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工艺精华 荟萃百家经典

时间:2022-09-13 09:22:25

浓缩工艺精华 荟萃百家经典

In terms of display technique, Hangzhou Arts and Crafts Museum tries to avoid monotonic display of two-dimensional images and text, and especially take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x categories of main materials as space decoration elements. Through the scene, multimedia, model and other advanced display methods of a modern museum, it shows the unique display environment for each exhibition hall so as to highlight the refined, modern and elegant display features of arts and crafts museum.

继2009年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开放后,二期工程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于2011年9月底如期开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位于运河西岸,东临小河路,与一期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南侧紧密相邻。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建于原杭州市红雷丝织厂原址,建筑外观上保留外墙原貌,内部进行了相应改造。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一楼为大厅,二楼为大师工作室和临展厅,三楼为常设展厅。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在筹建之初即通过专家会讨论确定了十六字方针为:立足杭州、着眼浙江、面向全国、突出当代。要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须突出杭州工艺美术品种丰富,人才辈出的特点。因此在内容策划上首先确定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示的六大门类,每个种类选取数名技艺高超的曾经在杭州生活、工作过的大师或艺人的代表作品进行展示与宣传。同时对每种工艺的制作技艺或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和展示,力图揭示物质背后蕴含的文化,将展览的多方位信息传递给观众。特别是大师工作室机制的引入和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的开放,突破了传统博物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弥补了传统陈列展示“静态”的缺憾,使观众能近距离感受和了解到现代多种工艺制作的过程,亲身体验手工艺制作的乐趣。

在陈列手法上,博物馆尽量避免单调的二维图片和文字的单一展示,特别提取六大类别主要材质的特点作为空间装饰元素, 通过场景、多媒体、模型等现代博物馆先进的展示手段,为每个展厅营造各有特色的展示环境,突出显示了工艺美术博物馆陈列的精致、现代而不失典雅的展示特点。

新建成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常设展览展示面积达2700平方米,分为序厅和七个展区。序厅在舒缓的椭圆形造型下,通过从墙面延伸到屋顶的连贯平面graphic图文板面,导入杭州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椭圆造型的两侧,重点选取官窑瓷器的制作、丝绸织造、南宋杭城富庶街景以及1915年中国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四个片段,着重突出杭州工艺美术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手法上,四个片段采用了三种方式:官窑瓷器的制作与丝绸织造通过泥塑模型表现了瓷器制作和织造技艺的工艺流程;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则采用幻影成像技术,通过收集的老照片以及文字资料,一幕一幕地展现了1915年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的前后史实;南宋杭城富庶的街景则根据《南宋杭城风情图》,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复原了南宋京城临安的皇城至朝天门附近一带的皇宫、城垣、街景以及风土人情等,生动再现了当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繁华景致。

杭州的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当属杭州地区最具世界意义的工艺美术品;丝绸与瓷器曾是中国最重要的世界性商品,在世界众多民族的心目中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杭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瓷器与丝绸产地,汇聚了工匠精英,无论在品格和质量上, 还是在设计创新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杭州宋代雕版以其精良的品质,不仅成为中国雕版印刷最重要的三大基地之一,也以后无来者的姿态攀登中国雕版印刷史的巅峰,成为后世雕版的楷模;宋代以来,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杭州工艺美术群芳争艳,涌现了王星记、张小泉、西泠印社、都锦生等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杭州的工艺美术不仅自得传统,还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萧山花边就是在接收西方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成享誉全球的工艺品。在紧接着序厅的椭圆形造型后面,一个圆形的空间内,象征性设置了表现杭州工艺美术地位的玻璃柱体;屋顶则通过投影和特殊的照明营造出蓝天白云的效果,寓意正是在杭州这样美丽的山、水自然环境中,才孕育出如此众多的工艺美术艺人,才能够创作出如此众多的工艺美术精品。

序厅过后即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重点展示的六大工艺类别:雕塑、陶瓷、织绣、编织、金属、其他民间工艺。每一类别均以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品为陈列重点,围绕它们选取其他艺人和省、市级大师的代表作进行组合陈列,并适当辅以制作工具和原材料进行综合展示。每一类均根据该类别所使用的主要材质或特质提炼出一个汉字元素符号,空间展示和建筑装饰都围绕这一元素营造出该展厅富有特色的展示环境。

雕塑展区主要包括杭州石雕、木雕、微雕、玉雕、竹刻五大内容,分为两个展厅:第一个展厅主要陈列杭州石雕、昌化鸡血石雕、篆刻作品及相关原材料和工具等。本展厅以“象”为提炼符号,前半部分空间通过仿石质材料以及二维图片的巧妙运用, 复原飞来峰石窟造像,并将部分杭州石雕的作品、原材料技艺工具等陈列实物融入其中进行展示,达到了实物与场景的和谐统一;后半部分空间重视陈列的功能性,通过通柜和独立柜展示杭州石雕、昌化鸡血石、印钮篆刻以及玉雕作品。第二个展厅选取了数位大师或艺人的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硬木彩塑、根雕、微雕、竹刻代表作品,通过通柜、精品柜、中心柜等组合进行陈列展示。本展厅同样以“象”字为设计元素,在地面材质和空间装饰上均采用木质的建筑材料。在展厅的中央,以特别定制的两件东阳木雕作品“拱宸风情图屏”以及“清明上河图屏”为重心, 组合复原了以东阳木雕为主的牌坊场景。穿插于场景之中的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吴初伟的“寒梅迎春”东阳木雕屏,屏的对面陈列东阳木雕原材料、工具、雕刻小样,并配以视频解说。在本展厅的微雕、玉雕和竹刻展示部分,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斗拱”也被充分利用在装饰空间上。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利用了镜面作为墙面,通过镜面反射,营造木制建筑结构的无限延伸效果,使得空间显得更加拓展。

陶瓷展区主要展示了越窑、南宋官窑、龙泉窑、艺术陶瓷四部分内容。本展厅挑选了杭州陶瓷界著名代表人物的典型代表作品在精品柜中进行陈列展示。展厅设计元素为“炎”,寓意瓷器是由瓷土、釉料历经高温火焰烧制而成。在整个展厅的装饰方面,采用喷印技术制作了8幅巨型的多彩仿陶瓷板作为墙面立体装饰,呼应“炎”字元素。此外,展厅出入口门框装饰也采用有龙泉窑典型特征的冰裂纹喷印画面。本展厅灯光整体较暗,但是通过射灯以及精品柜水晶底座灯光的组合,使陶瓷的晶莹、润泽特质得以展现出来,与喷印画面立体装饰共同营造出一种精致、脱俗的展示效果。

织绣展区主要陈列杭州丝织以及杭州手绣、机绣的代表作品。本展厅为了契合陈列主题,选取“织”为设计主打元素,利用仿古实木在展厅顶部空间构筑出木质屋顶,使人产生一种仿佛置身于巨大的织造作坊感觉。为了彰显都锦生丝织在杭州乃至中国的重要地位,展厅中前部制作了一个都锦生丝织厂茅家埠旧址缩小模型,并配以多媒体触摸屏传播都锦生丝织相关背景知识。展厅中后部两个大型矩形独立柜分别陈列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文瑛和陈水琴的“雷峰今昔”与“荷塘雅趣”作品。展厅四周采用相对石雕展区面宽稍小的边柜,分区展示杭州的手绣、机绣精品,针对织绣作品双面绣制两面相异的工艺特点,还特别采用了感应旋转展台对部分重点作品进行了展示。

编织展区主要陈列杭州传统竹麻藤编织和杭州萧山花边作品。本展区提取“编”为设计元素,结合展品性质,将展区一分为二:靠墙通柜中的金属质感展台主要陈列竹藤编织工艺作品, 展台的现代金属质感与展品的竹藤质地形成较大反差,起到了反衬作品的作用;在展厅中部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卧室布景,床上用品桌几铺垫均是萧山花边织品,直观地表现了萧山花边的实用价值。在布景左右两面,陈列了双面展柜,分别展示了大尺幅的萧山花边作品以及采用萧山花边工艺创新而成的装饰挂画。在本展区,为了突出萧山花边的起源历史,在展厅的一角还制作了一个场景复原——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正在向中国的民间妇女传授花边织造技巧。

金属展区主要展示了杭州传统金银饰品、张小泉剪刀和现代杭州铜雕工艺作品。一进入展区,眼光立即便会被金碧辉煌的色彩所吸引。本展区提炼金属材质的“辉”为装饰主元素,从编织厅出来迎面而来即是辉煌灿烂的黄铜屋,屋子中间陈列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天地玄黄铜雕屏”作品。该作品取自《易经》中“形而上的天道高远,所以天玄;形而下的地道深邃,所为地黄”意境,意蕴深远。在铜屋一侧陈列着“雷峰塔建筑铜雕模型”,与铜屋相应,大气磅礴。在铜屋另一侧与正面,分别于通柜和壁龛中陈列着现代熔铜艺术作品与传统杭州金银饰品。整个展区金属色泽感强烈,视觉冲击力较强。

其他民间工艺展区主要展示陈列杭州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作品。比如杭州雕版印刷、灯彩、剪纸、丝绸服装等。本展区以“彩”为主题元素,采用了具有统一感的整体空间设计,活用长且高大的墙面,配置格景式小壁龛,辅以各种工艺照片、纹饰、场景以及多媒体展示资料,以达到充分展现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内容,体现杭州民间工艺人才辈出、丰富多彩、热闹非凡这一特点的传播要求。

在金属展区和其他民间工艺展区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块“生活中的工艺”陈列区。主要通过四个具有现代感和灵动感的黄色立方体陈列方格,选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工艺美术品布置出不同的书房、琴房、卧室、客厅等生活场景,向观众传达工艺美术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四个陈列方格还可以定期更换场景,同时还兼具博物馆工艺美术精品陈列展示的功能。

在紧挨博物馆楼层的挑空区,还有一个陈列大型工艺美术精品的展示区,许多大型的展品比如铜雕、木雕屏风、织绣屏风等陈列于此。另外,为了彰显工艺美术材质之美,特别在序厅两侧对称设置了材质展示墙。材质墙呼应工艺美术博物馆六大门类主要材质特点,放置了竹藤、原木、蚕茧、黄铜、瓷片等原材料, 既是一种装饰之美,同时给予观众一种直观的感受。

博物馆基本陈列主要是“静态”的展示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展现工艺美术创作过程和揭示手工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不是很有利。作为展览的延伸和补充,博物馆引入大师工作室机制和手工艺活态展示理念,力图使观众对现代工艺创作过程有一个“动态”的直观感受。在大师工作室和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中,观众可以直接观看到现代石雕、扇艺、刺绣、剪刀、油伞、造纸、剪纸、紫砂等的制作技艺,并可亲身参与制作体验。从静态的基本陈列到活态的手工艺展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始终以“十六字”定位方针为本,尽力做到对当代手工艺精粹的收藏和展示, 极力彰显杭州当代工艺美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上一篇:亚洲服装设计师摇篮 下一篇:玻璃 景观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