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于承惠

时间:2022-09-13 07:04:55

于承惠有一根用了三十年的枪杆,虽枪体老旧泛红,但敬之爱之,犹如至宝。懂武之人都明白,长枪对于武人,就像关公之于戏班,要敬。当年在拍徐浩峰《倭寇的踪迹》时,于承惠使出了这杆枪。但这杆枪却在拍《箭士柳白猿》时因故折断了。于老望枪兴叹,就像跟了自己一辈子的老朋友去了。3月18日,于老等了两年的《箭士柳白猿》就要上映。这部电影成了他的江湖谢幕之作,可惜不会有几人知道他因这部戏断了心爱的一柄枪,而他也不再有机会亲眼看到自己心中的江湖与侠道。

武侠路,电影路,路路皆为道

两年前《箭士柳白猿》拍完后,于承惠在与导演徐浩峰闲聊时曾问,戏什么时候能上。徐浩峰叹了一口气,说影院嫌咱们的电影没有明星。于承惠当时脸色就变了,像有人往他脸上扔了脏东西一样。

徐浩峰的话很直白,很现实。于承惠未必不懂,只是难以接受。

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导演张鑫炎要拍一部硬桥硬马极具武侠风范的《少林寺》,跑到英豪辈出的山东去挖武学人才。那时于承惠在一家武馆做教练,正逢济南举办全国武术大赛,他便去了,耍了一套自创的“双手剑”。

张鑫炎就在观众席上,这之前已有许多人向他推荐于承惠,然而闻名不如见面,看到于承惠的身手,张鑫炎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比赛一结束,他就飞奔到于承惠面前,力邀他出演《少林寺》。已经39岁的于承惠有些犹豫,而立之年还转行,未免太不成器,于是婉拒。张鑫炎不肯放弃,一路劝说,于承惠终是拗不过,进了组,演了反派一号王仁则,正派一号则是李连杰。后来电影大火,又正逢全国“武术热”,于承惠成为那一代武术迷的偶像,他们争相模仿电影里挑水把双手平放的样子,把自己想象成大侠。

《少林寺》令于承惠成了武侠道义的承载者,也令他走入了电影。在此之后,张鑫炎又启用于承惠拍了《黄河大侠》,出演马义。《黄河大侠》可谓于承惠演艺的巅峰之作。后来于承惠参与编剧电影《东归英雄传》,成了名副其实的武侠电影人。不过在此之后,于承惠在电影中沉寂下来,开始走票出演一些电视剧中的角色,《李小龙传奇》中的叶问,《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神雕侠侣》中的黄药师,《七剑下天山》电视剧中的傅青主……一晃三十余年。直到徐浩峰将《倭寇的踪迹》的剧本递到他的手中。考虑到于承惠的资历,徐浩峰担心片酬会很高,没想到于承惠仅看了剧本就同意出演。而后两人合作愉快,第二年又拍了《箭士柳白猿》。只不过,这两部戏都未像《少林寺》一样一炮而红,《箭士柳白猿》甚至搁浅到今年才上映。

徐浩峰曾说:“电影观众和日用品顾客相似,多是女性和小孩。(《少林寺》火后)于老只是赢得了成熟男性的钦佩,于是香港电影界普遍判断李连杰更值得培养。”

三十年前是这样,三十年后仍是这样。

于承惠总在给什么让路。

痴迷武术

无论是拍电影,做武指,还是当编剧,于承惠从未把自己当成电影人,他做这一切,从来都是因为武术二字。若说爱武成痴,应该没有几人能够比得过于承惠。他可说是一个因武而生之人。

“12岁以前,精力过剩,各种体育活动都参加,后来因为评书,对武术情有独钟,才走上了习武之路。”于承惠自小与武术结缘,拳术也好,兵器也罢,他样样都爱,样样都练得“走火入魔”,而这其中,犹爱剑术。19岁时,于承惠参加青岛市武术比赛,赫然夺冠。后来又参加华东地区武术比赛,夺了“醉剑”冠军。

本是顶好的武术苗子,之后却在训练中不慎受伤。那时受伤算工伤,国家养一辈子,但于承惠不愿意吃白饭,离开了武术队,到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当了一名起重工。

当工人这段时间,他仍是放不下武术,买了一根白蜡棍,白天上班晚上练武,得空就与同道中人切磋论道,如痴如狂。他还曾去民间探访传统武术,终于给他找到一位民国时代山东国术馆的师父,拜其为师,之后又辗转效学多位师傅,把当年学的那些花拳绣腿的套路丢在一边,修行实搏武技,打下坚实基础。这也便是他年过七十仍功力不减的道理。

自然也有人在旁议论:“老于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务正业啊?”可他自是不理。

于承惠早年拜于螳螂门下,一手螳螂拳出神入化,做工这些年,他潜心研究,将螳螂拳做一延伸,创出了螳螂剑法,即双手剑。导演张鑫炎第一次见他使的,就是这一套剑法。他还因此写了《悟剑篇》:“近子夜悟剑义尚未成功,霍然起令笔录已络在胸。霎时间狂飙作大雨暴倾。电相击雷相争苍天裂缝。”意境豁达,颇有狷狂之气。

14年潜伏,于承惠犹如仙人在野,一面砥砺,一面作书记刻武侠感慨,写成《双手剑》《鱼翅刀》等多部武学著作。

2012年,于承惠借徐浩峰电影《倭寇的踪迹》重返银幕。当时剧组许多年轻人找于承惠切磋,没有一个能拆上一招,轻易就被他一拳打飞。他为了照顾年轻人,只好下手轻些,后来都在房间里比画,这样摔在床上也不至于伤了人。

还有一次剧组一块儿吃饭,于承惠想要抢单,徐浩峰冲上去拦他。两人都是有功夫在身的,一搭手,两人都本能地把手伸到对方肋下。徐浩峰一摸,于承惠的肋下肌坚实得如同马背之筋肉,可见多年来勤练不辍,功夫已然到家。

武打是抒情手段

于承惠一身的功夫,到拍摄电影时,便像遇上了“吸星大法”,全给电影吸进去了。拍摄《少林寺》时,内地演员根本没有武术指导的概念,都是谁打谁来设计动作,然后和导演一合计,这就定了。拍完《少林寺》,于承惠才有了动作设计的概念。后来他又做了电视系列片《武松》前三集的武打设计,渐渐对武术动作设计这一领域有了一定认识。在那之后,他与邱方俭合写了一篇关于动作设计的文章发表在武术杂志上,“武打应该成为武术创作中的抒情手段。抒情不仅是抒儿女绵绵之情,也可是家国复仇的暴烈之情。而动作,既要承接文戏,也可展现人物性格”。武打要抒情,要表现人物性格,这在当时的武打电影领域无疑是一新论,而于承惠可谓是武术指导之先行者。

于承惠后来为电影《悲情布鲁克》设计镜头,让草原男人一边策马奔腾,一边饮酒狂乐,在马背上东倒西歪,但就是不掉下来,一来表现出草原男儿马技之高,二来衬出了草原男儿的豪迈不羁,这组镜头颇为人称道。

他也有即兴发挥。拍《倭寇的踪迹》时,有一段镜头被港台的电影工作者认为是“武侠革新”的段落,但其实就是于承惠在草地上即兴发挥打了一段散拳,风姿绰约,人物风流,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

拍《箭士柳白猿》,徐浩峰挑了话剧演员赵峥来和于承惠演对手戏,赵峥毫无武术基础,于承惠初时觉得没劲。有一天,于承惠带着烟酒零食到赵峥房间找他聊天,聊着聊着动起手来,搭手要试赵峥两个月训练后的功夫,结果赵峥被一招挑飞,跌在床上。经这么一试,于承惠心中有了谱,也悟出了自己戏份。然后在徐浩峰设计的动作之外,另给了两个转腰枪技的动作,真一拍时,“漂亮得惊了现场”。赵峥转脚行枪,于老以腰运枪,各自技法分明,恰似赵云对岳飞。

不过,武打要抒情,首先还是得实实在在地打出来,功夫不到家可不行。于承惠明白这个道理,在香港电影流行吊威亚玩花样的年代,于承惠是硬桥硬马、真刀真枪来拍的。

在拍《东归英雄传》时,为了让视觉效果更真实更具冲击力,于承惠剑走蜻蛉,要求6名骑兵从断桥上坠入峡谷激流,不用钢丝,全程实拍,一气呵成,简直就是在玩命。最后效果出来果然惊心动魄、惨烈异常。

还有一段拼命的故事被记录在香港老电影人白荻的回忆录中。拍摄《少林寺》时,因为马匹受惊于承惠被摔下马,腿部被马镫卡住,被拖行至锁骨破裂;饰演李连杰师父的于海也因堕马而一只手断了手臂,另一只手伤了手腕。摄制组让“两位老于”返乡休养,两人四只手有三只手扎着绷带,坐火车回山东时竟只能合用一只手。

那人如撒酒疯,于老会保护我

于承惠再出江湖时,已经七十多岁,留着白色的长须,犹如出世高人。他的胡子是动不得的,因为他一直在等待着出演周侗这个传奇人物。周侗是岳飞的师父,一代拳师,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经历过北宋南宋两个朝代,不少水浒好汉都是他的弟子。于承惠心中敬佩这些个高人,自己也时刻秉持着学武之人应遵循的道理。

年轻武术家、电影人宁奕说,于承惠为人沉默寡言,在片场时几乎不怎么说话,你若不主动交谈,他只是默默抽烟,若上门求教,他也是谦虚含糊,不愿多说。这便是老辈拳师的做派。可若旁人说得错了,他却是忍不住的,总会站出来说一句,但只一句,再没有多的,又低下头去抽烟。要引他说话,只能装作说错,让他听不下去。

宁奕有一次与他谈铁砂掌,说了约莫十分钟,于承惠终于说:“那个别练,手会练坏,要练就练绵砂掌。”说完开始抽烟。宁奕想要他多说一些,软磨硬泡了半天,他才指着桌子上的两杯水说:“推第一个,水不出来,撞第二个,第二个杯子里的水出来,这就是绵砂掌的道理。”说完又不说了,留个空白,看你的悟性。“感觉特别像老舍《断魂枪》里的沙子龙。”

高兴的时候,他倒会把人带到房间,写字给人看,也会煲汤给人喝,拍电影的一些趣事也乐于分享。

徐浩峰与于承惠私交甚好,对于于承惠骨子里的侠义之气,他也是十分敬佩的。

“73岁,于老主演我的《倭寇的踪迹》,保持训练,每日倒立30分钟。”像这样的武人之魂,徐浩峰尤为敬重。

有于承惠在剧组,就像一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位宽厚长者,剧组是非少,他的德行在眼前,大家不好意思行为差劲。”

拍《倭寇的踪迹》时,于承惠住在徐浩峰隔壁,有一日一人喝醉了到徐浩峰房间,于承惠也跟着进来,不说话,坐在一旁。徐浩峰明白于承惠的意思,他怕那人撒酒疯。“那人谈乐了,走了,于老冲我一笑,随着走了。我知道,那人如撒酒疯,于老会保护我。”

于承惠看作宝贝的那杆枪,其实是《箭士柳白猿》剧组的工作人员给锯断的。那位年轻的道具组工作人员要制作“断枪残杆”,不知道那杆是于承惠的枪,齐头锯了。于承惠第二日见了,什么话没说,只是默默抚枪。后来用钉子、铁箍接上了这杆枪,于承惠赞真好,说是山东家里还有个铁枪头,装上,又是杆好枪。但是徐浩峰明白,那是他为了宽慰年轻工作人员,生装出来的。

断枪易续,但到底不是原来那柄了;人物纵俏,易至残年。不过即便残年,于承惠心里头守着的那些东西总是不变的,武术也好,电影也罢,他一面白须,提枪英武的样子,总是留下来了。

上一篇:基于用户预算和服务质量的动态频谱接入 下一篇:乳腺癌患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