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时间:2022-09-13 03:47:29

浅议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摘要】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十分繁杂又及其重要。文章结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年就业工作实践,探索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措施,以期提高为学生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职业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措施

一、高度重视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就业工作的联席机制,将就业工作摆在学生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协调,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分析就业形势与任务,实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就业基本保障模式。

二、多管齐下确保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通过面对面地交流,提高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分类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实习与就业挂钩。通过采用实习安排与毕业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目的地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树立信心,确保成功。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和研究。通过调研加强与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实习情况和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需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将实践上升这理论,进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四是关注特殊群体。针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生等特殊群体,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以使他们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安心工作。

三、齐心协力拓展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主动出击争取市场。院长和书记分别亲自带队,与辅导员、班主任、部分教师和一些毕业生主动出击,分人才交流中心、用人单位上门推荐;二是心中时刻牵挂着学生。毕业班辅导员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热心为同学服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就业情况,高效热情地做好毕业生推荐等服务工作;三是逐步试行就业导师制。初步形成了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四、细化内容完善就业服务工作

(1)营造就业环境。一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准备的就业信息服务。同时开设档案管理、劳动法等政策法规窗口,全方位服务。二是积极开展就业系列活动。利用在校的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创业项目一条街等平台,开展系列就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市场分析等服务,培养就业意识。三是创建毕业生见习基地。通过开办校办工厂、高校科技园区、订单班等形式,创新模式,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工作技能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2)深化教学改革。一是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就业反馈系统、麦可思专业调查评估等平台,在调研、认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教学资源等情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二是加大社会实践。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3)提升综合素质。一是突出技能学习。高职生培养方案决定了他们要加强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学习,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二是加强生涯规划。三是调整就业心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青年大学生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先争取工作岗位,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4)确保就业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从学生的自身状况、家庭、就业期望、职业理想等方面入手,开展就业意向调查,帮助他们更加实际的确定工作意向,避免他们盲目选择。第二,强化就业培训教育。结合就业意向调查,分类指导,请心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类型的教师专家,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掌握技巧和注意事项,合理定位自我期望。第三,有的放矢。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及不足等方面的情况,结合不同单位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开展学生与单位的对接,增进相互了解,增加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五、做好宣传延伸就业服务工作

新形势下,毕业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管理者要扮演好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与知心朋友等多重角色,为毕业生提供多角度、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要借助于新媒体,通过网络、报纸、电话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通过班级联系人、微博、论坛、就业宣传栏等途径及时向各毕业生公布有关信息,通过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平台,对每位毕业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双向联系,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有所担当,努力去团结、带动、感染和帮助周围的人。

参考文献

[1]龙银成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初探[J].出国与就业.2009(5)

[2]蒋西河.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及教育管理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39)

上一篇:浅谈大学价值与社会生存 下一篇:探索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低碳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