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费玉清:艺坛双星的兄弟情

时间:2022-09-13 06:53:53

随着周杰伦一曲《千里之外》红遍大江南北,演唱者之一费玉清迎来了事业第二春。听众不禁回忆起二十年前风行一时的《一剪梅》,那首歌已同费玉清一道。成为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激增,台湾当红主持张菲已被大陆观众所熟知和喜爱,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偶像。可是,极少有人知道,这两位外表各异,性情迥然不同的当红艺人,在生活中其实是一对亲兄弟!

张菲与费玉清,这两颗台湾艺坛耀眼的明星,一个似“虬须客”,一个如“玉面郎”,风格迥异却相映成趣。张菲说:“如果我摘下墨镜,再刮掉胡子,你会发现,我和费玉清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童年时代精彩“二人世界”

张菲本名叫张彦明,弟弟费玉清叫张彦亭,由于祖籍是安徽桐城,爸爸妈妈都酷爱黄梅调。耳濡目染之下,幼小的费玉清也跟着大人哼两句,时间一长,费玉清甚至可以完整地唱出几个经典剧目。那时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就唤着费玉清的小名说:“来,小哥,给大家唱一个‘打猪草’!”于是费玉清就站在地中间,手舞足蹈、字正腔圆地唱起来,结果总能收获一片掌声。

大弟弟4岁的哥哥张菲却很不服气,因为他有自己的“绝活”,那就是说评书。张菲经常呼朋唤友,招来一屋的小孩子,听他胡吹神侃。张菲口才极好,脑子又灵光,收音机里的评书过耳不忘,再加点即兴创作,虽然驴唇不对马嘴,有时甚至是关公战秦琼,但他挥挥洒洒的风采还是深深迷住了小伙伴们,从而成为他的忠实拥趸。

那时张菲性情顽劣,每灭在外惹祸,爸爸妈妈也拿他没办法。而乖孩子费玉清却从不惹是生非,天性腼腆的他像个女孩子,每天定时上学放学,定时写作业,余下时间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天性善良的费玉清喜欢养小动物,他不仅养了一只猫,一缸热带鱼,还收养了一条小狗、两只小鸡。哥哥张菲却觉着弟弟多愁善感,很不“爷们儿”,甚至威胁弟弟说:“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你的小鸡小鱼吃掉!”

说完这话没几天,张菲就发了一场高烧。那时候,父母双方感情已破裂,正在忙着打离婚官司。张菲躺在床上痛苦不堪,而年幼的弟弟却不知所措。费玉清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想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哥哥测体温,情急之下,从鱼缸里拨出温度计,插在哥哥嘴里。张菲烧得一塌糊涂,嘴里含着那支长长的“体温计”将近一个钟头,大人们才赶回来。有了这次经历,张菲对小弟弟多了几分疼爱。他向弟弟郑重宣布,看在“体温计”的分上,饶了那群小鸡小鱼。

父母离异使兄弟俩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阴影,张菲更加放荡不羁,四处游逛;而弟弟费玉清更加内敛深沉,终日沉湎于幻想。那时张菲组织了一支摇滚乐队,整天模仿着“猫王”的样子,晚上露天演唱,白天在家排练,架子鼓敲得地动山摇,吵得四邻不安。而费玉清却独独爱上琼瑶小说《窗外》《情深深雨蒙蒙》等等,天天手不释卷。

那时,哥哥张菲宣称:要做台湾“猫王”!他带着这个梦想服役去了。退伍之后,张菲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弟弟费玉清已经提前实现了“歌星梦”。

青年时代孤身走我路

1975年,台湾当时的“中视”电视台有一个“星对星”节目,20岁的费玉清在人赛中一举夺魁。他的嗓音清朗纯净、纤尘不染,立即受到了娱乐界的极大关注。当时极负盛名的“海山唱片”、“中视”都签下他做基本歌星,他此后星途一路顺畅,一气推出了5张专辑。其中《月圆花好》《凤凰》《天上人间》等歌曲脍炙人口,被传唱一时。

这下哥哥张菲坐不住了,一向不甘人后的他也打算进军歌坛。为此。他还悄悄为自己起了个艺名叫“费正清”。怎奈唱片公司并不买账,觉着张菲形象过于生猛,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于是,张菲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各大夜总会跑场做主持。当时张菲还远远称不上“大哥大”,行走江湖,难免受人欺侮,但张菲懂得一个字――“捱”。

在张菲的职业生涯中,豁达的天性也帮了他不少忙。跑秀场多年,张菲基本在各地黑道的场子里讨生活,但他从不介意吃不吃亏。有几年,张菲经常收到道上“兄弟”开出的空头支票,台湾话讲叫做“芭乐票”,这种支票他攒了二寸多厚。大多数情况下,他总是摸摸鼻子对自己说:“算了”。一次,一位台湾道上的“大哥”结婚摆酒,让张菲去主持,事后给了张菲一个大大的红包。重义气的张菲索性人情做到底,抽出里面的钞票还给“大哥”,自己只留下红包,表示心意已领,博得了这大哥的赞赏,大哥表示今后“罩定”张菲了。果然,张菲此后跑场子,再没人敢欺负他了。

跑场岁月为张菲之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他可以熟练运用十余种大陆方言,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会的。几年后,张菲也出了自己的专辑,当他兴冲冲地拿给弟弟费玉清听时,费玉清却毫不留情地指出几处硬伤。末了费玉清打趣哥哥说:“你的唱片啊,拿来给我做杯垫好了!”这下张菲脸上挂不住了,他“哼”了一声,扭头就走,再也不想理这个傻弟弟了。

于是张菲把车开到很偏远的山区去,与世隔绝专心打高尔夫。一天,他正若有所失地走在蓝天碧草之间,忽听得山那边有个樵夫在唱歌,那首歌正是弟弟的代表作《垅上行》。张菲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连忙开车回台北,直奔弟弟费玉清家中,嘴里嚷嚷着一定要给弟弟做顿好吃的。费玉清正莫名其妙、心想哥哥是不是生病了,张菲却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不大一会儿“变”出一桌子菜来。

兄弟俩重聚在一张饭桌旁,握手言欢。

人到中年各领

也许受父母离婚的影响,兄弟俩至今都保持单身。张菲曾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婚姻,而费玉清干脆不迈进婚姻殿堂。

费玉清拥有大量的女“粉丝”,有的女歌迷在演出现场向他求婚,费玉清机智地回应要先问过女方父母。其实,费玉清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27岁那年,费玉清爱上了一位日本女孩。这位女孩容貌清丽,富有古典韵味,费玉清深深地爱上了她。后来两人一度秘密订婚,但女方父母却提出一个不近人情的要求――让费玉清去日本入赘。事业如日中天的他无法接受,于是这段美好的姻缘化为泡影。或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后费玉清把全部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去,不再染指爱情。

从1977年签约海山唱片公司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我心生爱苗》以来,费玉清好歌无数、拿奖不断,如今每年仍有近三十场伞球固定演出,雷打不动、场场爆满。每每费玉清在陌生的城市醒来,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经纪人:“我现在在哪一国啊?待会儿耍唱什么歌啊?”闯荡数十年,费玉清的身家以亿计。如今在台湾,只要是商场关门打烊都要播放费玉清的《晚安曲》。仅就凭这首歌,费玉清一年就收入几亿台币。

哥哥张菲经过数十年打拼后,逐渐在台湾艺坛奠定了“大哥”地位,事业颇有建树,旗下桃李满门。像胡瓜、吴宗宪、康康等当今一线主持人,均经过张菲一手调教,被弟子们尊为先师。

1994年,兄弟俩索性一起合作,开辟

了综艺节目“龙兄虎弟”。靠着艺坛多年来积攒的人脉,打造一流的综艺节目。兄弟二人开始在演艺圈大显身手。那几年,“龙兄虎弟”红极一时,最火爆的时候,很多热恋中的男女宁可牺牲约会时间,也要赶回家收看他们的节目。“龙兄虎弟”连续四年夺得金钟大奖,羡煞同行。兄弟二人成为一对不折不扣的“黄金搭档”。

个性迥异亦心有灵犀

父亲经常教育两个儿子:人在得意的时候享受成功,人在失意的时候享受人生。兄弟俩都自诩为“享乐主义者”,都觉着自己比对方更懂人生,更会享受。

弟弟费玉清性情笃定,不喜交际,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甚至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信用卡。他自己擦鞋、自己吹头发、洗内衣,裤子破了就自己补,他做这些事情乐在其中。

哥哥张菲个性张扬,喜欢热闹扎堆广交朋友,打高尔夫、钓鱼、唱歌跳舞、驾驶飞机无一不好。兄弟俩最合不来的,就是张菲的烟瘾。费玉清多次劝说哥哥戒烟,为此故意刺激哥哥,说张菲的歌声听起来有一股子烟油味。但张菲依然故我,不以为意。有一年台湾南部发生6.7级大地震,当时张菲正在化妆室里梳头,听到外面乱哄哄说地震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逃生,而是――我那包香烟哪里去了?张菲想,如果被压在废墟中,想熬过这漫长的救援时间,没有烟就等于没有精神食粮啊!

有时张菲会带着弟弟一起去钓鱼,而费玉清却兴趣索然,又不好扫大哥的兴。只好坐在岸边打盹。“狡猾”的张菲趁弟弟睡着,将一只岸上的死鱼挂在鱼钩上,再摇醒弟弟,给弟弟看自己的“战利品”,这样,张菲就可以讹到弟弟一顿晚餐。

张菲喜欢惊心动魄的运动项目,比如驾驶私人飞机。他拉上弟弟登上他新购置的滑翔机,明知弟弟天生胆小,他却故意搞许多飞行花样吓唬弟弟。据说,有几次飞机侧身几乎将费玉清甩出舱外。看着弟弟面无人色,张菲反倒开心不已,在蓝天上一路狂笑。落地后,面无人色的费玉清发誓,再也不坐哥哥的飞机了。

费玉清不想做哥哥那样顶天立地的“伟男人”,他喜欢与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做一位旁观者。费玉清有自己的爱好,那就是发呆。他甚至在夜间矗立在窗前,偷偷打量过往的行人。有时,为了看街边的情侣吵架,他会站上两个钟头,他会惦记那位女孩是否受委屈,好及时出手替她报警。对于自己淡定的性格,费玉清干脆自嘲说:“我就是喜欢平平淡淡的日子,当一个制造大便的机器。”费玉清这种潇洒写意的性格也会体现在舞台上,有时,他唱着唱着,摆手叫停乐队,因为他那天膜带扎紧了,很难生气,费玉清就会说声SORRY,然后转过身去,背对观众松裤带,憨态可掬又逍遥写意,令观众发出会意的笑声。

尽管兄弟俩性格千差万别,但有一点绝对相似,那就是对父母极为孝顺。每逢人小节口,父母生日,兄弟俩都争先恐后送红包。唯恐自己送少了,惹人笑话,兄弟俩事先贼眉鼠眼互相偷瞄对方开多大面额的支票,然后再躲进洗手间偷偷开一张更大的票子给父母。张爸爸已过耄耋之年,亦是童心未泯,每次儿子们孝敬红包,他都会起身敬一个军礼,嘴里同时念念有词道:“孩子们,你们有这个心就好,老爸理应表示感谢!”那时,家里便溢满了欢笑声,温馨弥漫,久久不散。

编 辑 杨铁军

上一篇:30岁男人,健康预警的10个信号 下一篇:自我保健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