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界定

时间:2022-09-13 02:40:41

简论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界定

[摘要]通过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这两个概念嬗变的历史考察,指出了马克思是最早揭示“人的社会化”内涵本质的人;后人在提出“人的社会化”概念时只是强调了社会化对于个体和社会尤其是对于社会的价值意义,并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社会学等教学学科作了解释;综述了学界的概念理解,指出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都是以社会文化为内容的教化、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并在内涵界定中指出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特殊性。

[关键词]人的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内涵界定

准确把握和界定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有益于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把握和实践把握。以下是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内涵界定的理论综述和初步探索。

一、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及的生产社会化、后勤社会化、保障社会化中的社会化不是同一个含义。后者主要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社会学所讲的社会化则是指作为个体的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于1895年最早运用了人的“社会化”概念,他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用“社会化”来形容群体形成问题。此后,对人的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学本身的重要课题,而且也逐步成为与社会学关联的很多交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如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社会化问题。由此,伴随社会学和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定义性理解,如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和美国心理学家G・米德把人的社会化看成是形成和发展有个性的社会人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将其理解为接受、承传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生活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和T・帕森斯则将其理解为通过角色学习使人更具社会性以实现角色承担的过程;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它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我国学者杨心恒、宗力、黄育馥等人则将其看成是被社会诱导去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过程。

上述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定义都没有论及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只将人的社会化看成是个体被动地接受社会教化和适应社会的过程,忽略了个体因素对自身社会化及对他人社会化的影响;只看到个体可以同既有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相一致的一面,忽视了个体可以选择、创新、发展社会文化的一面。因此,上述定义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学者指出:“如果认为人的社会化仅仅只是把既定的社会文化、规范、技能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并且只要这个过程顺利完成就会使生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那么这种理解是不完整的。”

事实上,也有不少学者已发现了这些定义的局限性,并力图通过重新界定去克服这些局限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笔者认为是陈录生和王芝云的看法。陈录生认为:“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调适心理、发展和完善个性的目的的过程。”王芝云的看法是:“社会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包括:一是个体加入社会环境、接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是个体作用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与改造行为模式、变革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化既有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也有个体对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它既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接受现有的社会关系、成为其中一员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文化、改造现有社会关系的过程。”

综合上述,关于人的社会化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所谓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具体讲,人的社会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而习得社会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念和发展个性、完善心理品质,以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传承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二是个人通过能动地释放、外化自己的社会属性、本质力量,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创新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因而,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适应社会和参与、影响社会的统一。

在目前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中,还出现了这样的倾向性理解,即认为在以往研究中把社会化的个体视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人会使社会化研究难以具有社会意义,由此,认为现在的个体概念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有社会意义的群体和社会单元,像一代人、大学生群体等。显然,这种理解有助人的社会化内涵的界定更趋合理化。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人的社会化问题的讨论是绕不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就人的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而言,不管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传统表述还是更趋合理的现代界定,也不管其在自身的“概念运动”中衍生出的种种定义在表面上看来如何的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人的社会化看成是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看成是人从社会中获得社会属性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所有关于“人的社会化”定义都印证了马克思在1845年提出的对人的社会化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如此,而且所谓更趋合理的概念表述,其合理内核事实上也已存在于马克思的理解中,这集中表现在他于1844年就已提出的观点:“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和定义,但他事实上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人在社会中会被一切关联到自己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宗教、血缘等方面的关系)以“综合”、“合力”的形式“社会化”从而获得人的社会属性;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这不仅是他人和社会以“关系介入”、“关系影响”的形式和途径作用于自己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使自己以同样的形式去影响他人和社会并获得新的本质力量;人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和外化自己的社会属性都具有能动的特征。

据此,笔者认为马克思才是最早提出人的社会化问题及其本质的人,后人只不过是将这种思想实现概念化并赋予社会化主客体明确的价值意义而已。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化思想仍然是我们理解和研究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的社会化”其实是个中性的概念。它既包括正向社会化也包括负向社会化,这在学理上不存在概念的内在冲突。学者张兴杰从社会化中的“个体能动性”出发也引出了“中性”社会化的概念。他认为“社会化是社会强制性和个体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个体能动性”包含个体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使个体在社会化中“并不一定只接

受为社会所认可的文化,相反,他也有接受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文化的可能”,“社会总是希望他接受和适应前一种文化,但实际上,不少个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接受后一种文化。由此可见,应该把‘社会化’视为中性概念,也就是说,既存在‘正向社会化’,也存在‘负向社会化’。但马克思之后的国内外学者,大多在定义的表述和解释上把“人的社会化”理解为正向社会化,强调社会化对于个体和社会尤其是对于社会的价值意义,而把负向社会化理解为社会化的障碍。后人这种对负向社会化的概念性排斥倾向虽然在学理上是讲不过去的,但从研究的归宿点而言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所以,笔者认为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化思想去理解上述“人的社会化”含义的现代概括,才能在研究人的社会化问题上更好地实现本质把握和价值把握的有机统一。

二、大学生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所以,“人的社会化”内涵当然地也寓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的内涵之中。这种“寓于”说明大学生也要承担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所要承担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化任务,从而为我们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化内涵提供了一般意义上的框架。但是,这种“寓于”不是“等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显然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很多人在定义表述中重视不够的地方,或者说在很多定义中表现不明显或不很明显的地方;这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在“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的表述中直接将其中的“人”置换为“大学生”,以此偏于简单的形式直接导出“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表述。这种由抽象到具体的概念把握方式,虽然在理解问题上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却由于忽视或弱化对“具体”的把握,而不能在概念表述中明确“大学生社会化”的特质。显然,要把握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除了要明确其作为一般人社会化的共性外,更需要明确其作为特殊青年群体社会化的个性即特殊性。那么,大学生社会化的特殊性“特”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处于特殊角色的地位:一是社会化的基础特殊;二是社会化的任务特殊;三是社会化的社会期望特殊。大学生首先是从中学生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比较同年龄段的其他青年群体,其首先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拥有作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更高的智能基础和知识基础。这不仅造成了他们拥有“大学生”这种有别于其他青年群体的角色身份,而且更主要的是获得了承担更高并带有专业化特征的社会化任务的社会赋予条件和自我胜任条件。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他们承担和完成这一更高社会化任务的同时突出地表现了他们作为青年的知识分子身份和精英群体特征;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成为社会成员的标准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他们将在社会承担角色的责任、能力、意义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正因为大学生这种角色的特殊性,又使他们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除了有一般青年的共性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文化(特别是知识、技能方面>教化、内化的专门性、专业性、高层次性和外化社会属性的高智能性等等。

所有这些决定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不仅要承担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角色,更要完成作为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准备过程,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因此,大学生社会化明显地不同于其他青年群体和非青年群体的社会化,应赋予其特殊的涵义。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这一含义体现了大学生实现和外化自身社会属性的特殊性,并被赋予了明确的自我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些个性特征和意义特征都是与大学生所处社会关系的相对特殊性以及社会通过教育赋予其中的预设性、自为性和期望性相联系的。

根据上述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界定,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以社会文化为内容的教化、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是社会化主客体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既是教化客体,又是内化主体、外化主体,而且当个体“外化”自身社会属性影响到他人的社会属性时,自己还成了教化主体,这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同辈群体交往中表现得相对突出。然而一般地说,一个人在正式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角色之前甚至于成为成熟的社会人之前,接受教化和内化社会文化都处于自身社会化中的主要地位,而外化自身社会属性还不是自身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在自身社会化中同样是教化客体、内化主体、外化主体和教化主体多重身份叠加的身份人格。而且,因为大学生角色任务的限定、角色地位的社会边缘性、角色生活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并由此造成介入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有限性,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接受教化和自我内化社会文化。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提供的愈益有利的条件,大学生内在“文化”的能动外化及其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越来越突出。

上一篇:略论企业绿色文化建设 下一篇:WTO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国民待遇研究