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2-09-13 09:12:47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摘要:为培养服务给排水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作者团队对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专周教学、校企合作等措施实施教学,取得了很好效果。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专周教学;校企合作

2007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高职示范建设专业。按照教育部办学精神,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要求培养服务给排水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1]。两年多来,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课程体系改革为重中之重。

一、市场调研

教育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要求,示范建设专业需要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2]。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深入省内外数十家企业,对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市场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结果如下:

二、重构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

结合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以内,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面向为施工、监理、造价、运行管理等一线岗位[3]。据此,我们修正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按照“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适用于给排水工程施工与监理、水处理工艺运营、水质检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岗位的,具有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工艺流程运营、水质检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技能的,社会急需的给排水行业高技能人才[4]。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构建起由九大学习领域和六门选修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如表2)。

三、课程内容选取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每个学习领域由若干门重新设计的课程组成,而新的课程需要完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体,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邀请了数十位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召开了多次论证会,按照“立足实际、侧重实践、方便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精选课程内容,编写出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写教材。如表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选择了四类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干学习情境,根据具体内容不同,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若干子情境,在内容选取上覆盖了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一线常用施工方法,同时又具有一定先进性,满足国家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5]。

四、课程实施与改进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安排很多门课程同时开设,每门课程两节连上,持续一个学期完成。而新的课程体系,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为一体,实践训练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往往一个实践项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与传统教学安排产生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对于某些课程,我们借鉴德国职教模式,采用专周教学,如表3、表4所示,安排连续的几周,在校内外实训场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统一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穿行,实践训练环节可根据具体实训项目,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际动手操作,在做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

两年多以来,在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譬如教学内容的筛选、教材与实际工程的差异、理论与实践教学配合、教学配套软件和硬件建设、实践训练环节的组织实施、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等。为解决问题,我们组织人员编写和修订了专业教材;扩建了水处理与水质检测实训室、水处理仿真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场,新建了水处理微生物实训室、市政管网施工实训场、消防仿真实训场和水生产实训工厂,并据此整合成立了校内给排水工程实训中心;同时,我们继续加强与合肥市政工程公司、安徽水利安装有限公司等8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新建了合肥供水集团、上海浦东建筑业联合会、合肥明珠工程造价事务所等5家校外实训基地;选派5名专业教师赴生产建设一线锻炼,聘请了一批企业一线工程师和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教学应急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满足了教学需求。

五、改革效果

通过国家示范专业建设,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取得了很大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大大加强,校企合作渠道更加通畅;教师队伍得到锻炼,真正建立起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生产一线需求,打造出《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运行管理》等一批省级、院级精品课程;学生理论深度够用、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学习热情高涨;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且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作为对改革的肯定,2010年3月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示范验收,2010年11月,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给排水实训中心当选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六、结语

通过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校企合作,锻炼了教师队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学效果,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服务给排水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值得在深化高等职业教学改革之际为其它专业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45-47.

[3] 陶竹君.高等职业教育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6,(11):504.

[4] 谷峡.高职高专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7,(2):43-45.

[5] 孙连溪.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友善用脑”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