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浅析

时间:2022-09-13 03:16:57

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浅析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汉语作为母语,对于语文教学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延伸,还需要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实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

关键词:活动氛围;活动形式;教材特点;竞技形式

语文活动课,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文活动的方式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性的课堂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师的语文活动课仅仅是语文知识的讲评或者学生作业的训练,这就使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种厌学情绪,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活动课的活动本质与任务主要是育人,从人类智力的发展特点来看,运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指行为上的运动和锻炼,还需要学生通过动脑与动手的结合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动手能力来实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才能最终达成育人目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活动课实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活动课包含说话训练、听力测试、读书渗透、作文、书法学习以及表演等几个重要方面,其内容非常广泛、非常详细,诸如,读书渗透包含了人文科学类、科技创新类等等,而人文科学类包含诗歌、小说、散文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针对性的内容。

一、通过活动氛围的渲染来实现学生参与性与积极主动性的不断提高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积极的情感以及情绪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加投入,实现注意力的不断集中。因此,在课堂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是实物、图片等多种器具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活动情境之中。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活动课《跳伞》的儿歌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学已经学习过的文字符号系统并且结合幼儿园学习的图画能力来实现综合,鼓励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或者是飞机,或者是白云,或者是太阳等等,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不断的尝试,以实现内容的不断补充,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力。在图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贴上几个正在降落的降落伞的图片,之后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内容来实现想象力的发挥,开展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最终实现课文内容的具象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加深印象。再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来实现欣赏上的感受表达,达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通过新奇活动形式的创新来增强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是非常稳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积极的课堂教学。新颖多变的课堂活动形式能够让学生从不断的活动中来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形成一种驱动力,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课的教学时,需要结合多种教学形式,诸如教学竞赛、文学欣赏、课堂活动游戏、课堂实践等,来实现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最终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可以适当布置活动课的作业,诸如手工、图画等等,通过课内与课外的调动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例如,在人教版的“贴嘴巴”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的生动性。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比较滑稽的小人头像,唯独不画嘴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老师的介绍,之后让学生分组比赛,其中一个人用围巾蒙住双眼,按照规定原地转圈,另外一个同学指挥其行动,之后在黑板上给图画贴上嘴巴,这样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片,有的嘴巴向上,有的嘴巴向下,有的嘴巴向左,有的嘴巴向右,多种多样的图片让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每一个人都迫切地想加入其中。在游戏结束之后,让学生表达感想,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结合语文教材特点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入

语文活动课主要是配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的,这样能够实现学生知识点的深入,同时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巩固已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词语、教学句子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针对性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内容的体验上来掌握不同角色,这样才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活动课与课后作业相结合,事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准备,这样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可以利用活动课表演的方式来表现其生动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针对内容进行讨论,提问学生抓住哪些句子才能表演好整个故事,让学生不断地揣摩其中的句子,诸如,“手拿纱巾扭着腰身、昂头踱步”等等,来揣摩老太婆的动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家中长辈的动作,实现“看也不看他一眼”神情上的生动表达,在这样的引导之下才能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没有表演经验的学生,听了老师的引导就能够明确地把握整个故事,就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表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理解和感想的表达,谈一谈自身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于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实现演出效果的提高。

四、通过学科之间的竞赛方式来实现学生竞争意识的增强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划分竞争团队,让学生以小组、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拼音比赛、听写训练、查字典以及书法等多种语文内容的竞赛,在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不断激发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例如,在进行“说一不二”的活动课的过程中,学生在词语的竞赛上可以通过必答、抢答以及选答等方式来进行与“一”字有关的表达,并且不能够说出“二”,教师根据每一个队的正确率来选出优胜组,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还需要颁发鼓励性的奖品来鼓励学生,同时可以对于其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

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价值观的树立,实现语文活动课教学特点的有效发挥以及教学目标。通过语文课教学与活动课教学的结合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做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避免出现课外活动松散、要求低等情况,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蔡红俊.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浅探[J].博尔塔拉报:汉,2011(06).

[2]张春平.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浅探[J].学周刊,2012(02).

[3]路瑜.试谈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07).

[4]王靖靖.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3(07).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如何有秩序地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下一篇: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