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多样 考查全面

时间:2022-09-13 07:05:11

一、2014年高考文言文考情分析

纵观2014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四史》所占比重减小。2014年高考,只有广东卷、全国新课标1卷、全国新课标2卷、全国大纲卷、四川卷和辽宁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于《二十四史》,共计6套,占18套试卷的1/3。需要强调的是,全国卷3套试题都从《二十四史》选择了阅读材料,而且这几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除了记叙文以外,湖北卷选的是序言,江苏卷选的是书信,北京卷选的是游记,等等,选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仁爱、友情、纳谏、争论、刺世、治世、战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虽然选自于《二十四史》的材料大幅减小,但记叙文材料还是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天津卷的《文学徐君家传》、福建卷的《张祖传》、山东卷的《詹鼎传》等,都是记叙性质的材料,加上6套出自《二十四史》的阅读材料,还有7套试题选择了记叙性质的阅读材料,总共是13套,占18套试题的72%,这大概是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吧。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文言断句题受到重视。2014年高考18套试题均考查到了文言实词和文言文翻译,直接考查了虚词的有安徽卷、江苏卷、江西卷、天津卷、浙江卷、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等。需要强调的是,文言断句题受到了命题者的重视。2014年,全国新课标出人意料地考查了文言断句,标志着文言断句从“地方”走向了“中央”,突出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意义。

总体上来说,全国卷和各省市卷,除了都考查了文言实词和文言翻译外,各有侧重地考查了文言虚词、信息筛选、概括分析、文言断句、文章赏析等,题型多样,百花齐放。

4.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题型多样化,题量趋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江苏卷、上海卷、四川卷等,利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如四川卷的第11题:“第Ⅰ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像这样的试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许,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将来文言文考查的方向。

二、对2015年备考的启示

1.阅读文本要多样化。考生在进行文言文备考的时候,对阅读文本的选择不能“挑食”、“偏食”,不能只阅读传记类文章,像游记类、论说类、小说类、序跋类、赠序类、墓志铭等,都要进入我们阅读的视野。只有读的多了,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回答题目才能游刃有余。

2.近三年考过的实词,要高度重视。从2014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实词来看,有些实词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在高考试题中却频频出现,以“振”为例,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在“振巩昌、临洮饥民”中进行了考查,而2014年新课标卷在“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中又进行了考查,且都解释为“救济”。也就是说,不能把复习文言实词的眼光仅局限于课本,应该走出课本,冲向历年真题。

危难时候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

生活总是会有很多不如意,不要把不开心、伤心的事天天挂在嘴边。3.要有意识地培养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虽然中学生目前的阅读材料都是经过断句的,但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遇到没有断句的文言文,缺失了断句能力,准确阅读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备考文言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训练断句的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4.不要忽略了虚词。虚词不虚,它对准确疏通文言大意很重要,何况越来越多的试题直接考查了虚词。文言虚词的备考突出《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考生要牢固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并结合教材记一些实例,以达举一反三之效。

5.要避免重言轻文的现象,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文言的理解分析,主要考查归纳、概括、筛选信息的能力,命题侧重人、事、理三个方面。平时阅读文言文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读一篇短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圈点出文章要点,为进一步分析理解和解题打好基础。

上一篇: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 下一篇:浅谈油茶的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