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如何借用媒体攻势

时间:2022-09-13 06:18:04

炒作中如何借用媒体攻势

时下,炒作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到汶川地震中的王老吉、扛起非油炸“大旗”的五谷道场等知名企业,小到凤姐、犀利哥、郭美美等“草根”明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炒作似乎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受众的眼球,让人眼花缭乱。媒体貌似为我们揭开了很多“真相”,但“真相”背后的真相却大有玄机。

营销界的品牌炒作现象又被称为“事件营销”,即以某个事件为要素,通过系列的策划,借助媒体以突破正常人的认知方式吸引大众的关注,并造成大面积的舆论及传播效应,从而达到以点带面、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效果。《现代汉语词典》“炒作”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品牌炒作之所以广受企业青睐,就是因为企业可通过“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迅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在兽兽代言网游,犀利哥成了服饰品牌的代言人等网络炒作事件背后,都隐藏着商家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

那么,究竟什么是炒作?企业在品牌炒作中如何借用媒体攻势?

其实,炒作古而有之,最典型莫过于国人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的典故。据说这个炒作策划案经历了三次波澜:第一波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出场,神秘兮兮地告诉刘备“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直到最后才说出诸葛亮的大名;第二波是徐庶登场,徐庶在与刘备黯然销魂之际,才走马荐诸葛;第三波出现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更是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诸葛亮先后想出放牛娃、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等策略来吊足刘备的胃口。笔者总结出该典故中炒作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高大形象。概括起来,就是炒作需要具备神秘感、连续性等必备要素。

相比古代,现代炒作更需要具备新颖性、趣味性和新闻性等特征。在如今这个商品高度“同质化”的时代里,企业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从众多相似产品中脱颖而出?相信炒作就是一种能够吸引公众聚焦,最终把公众注意力转化为销售额,进而提升品牌资产价值的最佳方式。

笔者认为,商家在制定炒作可行性方案时,首先要坚持在法律范畴之内、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这三项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炒作只是企业营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在计划执行一个炒作计划时,需要从四个角度综合考虑:一是系统性,即企业要站在整体营销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一致性,即企业要站在整个品牌战略和品牌管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三是换位性,即企业要站在顾客满意的角度换位考虑问题,而不只是一味地哗众取宠,甚至诱骗顾客;四是经济性,即企业要站在整个财务效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认为炒作就是低成本,高效益。

具体来说,品牌炒作可从以下三个步骤逐步展开:

第一步:紧追热点,线索牵引。企业在进行品牌炒作之前,首先需要策划出具有震憾力的创意点,挖掘出品牌尚未被挖掘的价值。此步骤需要企业和策划者共同努力,二者要善于结合企业品牌的独特之处,紧跟时代热点,灵活变通。此步骤中,要将企业品牌的“独创性”作为整个品牌炒作的导火索,关键是要在一个“创”字上下功夫,商家要在短时间内创造炒点的轰动效应,就必须使自己的创意耳目一新,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因为只有让别人感觉乐于宣传的炒作才称得上是成功的炒作。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老吉曾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1亿元,其慈善之举最终获得了国人的感动和敬意,而王老吉的品牌美誉度也随之大增。

第二步:数点连线,推波助澜。即以新闻热点为基础,以官方或大众媒体作为平台,依靠炒作可信度高、传播速度快、宣传广泛、轰动性强等特征满足人们追求真实性、新奇性、便捷性的心理需求,最后在通过新闻或系列报道宣传产品信息、品牌形象,从而使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此步骤的关键是要体现品牌炒作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新闻炒作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只要有利于品牌提升的新闻炒作才具有可行性。2007年7月,各大媒体相继报道郑州“李俊杰超常教育机构”收取十万零一元天价学费的事情,一时间舆论哗然,尘封已久的“超常教育”就此重新浮出水面,波动着受众敏感的神经。上海爱心城堡家具有限公司找准时机,对此“超常教育”的论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炒作,炒作中该公司旗帜鲜明地否定了“李俊杰超常教育机构”推出的天价学费属于“超常教育”的论断,用自己一贯坚持的“本真教育”与“超常教育”进行抗衡,掀起了一场“本超之争”。“本超之争”立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场排山倒海般的唇枪舌战。最终,在“本超之争”策划案中,爱心城堡几乎以“零”成本的付出,换来了巨大的回报――“本超之争”不仅使爱心成堡的知名度飞速提升,而且为爱心城堡赢得了大量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第三步:连线成面,全面爆发。品牌炒作之所以强调稳定性,是因为品牌炒作不仅可持续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而且还会对下一次的品牌炒作起到铺垫作用。例如秦池酒厂和爱多VCD曾为争夺上镜率而一味地加强炒作,忽略了在进行品牌炒作的同时更要注意持续不断地修炼内功,最终在获得绚丽的表象之后,迅速没落了。由此,从秦池酒厂和爱多VCD两代“标王“的落败中,我们更要深刻反思:企业在炒作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商业炒作制造出的表面辉煌所迷惑,一味追求新闻效应。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注意扬长避短,在通过炒作获取巨大关注后,更要善于将这种关注持续转化为对企业品牌、价值观以及企业精神的修炼,实现从知名度到美誉度、忠诚度的转化。这,才是炒作的终极目的。

上一篇:唯冠VS苹果 下一篇:“捍卫欧元”要靠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