1~3件科技作品,开学后进行评展,教师根据评展情况,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定向培养。

此外,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问题的研究上,还应注意全面看待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创新对学生而言,不能要求他们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创造出新的“产品”,强调创新的社会价值。就学生而言,创新应指他们经过独立思考,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策略。尽管这些办法和策略可能是一般常识性知识的发挥或常人都已经熟知的,但对天真、纯朴、好奇的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或独特的,这就是有意义或有社会价值的。教师不能对学生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而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带有稚气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独特构思和创新萌动,因为它蕴含着眼下看不见或感觉不到的潜能和价值,如同璞玉浑金,随着时间的琢磨,岁月的提炼,洁白无瑕的宝玉和金灿灿的黄金就会显露出来。

我们深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教师辛勤劳动的汗水将会浇灌出艳丽的创造力之花,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刘树仁.试论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培养[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04).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扶着走”不如“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