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提高气井采收率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3 03:35:15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提高气井采收率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排水采气工艺是当前众多气田采气工艺中的一种,随着气田的不断开采,气井内液体逐渐积累,需采取有效排水采气工艺,以免造成气田产效的下降。当前随着气藏越来越严峻的开发形势,如何科学的进行排水采气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为提高气井的采收率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排水采气工艺 提高采收率 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373-01

气田开发过程中,部分气井会产生积液,这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地下气层压力变小,井中气流速度减小,气体中的凝析液因气流携带能力不足而被滞留在井筒中;另一方面是由于井内边、底水的推进以及酸化压裂等各种作业措施,造成井筒内水体累积。如果气井积水情况得不到有效缓解,将导致井内形成液柱,对气井的自喷能力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导致气井因水柱压迫而停产。排水采气工艺可处理气井内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积水情况,起到彻底清除或者缓解作用,应用广泛。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对当前该领域内常见的几种排水采气工艺及其原理展开讨论,以期对有水气田的采气工作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和实践引导。

一.排水采气工艺的重要性

在气田采气过程中,由于在气井周边水压的推进、采气作业时产生的压裂以及气井周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酸化现象,造成气井中的积水不断增加,导致气井的产气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将气井压死,严重影响气田的开采工作。因此为了避免气井积液现象的发生,保证气田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水驱气田生产作业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排水采气技术工艺,从而解决气田开采过程中的气井积压问题。

二.常见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2.1泡沫排水采气工艺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就是向气井内投放某种表面活性剂,活性剂遇到井内积液后,随着井内气流的不断搅动,会形成大量质量较轻的稳定水泡沫。气泡界面生成后,气井内的液体被不断举升,由于井内压力环境的变化,气井底部的积液会会向气泡弱压区填充,整个反应过程至气井内水体排除干净为止。起泡剂的分散、减阻、洗涤等作用,使气井积存液体泡沫化,且泡沫能够包裹井筒内部分污垢如泥沙,使其随泡沫在气流作用下排出井外,进而达成疏导气井通道、稳定和增加产量的作用。排水采气工艺成本较低、作业方便、见效明显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存在自喷能力不足,气流速度低于临界流速情况的气井。

2.2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

通常情况下,油管内径与气井产量成正相关联系,内径越大,产量越高。然而在部分气井开采的中后期,气藏含量的较少引起气层压力降低,较大内径油管的喷发力就会不足,井内气流滑脱情况严重,引发气井积液情况发生。而缩小油管内径,则有利于天然气流速的提升,举升液体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有利于解决井内积液问题。所以为提高气流速度、改善气井连续、稳定携液,可考虑将原有油管更换为较小内径的油管,该方法即为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具有操作容易、免修期长、便于管理等优点;但存在气井排液量不宜过大,油管强度限制下入油管深度等不足之处。

2.3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

气举排水采气就是利用高压气体将气井内存液抬升出井的排水方式。它是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汇合,从而使井内气体因高压产生膨胀,引起井筒中混合液密度的下降,利于液体抬举,直至排除出地面,该工艺的主要原理为U形管顶替井液的流动原理。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受气井斜度、气井深度以及硫化氢等因素制约较小,对单井产效提升作用明显,且可循环启动,减少井内作业频率;但因为考虑到气井底部回压因素,注入气体压力须严格控制,井内积液较难彻底清除,此外,该工艺对井内压力的增强作用,导致井内施工装置的可靠性要求提升。

2.4 机抽排水采气工艺

气田开采到了中后期,气藏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对有水气井的积液处理问题,机抽排水采气工艺是常见的一种措施,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有水气井中,1)采用有杆深井泵,将其和油管两者连接,然后下降到气井的合适深度。2)把深井泵的柱塞和抽油杆二者连接,利用抽油杆的持续动能产生运动循环。在上冲运动和下冲运动循环中,泵的吸入液体,通过油管动力携带液体向井外地面运动。如此往复,抽油机持续的把地层和井筒中的液体吸出地面,进而降低井筒中液柱对井底的回压,进而达到从套管分离出天然气的目的。

2.5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

电潜泵是采用多级离心泵下入井底,将气井中的积液从油管中排除,通过降低井内液面高度进而降低回压,使因水淹而停产的气井迅速恢复的一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该工艺排量大、扬程高、见效快,对井内水量巨大,地层压力较低的气井效果最佳。但是该工艺开展需要的电潜泵机组成本巨大,且由于运行中的高温环境极易导致配套电缆的破坏,这就对机组的下井深度产生制约;此外,气井中的腐蚀等作用,对电潜泵井下机组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2.6 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

射流泵在有水气井排水用泵中相对比较特殊,它的工作原理为:动力液和地层流体的能量转换来运作的,工作时自身并不存在动力件。其工作原理是:地面泵提供的高压流体经喷嘴转换成高速动能;进而周围井液被吸入喉道充分混合,并接受动力液动量,在喉道末端,混合的高流速流体进入扩散管,空间环境的变化时流体速度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引起部分动能转换为压能,而流体恰好借该压强返出地面。该工艺因不含动力件,所以对出砂等恶劣工况适应良好,下井深度和排量范围大,耐磨损和腐蚀;但其地面设备庞大,维护成本高。

2.7 深抽排水采气法

深抽排水采气法是指应用泵挂深度在2000米以上的机械设备进行排水采气的工艺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加深泵挂将积液从井筒排除,适用性地将生产压强差增大,从而恢复或者提高气井的产量。深抽排水采气法的技术难点在于:抽油杆的自重会有所增大,抽油机的负荷相应增加,抽油杆柱的工况在高频率的循环冲次作用下会有所变差,机械设备的杆柱系统的可靠性有所降低,抽油杆的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减少。经过实践和研究,我国对深抽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优化,成功研制出适用于气井深抽生产作业的长冲程整体泵筒深井泵。针对气井出砂和腐蚀严重的问题,将镀铬工艺应用到泵筒的设计研制中,提高了泵筒的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

三、排水采气工艺发展方向

当前油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众多,且各有优劣。总体来看,未来排水采气工艺具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分析整合排水采气工艺,存优势去弊端、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组合工艺优势,提升排水效率,扩大适用范围。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业内对含水气藏相关排水原理的探讨不断深化,工艺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适当加强排水采气工艺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排水采气工艺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四.结束语

当下各气田的排水采气工艺众多,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是到了某个区块具体作业时,需根据实际条件针对性选择。当前在部分气田含水高的形势下排水采气市场广阔,但是需要在当下工艺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庆鹰.试论排水采气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137-138.

[2]贾浩民.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J].2010,(06):145-146.

上一篇: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探究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